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983章 采玉人

  于田玉石礦的礦區好幾個,基本上都資源枯竭,就算還能開采的,采出來的礦石質量也一般。

  想回本,甚至大賺一筆,那必須尋找新的礦脈!

  山就在那,新的礦脈絕對有,但說說容易做做難,兩個合伙人不可能遍地開花去找,得集中力量攻堅,拿最有價值的下手!

  重點放在哈尼拉克礦區,集中所有人手在那邊進行整個開采季的采礦和勘探,其它幾個能出產青白玉、青玉的礦區全部放棄。

  哈尼拉克礦舊礦區繼續派人開采,好的料能總能賣幾十塊一公斤,量大不大看運氣,但多少總會有點。

  除掉占比不小的人工開支,多多少少也能賺點本錢回來。

  主要精力放在尋找新礦上,這就是賭運氣,買提尼亞孜四月份就帶著人臥冰踏雪上去了。

  廖凱峰原本也想一同上去,但很倒霉,得了個闌尾炎,動了個小手術,加上之前有些感染,這個月才變回生龍活虎。

  昨天才到玉石礦廠部,自個開的吉普,順道從地區里拉了車補給來。

  上頭礦區條件太艱苦了,礦工們平時就吃點馕餅和肉干,這趟打算順道給他們送點水果和烈酒上去。

  感謝礦場幾十年的開采,于田到阿羌鄉60公里有簡易公路,從阿羌鄉到流水村這40來公里的簡易路吉普也能走,平時老百姓用驢車拉東西。

  自個這輛二手吉普也真是萬能,不然就得坐驢車,或者干脆走路、騎驢。

  可往30來公里之外的哈尼拉克礦礦送補給,車子就別想了,因為壓根就沒路!毛驢都走不到最終的礦區休息地,最后幾公里得人力。

  原本最后那段路毛驢還能走,之前往上兩次送補給,擔任支援任務的礦工告訴他,上頭有一段應該在融雪季時塌方,去年還在的小路如今徹底不見。

  背吧。

  這時看到名穿著件破舊西裝,留著小胡子的中年男子走過來,用還算比較熟練的漢語道:“廖老板,我們準備好了,5分鐘后就能出發。”

  “好,薩迪克,我馬上來。”

  廖凱峰能說維語,一般交流沒問題,但這人總還是喜歡說母語的。

  薩迪克上過學,以前還跟過供銷,漢語還湊合。

  轉身回到自己昨晚住的窯洞,從大通鋪上拿起個之前就整理好的軍綠色挎包,一手有拿了條雪蓮牌香煙,這就出門。

  要帶上去的行李已經在毛驢隊的背架上,這包里的是點牛肉干,一個泡好綠茶的保溫杯,還有幾雙新襪子和幾包煙。

  92年發的老式挎包,挺實用,帶點零碎正好。

  身上穿的是一身舊了的87式冬季加厚工裝版作訓服,腳上雙還挺新的高幫防滑解放鞋。

  鞋子烏市的軍人服務部買的,還在部隊里的老部下給自己捎過來,貨真價實的軍需品。

  十年軍隊生涯,習慣出門戶外穿這些,耐穿、舒服、自在。

  走到大院外,外邊初夏氣息濃郁,草青樹綠,山中綠洲。

  八頭驢子已準備就緒,補給隊伍一共九人,就自個一個漢族。

  有幾個婦女在送行,這有兩名職工是本村人,看到其中一個婦女往一頭壯驢的背架上又掛了一袋馕。這次上去,這批人中的大部分得在礦區待上至少兩個月以上,有段時間見不著家人。

  而且上礦永遠有危險,所以家人一般都會來送一送。

  廖凱峰走過去,打個招呼,順手拆開手中的煙,每人塞了包,包括薩迪克在內,都笑著接過去。

  他們都是玉礦職工,這么些年基本上抽莫合煙,但也習慣香煙,別說廖老板帶來的還是雪蓮牌中的高價貨。

  領頭的薩迪克隨手牽著頭驢子的韁繩,背后斜背著桿56半,一看大家人到齊、準備就緒,就大聲一句:“出發!”

  廖凱峰看了眼表,下午四點,太陽要八個小時之后才下山。

  路上需要宿營兩夜,后天中午能到礦區,這樣不用太趕,不然想著兩天抵達,那就得起早貪黑,人疲驢乏容易出意外。

  35公里走三天,望山跑死馬都不足以形容這情況,因為這一路實在太艱難了,給匹神馬都跑不起來。

  那座哈尼拉克玉礦在流水村南面的高山上,不過按照老礦工們的說法,距離村子也就大概35公里。

  對這個距離問題,廖凱峰這會就和薩迪克在開玩笑:“我說,你們說的這個35公里是不是拿來蒙自己的”

  自己騙自己,據說會感覺不那么遠。

  就像農村里說的五里地,結果走走個把小時,五公里還差不多!

  果然,薩迪克笑著說:“有可能,反正根本沒辦法量到底有多遠...”

  從流水村出發,到南邊更高處的三小隊居民點,這一段有路,兩個人還能并排走著閑聊。

  一過三小隊的居民點,再往上沒路了,得老老實實沿著克里雅河一路向上游行進,不然根本沒法走。

  到礦點路程艱險,大部分上行,中間還要越過道海拔4500米的達坂!

  上達坂6個小時,下達坂4個小時,還要穿過激流,最后一段甚至還要攀爬巖壁,完全就是在考驗采玉人的體力和毅力。

  達坂,高高的山口,不過上達坂的后半段是明早的事情,今天下午這一段還算好走的。

  驢子隊就是在克里雅河密布亂石的河道里走,人趕路都得小心翼翼,更別說還得照顧驢子。

  走到下午九點多,驢子隊到了一處相對平攤的地方,邊上不遠是河,河邊還有點草。

  除了廖凱峰,大家都知道今晚宿營的地方到了。

  從驢子背上卸下東西,讓它們去飲水吃草,之前一段時間都用喂糧食上過膘,吃段時間草沒問題。

  走了一下午,夠累!

  各自取回自己的行李,幾塊石頭支起來就是個柴火灶,沿路隨手撿的枯枝就是柴火,一個大罐煮上鍋水,這就算宿營準備就緒。

  幾個人在塊還算平攤的細石子地上搭起個簡陋的大帳篷,這就是今晚過夜的房子。

  簡陋至極。

  其實這還算好的,因為在礦區,幾個月的作業季,礦工們都是住帳篷。

  辛苦,這就是采玉人的生活。

大熊貓文學    古董商的尋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