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距離函谷關比長安更近,早在王仁則得到消息唐軍有一支糧草去向不明時,他就推測到唐軍有可能從函谷關進攻。也就是單雄信出兵的四個時辰,王世充就得到了消息。
王世充不敢怠慢,立既召集麾下心腹薛德音前來宮中議事。薛德音是前隋內史(相當于中書侍郎)侍郎薛道衡的從子,自幼聰慧過人,十二歲能文,十五歲能詩,有文才謀略,薛德音與其堂弟薛收、侄子薛元敬號稱“河東三鳳”。
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這是世族門閥的生存不二法門。所以河東三鳳,事實上也是效力三方,薛德音的堂弟薛收投靠了大唐,成為李世民的門人,為秦王府主薄。而薛德音則投靠了王世充,成了王世充的心腹。而三鳳之一的薛元敬初從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敗亡后,又投靠了李唐,叔侄二人都成了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看到王世充一臉憂色,薛德音還是非常奇怪,疑惑的問道:“不知陛下何事煩憂?”
王世充嘆了口氣道:“李唐亡朕之心昭昭,朕苦與兵馬不壯,糧草不足,恐怕難以與李淵老兒抗衡。”
薛德音嗤嗤一笑道:“陛下,若無御衛大將軍洞察敵情,函谷關恐怕會再生波折,現如今料敵與先,又有函谷關之天險,陛下盡管放心,洛陽固如泰山。”
“其實不然!”王世充搖搖頭道:“函谷關雖險,然而劉武周即有雁門關之險,豈會三天之內敗亡?函谷關若是在李唐不惜一切代價猛攻之下,也難保周全!”
薛德音道:“如今天下局勢,漸漸明朗,河北竇建德、關中李淵,與中原陛下必將涿鹿天下,江淮杜伏威與巴東蕭銑,不過是一守家之犬,不足為慮。陛下可遣使聯合竇建德,共抗李唐…”
“可是竇建德那個匹夫對外宣稱與朕誓不兩立!”王世充也深知自己難以硬搞李唐大軍的攻伐,哪怕這一次王仁則可以打退唐軍的進攻,難保李淵不會再次攻打。王世充苦笑道:“就算朕想與竇建德聯合,恐怕也未能如愿。”
薛德音道:“當年曹操還說自己一輩子就想做“漢故征西將軍曹侯呢。這等話如何信得?曹操還不是一樣,若真讓他掃平胡虜,一統天下,還不是他自己說了算,哪怕曹操未能統一天下,還被追封魏武帝,可誰能用言語去束縛他呢。竇建德欲圖中原,自然會與陛下誓不兩立,可是如今李淵既得關中,又得河西,再得巴蜀,復奪河東,如今李淵大勢已成。若竇建德聰明,定與陛下聯手,共謀大事…如若不然,他竇建德必定追悔莫及。”
王世充道:“雖然是如此,但他竇建德,見朕今日危急,肯定也會獅子大開口,讓朕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薛德音笑道:“竇建德無子,惟有一女,若大的家業,無子可嗣位,可算最大的遺憾,若是陛下聘竇建德的女兒竇線娘為妻,冊封為太子妃,鄭夏兩國永結秦晉之好,竇建德又怎能袖手旁觀?”
王世充聞言哈哈大笑起來:“德音妙計!”
薛德音“臣雖不才,愿以三寸不爛之舌,游說竇建德,促成夏鄭之盟!”
入夜后,王世充讓人翻了楊侗原本嬪妃的牌子,楊侗這個可憐的娃娃雖然被王世充殺了,可是王世充對于楊侗的嬪妃,特別是元文都的長孫女元氏盡管只有十四歲,卻身材曼妙,身懷媚人之術,自從嘗過元氏的滋味,王世充幾乎隔三差五就讓元氏侍寢。
心中卻了一個大心病的王世充,摟著元氏一晚上梅開三度。一夜精疲力盡,直到天快亮的時候,王世充才迷迷糊糊睡入。
王世充這一睡,足足睡了整整一個白天。當王世充再次醒來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王世充看著早已容光煥發的元氏,正端莊大方的坐在軟床榻著,看著一本書。
王世充的身體慢慢有了反應,可是想想自己早已被掏空的身子,悠悠長嘆了一聲道:“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貪…”
然而就在這時,王世充冊立的太子王玄應慌慌張張跑進皇宮,驚叫道:“爹爹,爹爹…啊…不…父皇…父皇,出事了,出事了,出了大事!”
