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還需要脫鹽,張楠一件都沒帶走,不過馬克卡拉威同托馬斯雅克布兄弟兩個,一人抱著個板條箱離開貨船,這里頭是那42件金銀器和29面各式青銅鏡——這些金屬器物經過淡水清洗后就不用脫鹽,這就帶走。
反正是絕對不會轉讓的好東西,帶身邊還能把玩一下,誰讓自個喜歡呢。
唐鏡,華夏銅鏡制造歷史上的最后一個工藝高峰,也算張楠上輩子的喜好類藏品之一:在江南地區和工地、挖機交道,除了越窯的瓷器,也就是這青銅鏡中能找到“一流的出土寶貝”。
至于其它…
上檔次的品類都不是不多,而是機會太少,渺茫!
這都是喪葬習俗和地域原因造成的結果,除了青銅鏡,江南地區出土其它一流高古青銅器的機會實鳳毛麟角。
工地里挖出頂級青銅鏡的可能性倒是挺大,因為從戰國開始,江南地區就是頂級青銅鏡的出產地之一。
加上古人本就愛拿青銅鏡陪葬,戰國、兩漢、兩晉南北朝一直到唐宋時期,江南地區只要是過得去墓葬內,幾乎都會有青銅鏡陪葬!
這個習俗直到現代都有:人去世了,都會有個“招魂袋”會帶進棺材里,袋子里邊必有一面鏡子。當然,現代使用的已經不是青銅鏡,換成了玻璃鏡。
不過張楠知道再過些年實行火葬,這個習俗將會慢慢消失,因為等到20多年后所有骨灰盒都必須進統一建設的公墓時,將再也沒有地方放這個“招魂袋”。
有什么條件就玩、倒騰什么古董,青銅鏡自然也就成了張楠的收藏愛好之一。
唐代時候這青銅鏡可不便宜,而且這次出水的29面銅鏡質量都不錯,有幾面工藝高超的大直徑海獸葡萄鏡和瑞花鏡。
“外商采購 不,有些看著倒像是外交機構贈與。”
張楠如此判斷。
這些工藝高超的鏡子,對如今的張楠而言已經不算特別稀罕的物品,卻適合把玩:上了游艇后,手上拿的是面鑄有文字的銅鏡。
關興權和張楠一道在南陽淘過寶,對當初在火車站搞來的兩面唐鏡印象深刻,這會看到張楠拿著面銅把玩,順口問了句:“有什么特別的?”
還有幾面精品,但看張楠似乎特別喜歡這面,略微有點好奇:關興權兩年前就能算半個古董愛好者,暫時沒看出這面鏡子有什么特別不同的特殊之處。
張楠一聽,把鏡子遞給關老大,“是面進貢皇室的江心鏡,幾乎就沒出土過,以前我還以為就是個傳說。
大概1200年前有個叫李肇的唐朝官員寫過一段文章專門說這種鏡子,說是‘揚州舊貢江心鏡,五月五日揚子江中所鑄也。或言,無有百煉者,或至六、七十煉則已,易破難成。’
傳說級的鏡子,原本還以為特別了不得,現在看也就這樣,沒特別到飛起。”
是好奇,還以為這鏡子能有多特別,現在看著按著自己的審美觀念,還不如頂級的海獸葡萄鏡或者蟠龍鏡。
關興權接過來,仔細看了看鏡子背面的花紋和銘文,上頭有一圈“于揚州揚子江心”的繁體字。
“百煉,不知道還會以為百煉鋼,就是個精銅。”
說這話的不是張楠,是關老大,看來這幾年他在古董這一行上也是很有點長進。
百煉銅,唐代指的就是精銅,銅的質量高、雜質少,比制造一般銅鏡的材質要精益求精。
不過這會和其它幾面銅鏡放一塊,其實也分不出個材質上的三六九等,或許在它還是金黃色的時候能有分別。
“大概唐朝人的審美觀和我們不一樣,他們大概看著會特別喜歡,誰知道呢。”
關興權看到張楠又去把玩其它鏡子,順手就把這面“江心鏡”用大面巾紙和報紙重新包裹,套進厚棉布袋子后放回板條箱。
29面青銅鏡,按照張楠的習慣,估計是一面都不會流散,這丫個就是個“整體”,不管是收藏和展出,都會像那42件金銀器一樣整體處理。
貨船向西北,游艇航向東北,各自前往目標海域。
這里屬于淺水區,“陽光星辰”號航速才保持12節,遠去的“大鯊魚”號更慢,才10節不到,都是為了保證安全。
是來打撈沉船的,可不能稀里糊涂把自己給搞沉了!
