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六二章 休兵罷戰共抗突厥

  (一更)

  竇建德打開奏報一看,猛吸一口涼氣。凌敬看著竇建德臉色大變,心中有一股不妙的念頭油然而生,可是當他還沒看完,一股寒意就直涌上來!

  “趙元愷、盧士睿、雷德備居然先后密派心腹前往陳應大營!”這幾乎等于公然造反,雖然沒有弄清楚這三個與陳應所商談的細節,只是此時細節已經不重要了。

  “到底還是缺乏底蘊啊!”竇建德到底是經過大風大浪的人,他不像凌敬如此驚惶。竇建德感嘆道:“戰場爭勝,朕不懼任何人,對我們來說最大的敵人已不在外頭,而在我們內部。”

  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除了我朝太祖之外,無一例外,全部以失敗告終。當然他們的失敗,主要其實也不是軍事原因,而是屬于農民的秉性,小富且安,失去進取之心。可是逐鹿天下,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稍有不慎就是覆亡之憂。

  竇建德很有進取之心,也非常善于律已。他當了皇帝以后,不納美女進入后宮,也不享受錦衣玉食,一切如以前一樣。然而,他缺乏的,也是對于人心的把控。世族門閥,他們的高傲是高在骨子里,根本就不會認同草根出身的草莽英雄。

  “陛下一語正中我大夏要害,當此時也,外人看我軍煊赫無比,不敢違迎,但其實則內部空虛,無法支持戰爭。”凌敬道:“晉南三鎮大敗,為國家奠定三年強局,余威甚至可以福澤十年,至少需要三年的休養生息。當今之勢,宜靜不宜動。”

  “朕就算想靜,恐怕也靜不下來啊!”竇建德苦笑道:“恐怕李淵老兒,不會讓朕安靜下來,他的大軍正朝著洺州突進,王小胡和董康買,未必會是陳應的對手!”

  “眼下,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凌敬夏國地位最高、資格最老的參謀,當然,凌敬的目光非常長遠,每每關鍵時刻,他提出的意見都可以正中要害,可以解決竇建德的燃眉之急。

  “哦!”竇建德笑道:“李淵老兒之心,與朕一樣,志在天下,他絕對不會讓朕可以有喘口氣的機會。”

  “其實,這也不盡然!”凌敬仿佛打好了腹稿,侃侃而談道:“陛下,臣聽聞突厥頡利可汗已經統領三十萬突厥狼兵,揮師南下,意圖吞并我華夏萬里河山。三十萬突厥狼騎,縱橫萬里,若攻李唐,李淵也難以招架,若攻大夏,大夏也…”

  事實上,凌敬說得也是實情,竇建德也沒有底氣硬抗突厥的三十萬狼騎。

  凌敬道:“如今李唐誣蔑陛下與突厥眉來眼去,這其實是無稽之談,然而,突厥乃我華夏生死勁敵,如兩漢時期的之匈奴,南北朝之鮮卑。”

  “計將安出?”竇建德聞言大喜道。

  凌敬道:“自隋末以來,華夏分崩離析,突厥加以挑撥,扶持傀儡,以裂中原,此已使我輩子孫,愧對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至于劉武周、薛舉、楊師道、梁師都裂土以奉突厥,此尤其為漢家奇恥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陛下何不高舉尊王攘夷,召令天下?”

  一聽這話,竇建德恍然大悟。

  周平王東遷以后,周天子權威大大減弱,諸侯國內的篡權政變和各國之間的兼并戰爭不斷發生。與此同時邊境族群趁機入侵,華夏文明面臨空前的危機。春秋時期的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尊崇周天子,并數次發動幫助諸侯國攘斥夷狄侵奪諸夷土地的戰爭而大獲贊賞,其事跡被后世稱為尊王攘夷。

  事實上,這個核心思想,就與后世的統一戰線差不多。就是地無分南北,人不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在世界的民族之林,華夏民族歷經五千年的文明延續繁育至今。如今古巴比倫早已淹沒滾滾黃沙之中,古印度也成了歷史的名詞,古埃及也僅僅剩下金字塔讓人浮想聯翩,唯有華夏屹立不倒。

  華夏民族與其他三大聞名古國不同的是,一旦在遭遇外族入侵,整個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總有英雄才能的人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當然最重要的是,華夏民族形成了一個統一認識,大敵面前,捐棄前嫌,齊心協力,一致對外。