王世充看著王玄應方寸大亂,毫無體統的樣子,非常不滿。因為王世充出世胡人,在隋朝的時候,就常常被人暗地里稱為胡蠻子,所以王世充不僅改姓漢姓,而且還對他的兒子、女兒,進行深刻的漢化教育。王世充的臉色一凝,目光如電的盯著王玄應道:“怎么回事?”
王玄應急道:“剛剛函谷關傳來消息,冠軍大將軍、駙馬都尉單通單雄信兵敗被部將所執,向唐軍陳應獻降,單通不愿背叛父皇,在唐營自殺身亡…”
王世充聞言只感覺眼前一黑,呼吸困難,差點跌倒在地上。
好半天,這才反應過來。
王世充冷冷的望著元氏,元氏急忙轉身離去。
看著元氏和眾宮娥、宦官離開大殿。王世充嘆了口氣道:“大鄭危矣。
“父皇,兒臣怎么聽不懂啊!”王玄應不解的問道:“單通雖然驍勇善戰,但是他死了也就死了,咱們大鄭也不缺乏能征善戰的名將,聽說李密的舊部秦瓊秦叔寶,牛俊達,還有程知節論武勇,都不在單通之下…”
聽到這話,王世充氣的連胡子都扯掉了幾根。他現在真的很想用金骨朵把王玄應的腦袋砸開,看看里面是不是大便。正所謂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老婆都是別人的好。王世充還是耐心的給王玄應解釋道:“當然不是那么容易懂得的,只怕此刻連段達、王隆、崔洪丹、薛德音、楊汪、孟孝義、楊公卿他們也未必能如朕看得這般透。”
接著王世充告訴王玄應,兵權與大義的根本核心問題。
長安城外的軍營點將臺上,李世民的臉色陰冷。寒風越刮越緊,李世民的臉也越來越冷。他在占將臺上足足站了半個時辰,可是應聚將鼓而來的將領卻寥寥可數。原本,大年初二,冒出嚴寒出征,李世民是打心里反對的,因為這樣寒冷的天氣下出征,對于全軍將士而言,將是無比難忍,而且容易發生大規模非戰斗性減員。
然而,在陳應大敗王仁則,斬殺六千余名鄭軍將士,俘虜八千余人,斬鄭軍大將單通、郭慶的消息傳到李世民的耳朵中,李世民已經坐不住了。
河東之戰,讓太子李建成風光一時無兩,要說李世民不介意,那肯定是騙人的。可是現在,若是讓陳應順利攻破函谷關,兵臨洛陽城下,東征之戰,陳應首功就跑不了了。哪怕李建成坐在東宮不出長安城半步,卻可以斬獲東征之戰,至少一半的功勞。
這是李世民所不能容忍的。
如今,王仁則麾下三萬余大軍,只剩一萬五千余殘部,屬于一只半死的老虎。這個時候不去摘桃子,更待何時?
就在這時,一名臉色通紅的高大壯漢,疾步來到李世民面前躬身施禮道:“末將翟長孫,拜見秦王大元帥!”
“翟將軍不必拘禮。”李世民望著翟長孫,臉上終于浮現了一絲暖意。
這個翟長孫原本是薛舉西秦的內史令(中書令),李世民在高墌大敗薛仁果的時候,眼見薛仁果大勢已去,以內史令,衛將軍戍衛西秦都城的翟長孫果斷帶著禇亮父子投降李世民,翟長孫被李世民委任為秦王府驃騎將軍。
看到李世民面色不善,翟長孫很快就明白了李世民心情不好的原因。說來也難怪,長安左近的將領,在這個時節,誰不在家里過年?城外的戰鼓敲得震天響,他們也聽不到。翟長孫望著李世民身后的玄甲軍,臉色浮現自信的笑容,他自信的笑道:“秦王殿下,聽說東宮的冠軍大將軍陳應,創立了一支所向披靡的陌刀軍?”
李世民聽到這話,心中如同吞了一顆蒼蠅一樣惡心。事實上陳應何止創立一支所向披靡的陌刀軍?
