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本章,草原劇情告一段落,新的劇情即將開始!
自從抗黑聯盟搬家后一直過的很慘,搬家的途中,不時的有敵人襲擾抗黑聯盟,好不容易找到新家地點后,依舊有敵人來襲擾抗黑聯盟,讓抗黑聯盟諸部落疲于應付。
抗黑聯盟沒有損失多少人口,卻損失不少牛馬羊,要知道放牧牛馬羊是游牧部落賴以為生的手段,手中的牛馬羊少了,意味著會有族人被餓死,還好抗黑聯盟損失的牛馬羊數量并不算多。
作為抗黑聯盟盟主,枯草首領臉上滿是疲憊,他對抗黑聯盟面臨的情況非常無奈。
多少年過去了,抗黑聯盟變成虛弱狀態,回想當初抗黑聯盟成立的時候,僅僅只有四個部落,不過在四個創始部落的努力下,抗黑聯盟達到自成立以來的巔峰,擁有十三個成員部落,總人口過兩萬七千,同一時間最多能夠集結九千騎兵。
若是將巔峰時期的抗黑聯盟放在現在的大草原上,絕對是除了夏國以外最強大的人類勢力,只可惜抗黑聯盟的巔峰事情只持續非常短的時間。
本來抗黑聯盟就是一些弱小的游牧部落為了對抗強大的黑部落而成立,抗黑聯盟的目標一直都是抵擋乃至覆滅黑部落,若是黑部落被抗黑聯盟覆滅,抗黑聯盟基本上就會解散,十三個成員部落會走回自己的路、
自認為實力已經足夠強大的抗黑聯盟聚集五千多騎兵準備一舉覆滅黑部落,沒想到這一去只有幾百人回來,其他人都死在黑部落的人手中,黑部落的強大遠超抗黑聯盟想象,因為這一戰,抗黑聯盟第一次被重創,面臨分崩離析的局面。
枯草首領或許就是一位天生的王者,在枯草首領的努力下,抗黑聯盟保住了,不過那時的抗黑聯盟只剩下七個成員部落,總人口不足一萬兩千,同一時間最多可聚集的騎兵數量不足三千。
為了躲避黑部落的報復,虛弱無比的抗黑聯盟被迫向西方搬家,遠離黑部落騎兵肆掠的區域,一路上也遇到其他游牧部落,但沒有一個游牧部落敢對抗黑聯盟動手。
再虛弱的抗黑聯盟也是一個由七個游牧部落組成的聯盟,將近三千騎兵的守衛力量,其他單個部落根本不是抗黑聯盟的對手,甚至有很多部落在遇到抗黑聯盟時主動退避,不愿意與抗黑聯盟接觸。
憑借自身實力,抗黑聯盟在新家所在區域扎根下來,抗黑聯盟的眾位首領還沒有忘記抗黑聯盟的目標,抵擋乃至覆滅黑部落,不過如今還要加上很多對黑部落的仇恨。
那一戰中抗黑聯盟有太多的族人死在黑部落的人手中,雙方的仇恨已經無法化解,雖然黑部落對抗黑聯盟只是一般的重視,但抗黑聯盟卻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覆滅黑部落上。
經過短暫時間的休養生息,抗黑聯盟的實力恢復一些,抗黑聯盟重新開始行動,向其他部落告知黑部落的事情,同時邀請其他部落加入到抗黑聯盟來。
有幾個小部落因為各種原因選擇加入到抗黑聯盟來,最終抗黑聯盟成員部落數量恢復到十二個,總人口達到一萬九千,同一時間可聚集五千四百多騎兵。
抗黑聯盟的實力恢復不少,雖然依舊遠遠無法和巔峰事情相比,但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原本抗黑聯盟眾首領以為還會有更多的部落加入到抗黑聯盟來,卻沒有想到那些部落竟然選擇與其他部落聯合起來成立新的聯盟,一不小心,抗黑聯盟竟然開啟大草原上的部落聯盟時代。
聯盟時代開啟對抗黑聯盟是壞事也是好事,壞事是其他部落可以選擇加入別的聯盟,而不是只有抗黑聯盟一個選擇,好事則是一個個聯盟對黑部落騎兵有了更多的抵御能力。
然而黑部落騎兵的強大再一次出乎抗黑聯盟眾首領的預料,以前是一個個游牧部落被黑部落騎兵覆滅,現在是一個個聯盟被黑部落騎兵重創乃至覆滅。