  竇建德瞬間就明白了凌敬的意思,哪怕向李淵提出議和,如今有陳應大軍突擊,威脅到了夏國國都,夏國人心浮動,社稷都有了覆亡之憂。李淵肯定不會給他喘息之機。可是當竇建德提出休兵罷戰,共抗突厥的提議時,李淵就算內心不同意,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否則,在這個時候一旦再與竇建德糾纏不休,那么李唐就會站到天下有志之士的對立面,正所謂大勢所趨,逆天而行,肯定不會有好下場的。

  當陳應大軍抵達洹水(既今天魏縣),此時陳應大軍距離洺州已經只有一百六十余里了,只要陳應愿意,短短四個時辰,羅士信與張士貴的騎兵就可以兵臨洺州城下。

  陳應決定拿下洹水城,作為大軍的中轉基地,畢竟,一旦陷入夏國軍隊四面八方的圍攻,陳應也沒有辦法招架,所以他必須給自己留下一下安全的戰略空間。

  洹水,有一個古代內黃縣在北周時期的改的名字。這里是春秋時期政治家商鞅、東晉十六國時期冉魏皇帝冉閔、唐代大詩人沈佺期的故里,楚霸王項羽奪軍救趙、“破釜沉舟“之地,民族英雄岳飛童年生活成長的地方。

  洹水雖然不是什么重要的戰略要地,然而對于陳應而言,占據洹水守住后路,也算是為了謹慎。畢竟,陳應還不想死,萬一陰溝里翻船這就不妙了。

  陳應命段志感所部攻打洹水,然而當段志感的部曲還沒有正式擺開陣勢的時候,忽有一艘小翼快馳近,連過十二道水上哨崗,正是緊急要事才能有的軍情!李神通臉色微變,心想:“莫非李世績攻打黎陽兵敗?”

  就在這時,來人已經上了萬安號車船,捧上一卷檄文,李神通見了喝道:“這是什么東西?”

  來人道:“夏國國主的號全民書!”

  聽到不是李世績戰敗,李神通松了一口氣,事實上李世績幾乎兵不血刃拿下黎陽的戰報,使信在路上遇到了一股劫道的土匪,把他的馬給搶了,此時這個信使還邁著兩條腿,朝著洹水這里狂奔呢。

  李神通道:“竇建德在搞什么鬼?”

  陳應趕緊接過,一看居然是檄文格式,他拆開一看,臉色又是一變。

  李神通心中一驚:“出了大事?”

  李神通展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夏國國王竇建德告天下父老、諸侯將帥:

  稽古天地初開,立華夏于中央,萬里神州,風華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華夏大地,舉德齊天。自隋末以來,華夏分崩離析。今突厥者,狼子野心,以擄掠屠戮為樂,強搶漢地為榮。而今突厥頡利可汗,提三十萬狼兵南侵,北地滄涼,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天地間,風云變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懸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復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漢危矣!華夏危矣!

  此已使我輩子孫,愧對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至于李淵鮮卑雜胡而篡中原大統,裂土以奉突厥,此尤其為漢家奇恥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才建德,一介莽夫,國仇家恨,寄于一身,奉天舉師,屠胡戮夷。此戰非為一己之私,乃出天下公義!凡我漢家子孫,尚存一絲血性者俱當響應,無力響應者亦當為我軍祝禱,若有冥頑不靈之輩,敢阻我為國除殘去穢之路者,是為國賊!國賊當道,我之橫刀,必誅之盡絕而后已!天運無需問,漢家必盛昌!”

  李神通的雙手竟然也不禁地微微一顫忿忿道:“信口雌黃,顛倒黑白…指鹿為馬!“

  陳應轉身,望著西北方向喃喃自語:“竇建德倒是打了一手好牌啊!”

  李淵身上有鮮卑血統嗎?答案是還真有。鮮卑獨孤氏,至于李世民的兒子李承乾,這是無可爭議的鮮卑血統。然而,血統并不重要,關鍵是此刻竇建德占據了大義的上風,占據了輿論的制高點。

  陳應轉而望向長安。

  竇建德玩了這一手,就是將李淵的軍,關鍵是要看李淵如何化解了。一旦算處置不慎,恐怕前景不妙。

大熊貓文學    盛唐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