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頤浩說的都是場面話兒,底下的將領們自然要給面子,全都從小肚子那兒提足了氣兒,轟然應喏!震得這議事的公廳都嗡嗡響動。
呂大宣撫臉上也堆出了微笑,在公案后面坐下。雙手伸出,示意大家也都坐下。
“諸位都是受皇恩久矣的宿將,不少還是世受皇恩,和大宋休戚與共。這次,相信諸位也不會讓官家和天下人失望的…本官要坐鎮河間府離不開,出兵抵擋東賊的事兒,就拜托諸位了。”
呂頤浩說得和氣,才坐下來的眾將卻都是面無表情。雖然大家都想好好拍一拍呂大宣帥的馬屁,但是接下去的仗還有的打!
所以下面的人必須安撫好了,得有個交待…該升官的升官,該放賞的放賞,有些餓太久的,還得讓人家貪一點兒!
要不然一肚子怨氣上戰場,不好好打仗還是小事兒,給你來個嘩變倒戈,麻煩可就大了。
而且新軍制度嚴,油水少是出名的。宋朝的新軍在很多制度上也抄周軍的。營隊標準化和軍官輪換制度都有的——除了將主倚重的少數軍官外,大部分的軍官都要定期輪換。
一營十八個官每三年就要換一圈,很難養成個人勢力。想要吃空額和克扣軍餉就不容易了,最多在軍糧上做點文章,不過也撈不了幾個小錢。而且上面還有將主、副將,哪容下面的營隊軍官克扣太多?
另外,宋朝在十幾年前還制定了一個御史監軍制度!現在雖有改動,但大致上也保留了下來。
不過御史不會常駐軍中,而是定期巡查。主要就是查賬!這些御史都是進士,和新軍軍官不是一個系統,所以就使勁兒查,查得帶兵的營隊軍官很難下手撈油水…
平日就沒油水,少前途。現在好不容易熬到打仗了,還能不把大刀磨快了使勁兒宰?
呂頤浩笑吟吟的看著大家,然后就開口叫了宣撫司總軍機張浚的字號:“德遠…”
“屬下在。”
“諸將的保舉狀和犒賞賬冊遞上來了?”
“已經遞上來了…”
看到張浚有點吞吞吐吐,呂頤浩眉頭一皺,“怎么啦?還沒收齊?”
“已經收齊了,”張浚馬上道,“只是需索甚多,保舉轉官的有三百多人,犒賞的備金每營要20萬。”
“一營要準備20萬?”呂頤浩擰緊了眉頭。
保舉300多個官還好說。這些官大多數是早就該給的,只是為了磨一磨新派軍官的銳氣才壓著。現在都要上戰場了,怎么能不給?
可是一營20萬緡的備金就有點勒索的意思了!
大宋這個士大夫之國的武官做事情來,卻比對面那個奸商之國的軍頭更像是商人啊!
打仗在他們看來,就是一樁可以發家致富的買賣吧?
真不是知道他們在武學宮里面念得圣賢之書都用到哪里去了?
心里怎么想,嘴上卻還得笑呵呵應付著。
因為他也知道,大宋軍中會做買賣的可不僅是將主!下面的營官隊正,最底層的大頭兵,一個個都是生意人。
將主們就是大包工頭,下面的營官隊正就是小包工頭,大頭兵就是小工。
一層層的討價還價吧…所謂知兵的文臣,就是會討價還價,知道什么時候要用雷霆手段,什么時候就得哄著下面的一商”。
之前把“擅開邊釁”的鍋甩出去時已經傷了人心,如果現在再壓得太狠,那下面的人就真沒干勁兒了,這仗也不必打了。
“一營20萬,50余營就是1000萬…”呂頤浩道,“宣撫司可沒那么多錢,得去找轉運司想辦法了。而河北漕司并不在河間府,而是擺在大名府。本帥可以把要錢的文牒送去大名府,不過大名府方面不可能那么快把錢送來。
要不這樣吧,各營先帶5萬緡上路,余下的等錢財運到了,馬上就給。”
一旁的張浚聽了這話,頓時大搖齊頭。不過呂頤浩只當沒看見,只是笑吟吟看著曲端。
曲端就是個喜歡出頭的性子,當下就起身言道:“宣帥既然答應了俺們,那俺們也沒什么好說,回去便令兒郎們出陣。不過5萬緡的確不多…開拔費一兵就得給5緡,軍官給二三十緡。一營就需要花掉五六千緡!
另外,還要采買一些酒肉帶著上路,還得采買一些民間的牲畜車輛,修理器械也得花一點。如果手松一點,一萬緡都花得出去啊!”
呂頤浩知道,一萬緡根本不夠!
