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一個位列九卿的老師后,公孫珣三兄弟第一感覺就是眼前豁然開朗。
之前見都沒見過的人物,卻如流水一般在眼前閃過,而且是近距離的接觸;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國朝重事,卻見天的在耳邊響起;之前不知道的情況,如今也能夠以一個更高的視角來俯瞰。
畢竟嘛,劉寬雖然是個喜歡喝酒卻不喜歡洗手的大佬,但畢竟是當朝九卿,五天一次的朝會,哪怕算上剛成年的皇帝,那他也是跪坐在前三排的。至于他所擔任的職務,也就是光祿勛是干什么的?答案是總領宮內衛兵的大總管…這個職務,有兩個極度重要的職權,首先一個自然是戍衛皇宮了;其次一個,就是管理郎官。
而之前不止說過一次,漢代的郎官有一種中央黨校的感覺,你舉了孝廉也好,舉了茂才也好,因為擔任上計吏而被朝廷挽留也成,都是要經過一個三署郎的位置才能成為朝廷命官的。或者反過來說,當朝廷真正準備重用一個人的時候,沒有郎官資歷的人是不大可能被選中的。
那么跟在光祿勛身后,所見到的才俊可就真是車載斗量了。
實際上,這公孫珣在洛陽劉寬府上盤桓了短短幾日,就已經見到了諸多知名才俊,而這些人不是名門子弟,就是各個郡國中的翹楚人物。
比如說太原王氏的王邑,這位在劉寬門下大概是就是公孫瓚在緱氏山那邊的地位一樣。不過說實話,公孫珣因為對這個名字沒印象所以內心是有所輕視的——年紀又不大,那到了亂世又沒什么名聲留下,不是死了大概就是草包廢物了。
但公孫珣不知道的是,這位在歷史上其實也是一方小諸侯,割據河東多年,最后被曹操迫降了罷了…而他之所以不知道,只是因為自己老娘沒那么博聞強識而已。
還有一位叫傅燮的,出身邊地,年紀比公孫越還小一歲,在劉寬這里大概相當于劉備在緱氏山那個位置一樣。但是,從劉寬到公孫瓚,從王邑到公孫越…總之,除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公孫珣以外,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小毛孩子將來一定會有成就!就好像那緱氏山上,除了公孫珣以外,所有人都覺的劉備這熊孩子肯定不會有出息一樣…
你看看人家傅燮,出身邊地能文能武不說,而且非常好學,更重要的是年紀輕輕就能持重,那些書上的高風亮節,他能做到的一定會去學著做,書上批判的行徑,他能避免一定會避免。同時,人家年紀尚小就已經身長七尺有余,將來成年以后,一個‘身長八尺,容貌雄偉’想來也是少不了的。
沒辦法,這年頭就是以貌取人的,公孫瓚長得帥就能被太守招了女婿,嗓門大就能被劉寬招為學生,換成劉備那個大耳朵肯定不會有這個運道的…甚至當日劉寬能這么痛快收公孫珣和公孫越為學生,這個體格雄壯和容貌端正的緣故也是少不了的。
但是,公孫珣依舊是有所輕視的,理由跟王邑一樣,總覺的自己老娘沒說過的人,不是早死就是廢物,這傅燮雖然肯定不是廢物,但估計會早死。
最后還有一個,叫做許攸,字子遠。
呃,許攸是南陽人,考慮到劉寬曾擔任過南陽太守,而且后者還習慣性的喜歡在任內講學,那么這許攸估摸著不是劉寬的門生那也是故吏,甚至兩者都有…無所謂的,人家劉寬不差這個正在當郎官的門生故吏,而許攸交游廣闊,似乎也不差劉寬這個老師。
但有所謂的是,這位在公孫大娘兩個月三國故事連載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謀士,卻和公孫珣一日千里,熟絡的不得了。
“珣弟可在?”小眼睛細胡子的許攸又一次背著手邁進了劉寬府上側院的大門。
“子遠兄。”公孫珣趕緊放下手里讓人頭昏腦漲的易上前問候。“今日怎么有空來此?”
“哎…瞧你說的,無事便不能來找你了。”許攸笑嘻嘻的捻起了自己的細胡子。“怎么,莫不是對我厭煩了?”
“子遠兄什么話?”公孫珣直接就笑瞇瞇的拉住了對方的手。“你我兄弟一見如故,這些日子在洛陽,兄長可是幫了我的大忙了!上次幫我們兄弟引薦韓文約(韓遂)的事情我還沒好好謝你呢!”
“無妨!”許攸聽到一個‘謝’字,一只手和對方握著,另一只手都快把自己的胡子揪斷了,臉上更是掩飾不住的喜色…沒辦法啊,誰讓自己一生下來就對錢這個東西毫無抵抗力呢,而誰又能想到眼前這個未加冠的遼西小子會那么有錢還那么大方呢?
