周一早上吃過早飯,叫尋澤送走了趙可兒,然后就示意高俅和李白跟著他來到教室。
“李白你是不是昨晚已經看過自己這次回去又造成了哪些改變了?”
“看過了,老師。”李白回答道,“這次我真正親手殺死了安祿山。”
“很得意是吧。”叫尋澤問道。
“不知道。”李白老老實實的回答道,“因為這是未來的我做的。”
“那你這次回去有沒有更進一步的打算,在安祿山造反之前就把他殺了?”
“我是不可能有這種想法的。”李白說道,“我要是真的趕在安祿山造反之前殺了他,那么我運氣好一點可以逃亡到蠻荒之地度過余生,運氣差一點老師大概只能在一些記錄暴徒的史書上見到我的名字了。”
“看起來你還不算太傻。”叫尋澤看著李白說道,“死了安祿山,安祿山的兒子也會造反,就算你運氣好將他們一家一鍋端了,他的部下也會造反。安祿山之所以會造反,是因為他背后軍閥勢力已經掌握了全國接近三分之一的兵力。所以,你要是真的敢在他造反之前殺了他,說不定反而更會讓這些人名正言順的造反。”
“老師,這個道理我早就知道了。”李白說道,“皇帝不在安祿山進京的時候殺了他不正也是因為這個道理嗎?”
“這個可說不一定。”叫尋澤笑道,“也有可能是他真的不相信安祿山會造反。畢竟我要是李隆基,一定會在安祿山進京的時候殺了他的。就算是他們依然會造反,群龍無首之下,也更容易撲滅。大不了就背負一點因為猜忌就擅殺大臣的罵名唄。”
“那老師怎么不讓師兄趕在安祿山造反之前就殺了他。”一旁的高俅小聲問道。
“道理很簡單啊。”叫尋澤還沒回答,李白就搶先一步說道,“因為我不是皇帝啊。”
“呃。”膽子其實頗小的高俅聽到李白這么說立刻不敢再問問題了。
即便是言論相對寬松的宋朝,也沒人敢像李白這樣說。
“那你這次回來,都想學些什么。”叫尋澤主動問李白道,“繼續學劍術還是想學怎么制作簡易炸藥直接用炸藥將安祿山送上天。”
“用炸藥多沒意思。”李白撇了撇嘴說道,“劍術才是男人的浪漫。”
“我看你小子是打心眼里覺得自己未來能刺殺安祿山是一件十分正確的事情吧。”叫尋澤和李白對視了好半天,眼見這小子不肯放棄刺殺安祿山一事,只好嘆了一口氣說道,“那你這周都打算學習什么知識。”
“我昨晚查了一下資料。”李白伸了伸懶腰說道,“因為我在未來創建了青蓮劍陣軍,所以現在劍館還多了一種劍術分類,為軍陣劍術,我打算學習這種劍術。”
“這種冷兵器時代的戰場劍術,現在還有傳承?”叫尋澤問道。
“劍館有教,不過都變成了表演性質的劍術。我打算購買一些古代的兵書和介紹古代劍術的書籍,相信雖然不能完整的學到軍陣劍術,但是能學到一些經驗,以后再創造就容易許多了。”
“這倒是。”叫尋澤嘴上在和李白說話,但心里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
他現在有點明白大喵之前說過的話了。
他手里掌握的可不僅僅是改變歷史的力量,還有加速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權利。
李白第一次回去以后華夏出現了擊劍館,所以第二次到來的李白就能學到經過數千年改良后的劍術精華。而李白第三次回來以后,華夏的劍術不僅已經發展到了頂峰,而且還多出了軍陣劍術這一大分類。
叫尋澤有理由相信,這次李白回去以后,歷史上說不定會多出一種以劍客為主的部隊。
初生的劍陣軍從一開始就會比別的軍種多出近千年的發展經驗。學習了專門在戰場上使用的劍術的劍客們,擁有的實力絕對是可怕的。
想一想,這還只是冷兵器,要是哪種熱武器來這么一手的話,絕對會發展到叫尋澤也無法想象的地步。
想到這里,叫尋澤嚴肅的看著李白說道,“你想要斬首安祿山,單單依靠軍陣劍術是不夠的,老師從明天開始,教你現代特種部隊的作戰知識。”
絲毫沒有一點維護歷史正常發展覺悟的叫尋澤喪心病狂的和李白交流完以后,示意李白先去看資料,他轉過頭來看著高俅說道,“好了,現在該你了。”
“對于你想要獲取名聲這一點做法老師是贊成的。但是老師覺得,在皇權至上的時代,士林中的名聲其實并沒有太過重要,反而是皇帝的寵信才是能否推廣足球的關鍵。”
叫尋澤首先和高俅談買詩的事情。
“可是。”高俅看叫尋澤,很想說萬一我太過于獻媚皇帝,被史書直接寫成幸臣,得罪許多文人怎么辦。
畢竟他可是生活在宋朝,要是在死后被接連抹黑,說不定就沒有這次的好運氣,能在現代恢復名聲了。
要知道,寫書的那群人,可不是各個都像水滸的作者一樣站在普通大眾的位置上看問題的。萬一在這之前,就有人利用春秋筆法暗示自己的醫術也是抄別人的,那么歷代累積被黑下去,肯定是要被打成小人的,到時候他自己的功勞說不定都不歸他自己了。
“這個你放心。”叫尋澤對高俅說道,“我有辦法讓你在士林中的名聲也變好,不過咱們先說你如何獲得皇帝歡心的事情。”
“你知道自行車嗎?”叫尋澤問高俅道。
“知道。”高俅答道,“前些天下樓,見師妹騎過。”
“最近我學會了如何制造木制自行車。”叫尋澤對著高俅說道,“這種自行車是純木制的,所以宋朝即便不能大規模生產,但是造出來幾個專門給皇帝使用還是沒有問題的。”
“多謝老師。”高俅早就通過歷史知道宋徽宗的年輕時候很是貪玩,喜歡有意思的新東西。把木制自行車送上去,有很大可能獲得宋徽宗的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