他創立了東宮右衛率勛二府的鉤鐮槍折沖府,借用這個幾乎無所不能的鉤鐮槍兵,組建了打得突厥狼狽不堪的定遠軍槍騎兵,然后又利用鉤鐮槍,在函谷道北塬,以近乎毫發無損的代價,全殲了王仁則麾下的兩千余名戰斧營,僅兩重重甲就繳獲了兩千余副。
李世民望著翟長孫道:“翟將軍也想創立一支所向無敵的鐵軍?”
翟長孫點點頭道:“末將是有這么一個想法!”
李世民此時非常嫉妒李建成麾下的精兵,比如陌刀軍,定遠軍、當然現在的背嵬軍還沒有打出名氣,否則李世民就會嫉妒李建成的背嵬軍了。聽到翟長孫所言,李世民大喜道:“翟將領需要什么,本王無不滿足!”
翟長孫道:“不知秦王殿下是否還記得前燕太宰、錄尚書事,行周公事,總攝朝政、太原王?”
李世民想了想,轉而問道:“無忌,可知翟將軍所言是誰?”
長孫無忌露出招牌式的微笑道:“翟將軍所言的莫非是慕容恪公?”
翟長孫道:“不錯正是他!”
李世民腦袋里慢慢想起了翟長孫所說的慕容恪是誰,慕容恪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朝前燕國的鮮卑族名將,他本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弟,十六國時期前燕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被后世譽為十六國十大名將之一。慕容恪“幼而謹厚,沈深有大度“,十五歲時就統領軍隊,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官至太宰,總覽大權,卻毫無私心,平定內亂,勤于吏治,輔佐幼主,盡心盡責,成為前燕支柱。而在其死后,前燕迅速衰落。
李世民對于慕容恪的了解并不是非常熟悉,他知道翟長孫應該不會無的放矢。
果然,崔長孫悠悠道:“前燕入關,與冉魏國逐鹿中原。冉魏國武皇帝閔,驍勇善戰,以弱勝強,先后與慕容恪十戰皆捷,殺得慕容恪損失四萬余人馬,就在慕容恪蒙生退意的時候,其參軍高開,向慕容恪獻計,以鐵鎖連戰馬結方陣而前,另兩部各置一側配合主力進擊。冉閔恃勇輕敵,果然中計,直突燕軍中部鐵馬方陣。燕軍側翼部隊即從兩面夾擊,大敗冉閔軍,斬七千余人。”
李世民麾下的精鐵玄甲鐵騎,現在不過是一支普通的重裝騎兵,在這個時代,其實并不是非常罕見,只是與王仁則的戰斧營一樣,屬于那種裝備非常耗錢的軍種,沒有辦法大規模運用。
然而,李世民的玄甲騎兵,還沒有成為讓天下人聞名喪膽的鐵血強軍。
不過正是因為翟長孫的獻計,玄甲鐵騎開始從原本普通的重裝騎兵向著重甲連環鐵騎方向轉變,玄甲騎兵若是采取鐵索連環,事實上與陳應的鉤鐮槍槍騎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是以單位密度戰勝局部優勢的敵人,依靠著密不透風的鐵騎,一路如同壓路機一樣,不停的輾壓敵人。
李世民馬上就讓人按照翟長孫所說的辦法,讓人準備一批鐵鎖,然后以十騎重裝玄甲騎兵聯在一起,隊與隊之間相隔十余步,層層推進。
當完成了鐵索連環的玄甲騎兵,段志玄與侯君集的命令下,逞魚鱗般緩緩推進。
當玄甲騎兵開始發動的時候,馬蹄如同滾雷般響起,李世民看到這一幕,臉色不由得大變。
長孫無忌順著聲音望去,只見一股黑色的旋風,從遠處席卷而來。長孫無忌感覺著自己的呼吸困難,因為震駭,眼睛瞪得渾圓。
一堵齊胸高,莫約一尺余厚的矮墻,此時被冰封凍得堅硬似鐵,然后鐵騎卻毫不猶豫的撞上去,隨著轟隆一聲巨響起,倒塌的矮墻,濺起一大蓬積雪。
李世民看得傻眼了,心中狂喜:“威力居然恐怖如斯?”
侯君集默不作聲,心中卻掀起了滔天駭浪:“如此強軍,天下間誰能相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