那黨人八廚也大方,可惜自己目前還不夠資格去享受八廚的錢財,正想著要不要找一位不缺錢的主去跟著混呢,誰成想天上掉下來一個公孫珣,愣是拿白花花的銀子和黃燦燦的金子把自己砸的五迷三道的!
而另一邊,公孫珣對這許子遠其實也是…呃,蠻欣賞的。
貪錢不要緊,只要能給辦事就行啊!而這位許攸許子遠,向來是拿錢就給辦事的,無論是自己想結識什么人,還是想參與什么活動,又或者是想揚名,人家從來都不拿什么架子,只要給錢,那絕對愿意傾力幫忙。
而且,這個許攸本身是南陽人,之前就說了,這年頭宛洛一體,南陽、河南、潁川這一片地方是公認的大漢朝的核心三角區,所以人家確實人脈廣、路子野,經常就跟誰誰誰是通家之好,跟誰誰誰是總角之交的…
總之,這位真的是一個很合格的洛陽交際圈引路人!
那么也就難怪這二人一見如故握手言歡、臭味相投便稱知己了。
就這樣,二人說了幾句閑話,然后就一起來到別院中向陽的一處席子上坐下,卻是把話題重新扯到了交際問題上。
“珣弟你不知道。”這許攸略帶得意的說道。“蔡邕蔡伯喈這個人官位不高,所任議郎之職也不過是一個能直接上書朝廷的光祿勛屬官…也就是咱們劉師的屬官了…但名聲卻很大,而且交游極為廣闊。你若是想要在這洛中聞名,不如往他那里一去。”
“這是為何呢?”公孫珣虛心求教道。
“因為蔡伯喈這個人,有三件本事旁人根本拍馬都夠不著,號稱三絕…一個是書法,這蔡伯喈的書法已經到了開宗立派的地步,儼然自成一體,這種書體,筆畫中絲絲露白,似用枯筆寫成,所謂妙有絕倫,動合神功,號曰飛白!”
“這個自然是久仰大名的,還有兩個呢?”不僅是公孫珣,在別院里讀書的不少人,包括公孫瓚、公孫越,還有王邑、傅燮等人,此時都難免豎起了耳朵,公孫瓚和公孫越更是理所當然的圍了過來。
“還有兩個,一個是文章華美,洛中無人能及。”許攸說到這里稍微停頓了一下。“其實,這兩絕已經足夠讓他在洛陽如魚得水了…珣弟你想想,有這種本事最適合干什么?當然是寫祭文、立碑文了。所以這宛洛一代,但凡哪個豪門大戶家里死了人,誰不想請他去立個碑寫個祭文呢?而葬禮這種事情向來是最承情的,所以說,這蔡伯喈頗有靠死人風生水起的味道。”
“這倒也是。”公孫珣連連點頭,卻忍不住瞥了一眼在一旁認真讀書的傅燮,因為他剛才清楚的看到,這家伙在聽到‘靠死人風生水起’這種說法后明顯的皺了下眉頭。
“最后一絕,則是音律上的修為。”許攸說的正得意呢,根本沒注意到其他人的反應。“不過珣弟你可知道,這蔡伯喈當年差點因為自己音律上的成就而絕了仕途!”
“哦?”
“想當初,這蔡伯喈也是家門頗高,更兼師從名門,年紀輕輕號稱經學大儒,本來前途大好…”說到這里,許攸卻是忍不住笑了起來。“你們不曉得,當時朝中五名大宦官號稱五侯,聽到他的名聲,知道他鼓琴鼓的出神入化,結果五個人聯名鼓動先帝征召他來做官…順便為陛下鼓琴。你當然,這音律也是雅事,臣子為陛下鼓琴也是大禮所在,可一個士人,在黨錮之禍面前,不是被三公征召,也不是被朝廷選拔,而是被當朝最跋扈的五名宦官聯名舉薦,他蔡伯喈真要是做了這官,以后也就不要自稱士人了!”
“這倒也是。”眾人紛紛點頭,士人宦官不兩立嘛。
“于是這蔡伯喈接到詔書后,一路上走走停停,走到那虎牢關前實在是不敢往下走了,只能稱病。”許攸繼續笑道。“而先帝知道以后自然勃然大怒,最后終先帝一朝這蔡伯喈都做不了官。一直等到今上登基三年,司徒橋玄橋公想起他了,然后發出征召,蔡伯喈這才從頭做起…卻已經是半生蹉跎了。”
眾人聞言愈發感慨,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的典型。
“不過那些都是舊事了。”許攸擺擺手道。“如今這蔡伯喈重新出仕,交游廣闊,更兼鼓的一手好琴,洛中聞名,所以達官貴人、世家子弟都喜歡去他府上玩樂,只求能聞上一曲,…于是一來二往,這蔡府卻也隱約變成了洛中一景的去處。”
“原來如此。”公孫珣故作感慨道。“如此盛景,不知道珣等人有沒有這個機會去這蔡伯喈府上一觀啊?”