抗黑聯盟沒有忘記自己的目標,努力向其他部落和聯盟宣傳黑部落的事情,拉攏他們一起對抗黑部落。
有實質上來自黑部落的威脅,再加上抗黑聯盟的游說,由多個聯盟組成的草原之國出現了,草原之國可以稱得上大草原上有史以來最強大的人類勢力,巔峰時期擁有二十七個成員聯盟,一百一十五個部落,十六萬人口,可聚集超過五萬騎兵。
三萬兩千騎兵浩浩蕩蕩向著黑部落沖去,這是枯草首領第二次組織聯軍進攻黑部落,比第一次強大許多倍,枯草首領相信這一次一定能夠覆滅黑部落,為死去的同族報仇。
戰場上的悲慘場面卻給了枯草首領當頭一棒,草原之國慘敗而歸,超過三萬騎兵陷于此戰,如此慘痛的代價讓草原之國陷入到即將分崩離析的局面,之后更有黑部落騎兵對草原之國的報復。
經過枯草首領的努力,最終草原之國保住了,但實力大降,只剩下二十一個成員聯盟,八十四個部落,總人口不足十萬,可聚集起來的騎兵人數在兩萬左右,這一次是草原之國諸部落對黑部落的仇恨,出戰的族人絕大部分都死在黑部落的人手中。
黑部落很強大,但是在枯草首領看來黑部落不會是大草原上所有部落的對手,只要聚集起來大草原上所有部落,絕對能夠覆滅黑部落,而且有草原之國和黑部落的一戰,拉攏各個部落和聯盟的希望更大。
好多部落和聯盟已經被枯草首領說動,有加入草原之國的想法,沒想到黑部落騎兵再一次到來,讓本就被重創的草原之國再一次受傷,黑部落騎兵離開了,草原之國也分崩離析了,大草原上最強大的人類勢力就這樣分崩離析了。
這一次不單單是草原之國分崩離析,連抗黑聯盟也再一次陷入到分崩離析的局面,抗黑聯盟的實力就快要降到自抗黑聯盟誕生以來最低點。
不過在枯草首領的努力下,抗黑聯盟維持住了,十二個部落都因為一場場戰爭而實力被重創,離開抗黑聯盟,會更快被其他聯盟吞并掉,留在抗黑聯盟以集體的力量保衛自身是最好的選擇。
潮起潮落,每一次都是在最巔峰的事情被黑部落打回到原點,連續兩次下來,枯草首領還有繼續努力的想法,但現狀擺在眼前,草原之國已經分崩離析,抗黑聯盟勉強維持住,枯草部落也因為一場場戰爭而損失慘重。
枯草部落已經沒有力量讓枯草首領重振旗鼓,抗黑聯盟也沒有力量讓枯草首領重振旗鼓,黑部落太強大了,草原之國都不是黑部落的對手,只會白白讓族人身死。
部落中聯盟中反對的聲音頻繁出現,枯草首領不得不妥協,帶著抗黑聯盟遠走他鄉,覆滅黑部落的目標已經從枯草首領腦海中除去,“生存下去”是枯草部落和抗黑聯盟最后的目標,枯草部落和抗黑聯盟已經無法承受起更多的損失了,再爆發一場戰爭,抗黑聯盟會分崩離析,枯草部落也會消亡。
走過艱難的道路,來到新家,抗黑聯盟眾部落要努力在這片草原上活下去,相比于強大的抗黑聯盟,大家更愿意面對其他的部落和聯盟,起碼不會死去太多的族人。
每每有部落或者聯盟被黑部落騎兵重創乃至覆滅的消息傳過來,抗黑聯盟的人們都露出仇恨和恐懼的目光,他們太多太多的親人同族死在黑部落的人手中,現在他們卻沒有力量報仇,甚至因為黑部落的強大,遠避到如今的地方來。
白發從枯草首領頭上生出,時間的力量讓枯草首領衰老,但枯草首領還在為抗黑聯盟努力著,枯草首領生出一個新的想法,既然抗黑聯盟十二個成員部落都使用同一種語言,為什么不可以讓十二個成員部落變成一個部落,部落比聯盟更加團結,力量更加集中。
枯草首領慢慢構思著從聯盟變成部落的計劃,覆滅黑部落的想法早已經被他放下,他要帶著枯草部落和抗黑聯盟努力在這片草原上生存下去。
遠在中京城的蘇焱了解到枯草首領這一個人,他是枯草部落的首領,他是抗黑聯盟的盟主,他是草原之國的國主,他曾兩次組織大軍進攻蓄城,他是夏國在草原上最大的對手,在蘇焱看來,這位枯草首領就是一位天生的王者。