個把小時后,游艇減速、停航、拋錨,抵達目標海域。
菲利普船長離開駕駛室,抵達客廳,對張楠道:“老板,沉船點就在我們船尾正后邊大概30米位置,水深才5米多不到6米,很適合淺水。”
張楠笑笑,“難得,總算有個我能下去的地方。讓人給我準備裝備,過會就下水。”
菲利普一聽,看了下表,道:“還有一個多小時就天黑,你看”
“就下去看看,那些設備今天就不用搬出來,明天再說。”
是明天再說,游艇后頭還跟著艘小小的作業艇,上頭有吸泥泵等設備,“大鯊魚”號后頭也跟著一艘。
轉換錨地距離才十多海里,不用貨船把作業艇吊到甲板上轉場,自個開著跑就行。
定位、下錨,作業艇靠向游艇后部船舷,也下錨、兩艇連接后,上頭的四個伙計背著自己的水手袋跳上游艇。
這是包括維塔布魯諾這個潛水隊長在內的四名潛水員,其中一個還兼任著設備操作員。
一名游艇侍者,哦,如今他也兼任著水手的活,帶著四名新上艇的伙計去住艙。
很快維塔等人穿著條游泳褲就出來了,這邊張楠倒是穿上了熱帶淺水衣,免得被一些有毒海生物稀里糊涂給蟄了。
交通艇先去附近海域撒了一圈的驅鯊劑,免得給潛水添麻煩。
四名潛水員和幾個熟悉潛水員的保鏢拿著魚槍先下水,然后張楠在關興權的陪同下入水。適應了一下,這就往目標點潛游。
很奇妙,不會游泳,但能潛水。
30來米,這一會就到。
粘土海底,能見度好得不得了,都能看到幾十米外的小雨游過。
海床上有露出的幾根黑褐色朽木,兩名潛水員用手劃了劃淤泥,讓老板能看到沉船的大體外形:上半部已經徹底被海水和時間摧毀,淤泥下的殘留船舷大概還有四五米寬,十四五米長。
這船在沉沒前,這長度估計還要長出個四五米,寬度也可能有個五六米。
粘土海床有一點不好,只要一受到干擾,這能見度立馬變差。
一名潛水員大概是發現了點什么東西,從淤泥里撈出點東西,游過來遞給張楠。
是個小瓷片。
海底可沒法說話,張楠接過來,透過潛水鏡看了看:大約一塊香皂盒子大小瓷片,海水里的顏色不算數,但很厚。
拿著瓷片示意了一下,又指了指剛才撈瓷片的位置:潛水員懂了,這是讓他再去找找的意思。
至于張楠,開始往水面游動。
一出水,交通艇已經在等待,剛才上頭值班的伙計是拿著個“潛水觀察桶”在注意水下的情況,免得撞了人。
張楠先把瓷片往艇內一丟,上頭的伙計把老板拉上船,氣瓶都還沒卸,這就先把瓷片找回來仔細看。
黃白偏白的底,外表面有一段云紋,厚度都快有個一公分了。紋路是黑色,張楠背朝陽光,免得花了眼。
再仔細看了看斷口,胎制粗,但上頭的一層物質應該是化妝土,感覺是用了化妝土層,后再在上邊畫黑彩后燒制。
撇了撇嘴,這是自個不熟悉的北方窯口,都有點一下子想不起來是哪個窯。
說實話,張楠也就精通景德鎮、越窯、龍泉等這幾種南方窯,北方…
略懂而已,當然,給片鈞瓷還是認得出來的。
但這白底黑彩的玩意,腦子里一下子真想不起來是什么窯的,只能大概判定不會早于唐,因為那會似乎還沒這樣的裝飾風格。
一會后,兩名潛水員上來,又遞給張楠幾片他們剛找到的碎瓷片。
大部分都有黑彩繪畫的殘留,而且胎制都還挺醋厚。
還是想不起來,怎么辦 有辦法,貨船上還有個高手在!
