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善下山救人,朝昌城中大唱梵音,所有聽到誦經的暴民,都會放下武器,跪倒在地淚流滿面,沐浴在慈航普度的神光中傷勢盡復。
即便是一些心懷不軌的兇境強者,在聽到經文后,也會戾氣全消,殺意全無,眼睜睜地看著和尚離去。
就這樣一邊誦經一邊走,衍善身后跟著越來越多虔誠的信眾,他們追尋著慈航普度的光芒,亦步亦趨地跟在和尚身后。
這神圣的一幕,讓世家的武者心里頭發毛,也讓別有用心的人畏如蝎虎。
更有一些世家弟子在聽到衍善施展的神跡后,恨不得以身代之,所以也加入了追隨的隊列,看看能不能領悟傳說中的無上神咒——無苦寂滅心經。
作為佛國的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無苦寂滅心經根據修持者本身的資質慧根,會顯現種種不同的神異。
不論是在戰斗方面或是其他,都無可挑剔,除了晦澀難懂,修行艱難外,幾乎找不到缺點。
但作為千百年來禪宗悟性最高的弟子,無苦寂滅心經在衍善看來,還遠遠達不到得證佛陀果位的標準。
莫說佛陀果位,他甚至懷疑,這所謂的菩提薩埵觀想,都是虛妄的假象。
在通讀佛國八萬四千卷經藏后,衍善絕望的發現,佛國根本沒有成佛的路。
或是說,眼下所有的路,都是錯的。
當衍善的腦海中第一次出現這個念頭的時候,他覺得是自己入魔了,可經過反復的思索和印證,他發現佛國現有的經藏理論,最高只能得證羅漢果位,所有號稱能夠它覺的頂級心經,都只是自欺自人的把戲而已。
就好像眼下他在誦經,而暴民紛紛丟下武器,看起來就像受到了佛法的感召一般,但其實,只是因為這些人的意志力無法通過神咒的判定,而被梵音洗腦了而已。
這算什么它覺,這算什么普渡?
這只是用另一種方式,以力壓人而已!
為什么佛國歷史上,會有那么多頂級佛子發瘋入魔,最終在蛻凡境老死,連菩薩果位都棄如敝履。
就是因為和衍善一樣,發現了佛國的問題。
禪修三種果位,羅漢、菩薩、佛陀。
羅漢果位很明白,說的是自覺圓滿。
但什么叫自覺圓滿,卻沒有人能夠完美的解釋。
密宗和顯宗的說法不同,南派和北派的看法也不一致,就連無相禪寺內部,都有好幾種判定的標準。
若是參考佛國八萬四千卷經藏,更是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如果采納所有,兼容并蓄,那么自覺圓滿,起碼得做到殺賊、無生、應供等特性。
所謂殺賊,是六根清凈,是身如琉璃,是心如明鏡,斷卻三千煩惱。
所謂無生,是見神不壞,是跳脫輪回,是了脫生死,是無盡涅槃。
而應供,更是天人合一,受諸天敬奉,靈力永不絕斷。
僅是自覺圓滿的三點,便是佛國最強大的佛主也未曾達到,換一種說法,就是眼下的禪宗修法,就連羅漢果位也修不圓滿。
很多人覺得,如衍善這樣的禪修天才,是因為心高氣傲,所以放棄菩提薩埵果位,非要證個佛陀出來。
但只有這些禪宗天才自己心里清楚,即便他們觀想出了菩提薩埵金身,也不過是空有菩薩外表,無有菩薩實質的虛妄表象罷了。
而這樣的觀想,是無法通過自己的佛心的,所以擺在這些天才眼前只有兩條路!
要嘛,斬滅自己的佛心,推翻佛國的正法,就修這菩提薩埵假身!
要嘛,就堅持自己的佛心,尋到真正法,得證菩提。
當然,修行永遠都有退路,這些禪修的不世天才也可以如鴕鳥一樣,將腦袋埋進沙里。
反正修不成菩薩果位也不是他們的錯,就當個羅漢不也蠻好嗎?
起碼佛國經藏里頭,將怎么修成阿羅漢的事項都說得很清楚了,無懈可擊,也沒什么可以質疑的。
就像佛國中,那十八席永駐阿羅漢,不就是選擇退路的頂級禪修天才嗎。
他們半臥在蓮臺上,似笑非笑,稀里糊涂的活著,不也蠻好的。
何苦要,為難自己呢。
衍善停止吟誦心經,朝著身后聚集的長龍淡淡道:“全都回去吧。”
受到無苦寂滅心經影響的百姓在叩拜后紛紛離去,而衍善則是施展神足通,朝著中城區走去。
不知為何,中城區南部的上空聚集著大量怨憎死氣,還有數量龐大的生魂兇魄,若是兩者糾纏一起,將會形成瘟疫,或是催生兇鬼尸煞。
既然看到了,就不能不管,超度亡魂,本就是禪宗弟子的責任。
怨憎死氣的最中心,是座名為《天元》的武館,哪怕隔著門墻,衍善也能聞到里頭的尸煞之氣。
看來,這死氣兇魂并非巧合,而是有人在里頭煉尸!
推門而入,一股尸臭撲鼻而來,本該是擺放木人石鎖的校場上,尸體成堆,蠅蟲腐蛆盤桓不去。
看穿著打扮,這些尸體身前應該都是武者,筋骨強健氣血旺盛,所以即便死后也能余怨不消,死不瞑目!
衍善雙手合十,慈航寶光化作般若寶輪升起,想要普渡校場死氣,卻聽到演武廳內傳出豪爽男聲。
“佛子且住,若是將尸氣度化,老衲這煉尸之法可就功虧一簣了!”
武館大門忽然閉上,演武廳中走出一個皮膚青黑的光頭大漢,脖上懸著由一百零八顆椎骨穿成的掛珠。
看到來人,衍善雙手合十行禮道:“見過固翰大師!”
雖在見禮,但慈航普度神光未熄,般若寶輪校場中流轉三遍,森森死氣澄澈一空,就連好些死不瞑目的尸體,都合上了眼。
煉尸最重死氣,被般若寶輪超度三輪,堆疊在校場中的尸體便等于是廢了。
固翰有些肉痛的看了眼尸堆,朝衍善淡淡回禮道:“初初見面,師父便毀了老衲這么些材料,是何道理?”
“勸大師回頭是岸,佛魔雙修之道,難以他覺,亦無法征得佛陀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