只要給這位天生的王者一個機會,他就能趁勢而起,不斷向草原邁進的夏國就是枯草首領的機會,所以枯草首領崛起了,若是夏國向草原邁進的事情,什么抗黑聯盟、草原之國都不會出現。
這位天生的王者是崛起了,不過他非常倒霉,遇到“開掛”的夏國,就算是天生的王者,也會被打成死狗。
夏國騎兵部隊還想著找到抗黑聯盟,覆滅抗黑聯盟,這對蘇焱對夏國來說已經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了,草原之國分崩離析,那么多部落和聯盟不斷向遠方搬家,下一個草原之國或許還需要很久才會出現,也有可能永遠都不會出現。
因為夏國騎兵部隊還在大草原上不斷肆虐著,每一次深入草原,騎兵部隊都會帶著大量戰利品過來,也會對大草原上的勢力消弱一分實力,騎兵部隊在不斷擴編,大草原不斷被削弱,如此持續下去,就算僅僅是蓄縣的實力都足以覆滅下一個草原之國。
夏國西線戰場上的情況如此發展下去就好,每一年都會有一定比例戰爭學院畢業生成為騎兵部隊新兵,蓄縣還會增加城池數量,甚至是往草原邊緣區域多建造幾座城池。
今后蘇焱將會對西線戰場減少關注,將大部分關注放到夏國內部,剩下的關注,一小部分放在東線戰場上,另一大部分放在夏國對南方的拓展。
是的,今后向南方發展將會成為夏國的主要發展方向。
以前夏國缺少馬匹,為了方便各座城池之間的溝通,所以將各座城池將在大河兩岸,用船只快速溝通,也能用船只來回大批量運送貨物。
現在夏國不缺少馬匹,可以通過騎馬或者駕馭馬車往返兩地,甚至于人騎馬的速度要比船只航行的速度快出不少。
蘇焱早早就定下夏國向遠離河流的區域發展的計劃,實際上也是向南方發展,畢竟北邊的氣候更加寒冷,在夏國最北面最南面的城池各居住一段時間,稍微能夠體會到一些,越往南方走,意味著氣候越暖和。
當然,也不能盲目的一下子就跑到很遠的南方建立城池,夏國的人們畢竟在這片區域居住習慣了,突然到了遠離這片區域的新家,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適應環境,說不得有很多人會生病,一步步向南方推進是最好的選擇,讓大家一步步適應南邊的氣候。
實際上蘇焱也不是很清楚自己這一世到底身處何方,是地球,還是與地球近似的異界,若是在地球上,蘇焱大致估測出夏國所在的區域,自己命名為黃河的大河占據一定參考因素,但不是全部,畢竟黃河是會改道的。
若是在地球上,同一個區域,蘇焱所處的時代要比現代寒冷一些,冷冬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每一次冷冬出現,夏國之外的部落恐怕會有或多或少的族人被凍死。
夏國的人們不害怕寒冷,但不代表就必須在北方一直待著,北方的土地種植的農作物能夠達到兩年三熟算是高的,而南方的土地,一年兩熟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可以達到一年三熟。
夏國向南方發展,其中也有蘇焱對夏國的擔憂,夏國的城池若是都位于大河兩岸區域,一旦爆發大洪水,河流改道,這對夏國來說絕對是一個可怕的天災,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因此而死。
夏國的人口還是太少了,若是有足夠多的人口,就算爆發大洪水,大家一起努力,說不得就將洪水擋住,以人力控制河水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