自個是玩家,不是博物館研究員,但那個陳江華可能知道。
一想到這,對著還在水里露著頭的維塔道:“不用再找了,先上來。”
潛水隊長再潛下去,很快,所有伙計都浮出水面。
張楠回到游艇上,只給自己留了一片瓷片,讓艇員開著交通艇去十多海里外的貨船那邊,把東西給陳江華送過去:電臺聯系,雖然能根據描述知道大概的窯口,但時間不好判定。
反正不遠,就讓艇員跑一趟。
今晚不用回來了,讓駕駛交通艇的艇員明早返回就行。
沖了個澡,等著吃晚餐。
這時間才過去大半個小時,船員通知“大鯊魚號”電臺呼叫。
不用去駕駛艙,餐廳內就連接安裝有通話器。
“我是張楠,江華”
“張先生,你送來的是元代磁州窯的殘片,應該是個大罐破損厚的瓷片。”
一聽通話器內的聲音,張楠想了下,“北河邯鄲的那個”
“對,就是那個磁州窯。年代應該錯不了,只有元代的磁州窯瓷罐的胎體會這么厚重。”
“好的,這該是個好消息,看來我這邊找到的是是艘元代沉船,希望能有幾件元青花。”
聽到通話器對面有笑聲…“元代的東西比較少見,希望吧。”
聽著這個陳江華一點也不激動,想想也正常:這會是1990年,元青花還沒炒熱呢。
再說元青花一定很值錢嗎 元青花那也是可以分成官府定制的“官窯”和質量、工藝湊合的“民窯”,后者就算到了20幾年后,這價值也沒高到離譜的程度。
無論哪個朝代,官窯總是少數。
張楠又問了下“大鯊魚號”的情況,那邊今天就沒打算下水,明天一大早在下水探摸。
磁州窯值不值錢 不好意思,張楠不清楚,上輩子壓根不碰、也基本碰不到那個名氣挺大的北方窯口。
不過對于陳江華的年代判斷,張楠是信的,原因也簡單:因為瓷胎的厚度。
江華同志說了“只有元代瓷罐瓷胎這么厚重”,這個有講究,自個從桂省橫縣搞來的那個元青花圖罐就非常厚實,而且想起來據說元代的瓷罐都厚實!
戲稱:蒙古人不是喜歡帳篷嘛,就算入主中原之后,在室內物品擺放上也還是一定程度上沿襲了草原上的那一套。
瓷罐好,放東西方便,還習慣像在草原上的時候那樣席地而放,所以塊頭可以大一點,不用為了收放到架子、柜子里而將就著器型偏小。
厚實好呀,不僅小心碰到、踢到都一下子不會破損,所以元代的瓷罐基本上就是又大又厚實!
這下就有點盼頭了,因為元代沉船發現的并不多,最有名的應該是在1975年,韓國漁民在新安外海域發現一艘沉船,棒子考古隊員從沉船里發掘出了兩萬多件青瓷和白瓷,其中至少包含了七八個不同的窯口。
還有兩千多件金屬制品、石制品和紫檀木,以及800萬枚、重達28噸的華夏銅錢,當初這一考古成果震驚了全世界。
不過似乎那艘沉船上并沒有發現后來被炒上天的元青花,就不知道地下這艘沉船里有沒有。
想著費神,干脆不想,明天再說,反正過幾天就能知道。
晚餐都是新鮮食材,今天才從勿里洞島上的貨,貨船那邊也一樣。
入夜后掉了會雨,大概海水里還有驅鯊劑的影響,魚兒上鉤不多。
天開始下雨,干脆晚上八點一過就睡覺,明早天一亮就要早起開工。
這是打撈沉船,不是朝九晚五上班,早起很重要。
第二天才六點多,張楠正在吃早餐,從美國打來電話,是托馬斯。
“什么,美國國防部找我們,想租用我們的C141”
聽到托馬斯說的事,張楠的腦子都有點轉不過彎來。
C141“舉重星”運輸機是這會美空軍主力戰略運輸機之一,如果沒記錯,一共造了289架。
“聯合力量”財大氣粗,這會已經買了3架二手的C141B型,這不大會影響美軍的空運能力吧 好吧,很快張楠就明白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情況:用時方覺少,美國國防部真是要感覺到手頭的戰略運輸機不夠用了!n
請: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