一營有18個軍官,一人分500緡就沒了9000…只是這錢分得不合規矩,不能擺在明面上說。
可要不分也不行,大家都有今天沒明天了,不得給家里留點底子?
宋朝新軍的軍官家里可沒有莊園!
“知道了,知道了,”呂頤浩笑著,“本官又不是第一天掌兵,怎么不知軍中的規矩?只要能擋住周兵,些許錢財官家還會舍不得?”
有了呂頤浩的保證,諸將都放心了,十個將主全都出列,排成一排,一齊躬身:“請宣帥授以方略!”
呂頤浩滿意地點點頭。方略對策,早就由軍機房擬定完成了。當然不是張浚他們擬定的,而是在之前的軍機房軍官們制定的多個預案中挑選出來的一個最穩妥的方案。
就是快速推進到霸州大城縣城——這里位于清州州城的西北,和清州城、釣魚臺寨形成了一個大三角形。
在占據了大城縣城后,大三角的三個角就可以遙相呼應,周軍如果甩開這三個角,直接往河間府撲擊,后勤線可就完全暴露在宋軍的刀口下了。
只要大宋官家掏錢夠爽快,河北一戰的問題應該是不大的。
“兩,兩千萬緡!?他們以為真的錢是大風吹來的嗎?”
瓊林宮中,河北的“賬單”已經寄到了!
2000萬緡!
不是1000萬…因為周軍是分兩路進兵的,除了出清州河北西路軍團之外,還有個進攻滄州的河北東路軍團。由王稟率領10個將去抵抗,這10個將當然也都是“生意人”,不可能不要錢的。
趙佶怒氣沖沖地問:“紀卿,你說說,這錢該不該給?”
紀憶也是一臉糾結,他本來以為有5000萬就能扛一陣子了,可沒想到河北方面獅子大開口,一下子就索取2000萬…要是給了他們,這一仗還不得打掉幾個億?
看見紀憶不言語,趙佶氣呼呼地問:“你不是總說師周長技以制周嗎?周國給了多少錢?”
“稟陛下!據臣所知,東賊出兵、上陣和獲勝之后,都無需放賞銀兩銅錢。有功者記落干大、中、小功即可。戰后再論功行賞,或升官,或授勛,或授民爵(公民身份),或賞田莊,只有一小部分功賞需要花錢。”
回答問題的是中書舍人兼侍講何栗。周國要殺他,而他卻對周國的各種制度了如指掌,而且頗多贊賞。
他說:“賊雖商國,但并不事事言利,行軍打仗也不會當成買賣來做,比咱們大宋要強啊!”
趙佶目光投向張叔夜,張叔夜連忙出班奏道:“稟陛下,東賊之兵雖不事事要錢,但是所取之地,十之八九都分給他們了…賊之大者,無出其右,還做什么買賣?”
也對!
如果周國拿下了河北,那么河北的土地就都是周軍將士的田莊,河北的小農就盡是周國騎士、府兵的客戶了…都這樣了,誰還在乎幾個小錢?
現在可還是自然經濟在經濟總量中占據絕對優勢的時代,所以社會財富的大頭是土地!大頭都分給兵將了,他們還好意思要錢嗎?錢有什么用啊?喝酒玩女人,爽一把就造沒了,那有田莊實在?那是傳家的財富啊!
河北的一億多畝土地的市價至少幾億緡!
而且周國軍事公民的田莊是免稅免雜派的(教育攤派除外),也不會被貪官污吏盤剝(周國的官吏需要軍事公民的選票)…這樣一來,軍事公民的田莊收益就很有保障了。有150畝田宅,一輩子都不愁吃喝,兒子們上學讀書也不成問題了!
所以周國實際投入的軍費,遠遠比大宋要高!
中書舍人何栗再次奏道:“陛下,東賊是用均田之兵與我朝兵募交戰,在花費上就占盡便宜了。東賊的人口雖然只有我朝的七分之一,但是出兵百萬都不是問題。而我朝空有億萬民眾,卻無募兵百萬之財。如果不立即實行抑兼并,均田地之法,只怕國將不存啊!”
趙佶聽了何栗的諫言,頓時有一種無力挽回狂瀾的感覺。
在大宋搞抑兼并,均田地是不可能的!
但是大宋的確沒有募集百萬大兵的錢財…河北的20個將,不過十萬出頭的兵馬出擊就敢獅子大開口要2000萬犒賞!如果再多10倍,光賞錢就得兩個億!還要平日維持的軍費,把瓊林宮賣了也不夠啊!
而周國那邊,不要錢的兵將何止百萬?滅了大宋一人給200畝田就是了,頂天就是2億畝田…大宋至少有6億畝田,足夠他們分的!所以和周國的這場戰爭,大宋怎么看都贏不了啊!
請: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