許攸等的就是這句話,他當即拽著對方的衣袖道:“這事容易,我和蔡伯喈去說,下次咱們…呃,珣弟也好,伯圭也罷,阿越也行,反正咱們同去,他一定會給面子的。”
“那就多謝子遠兄了。”從公孫珣開始,三兄弟都紛紛拱手行禮。
“無妨,無妨。”許攸聽到謝字后再度喜笑顏開。
話到這里,許攸原本是可以就此打住的,但得意忘形之下,這廝難免多了句嘴:“不過我有一言要說給賢昆仲聽,去了這蔡伯喈府上以后,借此地與洛中才俊交往無妨,但萬一遇到了這蔡伯喈本人,以禮相待即刻,萬萬不要和他相交太深…”
“這是為何?”公孫越略顯不解的問道。
“賢昆仲不曉得。”許攸捻著胡子笑道。“你當這蔡伯喈身懷三絕,名滿天下,光是受他恩惠替自己祖宗立碑定傳的豪門大家都不知道有多少,而此番入仕也有數年,卻為何還是一個六百石議郎呢?”
公孫兄弟哪里知道這些,自然面面相覷。
“因為太迂闊了!”許攸搖頭感慨道。“他這人身為議郎,是有資格直接上書言事的。之前幾年陛下未加冠時還沒看出來,可是從今上親政以后,這蔡伯喈就好像失心瘋一樣,總是上書說一些讓大家都難堪的大實話,還自以為傲!殊不知,這天下感恩的人少,記仇的人多,這幾年間,因為上書直言而失去的人心比他之前幾十年攢下的人情都要多了…要不是他現在還算是咱們劉師的屬吏,大家愿意給劉師一個面子,否則…呵呵!你們且看著吧,等咱們劉師一旦高升到三公之位,這光祿勛一職成了其他人的囊中之物,那這蔡伯喈免不了要亡命江湖的!你們說,這種人有深交的必要嗎?”
三兄弟各自感慨,也都無言以對,公孫珣想起自家老娘說的那蔡邕的結局,更是感慨。
不過,這一番話卻終于惹到了一位在一旁讀書的少年。
“許君這算什么話?!”傅燮擲下手中的書簡,憤然駁斥道。“身為臣子上書直言,本來就應該是職責所在,蔡公不計較個人得失,忠貞敢言,更是我輩楷模,與這種君子相交應該是一種榮幸,你怎么能反過來勸伯圭兄他們不要和蔡公深交呢?”
此言一出,眾人趕緊來勸,公孫珣兄弟三人更是著急萬分…三人都不傻,這要是傅燮學著那北海名士管寧來一個割席斷交,然后名揚天下,那自己三人算是什么?豈不是要丟人丟到姥姥家?
不過好在許攸這個人心里透亮,大概是是看在公孫珣小錢錢的份上也不和傅燮計較,直接笑了笑,揮揮袖子就走了,臨走前還不忘說有機會給公孫珣等人再引薦一個叫逢紀的南陽老鄉…頗讓眾人松了一口氣。
“這傅燮太過分了。”三兄弟送許攸出門,還未回身公孫瓚就忍不住自己的滿臉厭惡之意了。“就好像這舉世污濁,偏只有他一個人高風亮節一般…人家許子遠所言哪里差了,難道那番話不是為了我們好?”
“其實大兄。”公孫越聞言卻搖頭道。“傅燮這人雖然過于耿直了些,但相較于許攸還是讓人放心的…許攸這人,今天可以因為珣兄大方而在這里貶低蔡邕,明天也有可能因為別人大方來貶低我們。而傅燮這小子,無論如何,與之為友,總是能讓人放心的。”
此言一出,饒是公孫瓚身為長兄,卻也一時語塞。
“不如搬出來吧!”公孫珣無奈打圓場道。“對于傅燮這種人,敬而遠之是最好的方式,也省的再出這樣的事情。而許攸此人,當然不可以作為長久依仗,但短期內還是要靠他來經營人脈的…反正我們在洛陽也呆不長,倒也無妨。”
公孫瓚和公孫越齊齊點頭,于是三兄弟商議好,公孫瓚去劉寬府上周邊去尋一處小宅院,而公孫珣則和公孫越一起回一趟緱氏山,取些錢財來,也好方便行事。
“太祖年少,嘗與族兄弟品評洛中人物…越稱:‘許子遠兇淫之人,性行不純。’瓚曰:‘傅燮耿直無度,必招殺身之禍。’太祖曰:‘何其苛也?萬事萬物以人為本,人才難得,許攸雖貪,尤可用其智計;傅燮雖耿,尤可托以腹心。如是而已。’瓚與越乃謝。”——舊燕書.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紀 PS:還有新書群,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一下,68455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