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對上裴旻的目光,說道:“吐火羅的國王叫做烏莫甘,此人屬下特別了解過。為人并沒有什么大志,是那種安于現狀的國王,很是古板,帶著頑固不化的性格,守著吐火羅的一畝三分之地。當年我朝選擇突騎施而非吐火羅,也有這個原因。”
這也是裴旻最頭痛的問題。
烏莫甘要是重利,有壯志雄心,裴旻還可以從中操作,以謀略利誘。
但烏莫甘就是一塊頑石,認著死道理。
阿拉伯當初援助他們,他們理所當然的站在阿拉伯一方。
而且烏莫甘沒有野心,只要阿拉伯不虧待于他,他即無怨無悔的跟著阿拉伯搖旗吶喊。
烏莫甘的重要,裴旻了解,莫斯雷馬薩又豈會不知?
莫斯雷馬薩哪里會短視到虧待吐火羅,虧待烏莫甘?
故而阿拉伯、吐火羅的聯盟,是鐵板一塊,難以撼動。
裴旻也不隱瞞,說道:“我有心挑唆阿拉伯、吐火羅的關系,可面對烏莫甘這種頑固的性格,無從下手。至于阿拉伯那邊,他們理都不成理會…所以我這里很好奇,你,究竟有什么辦法,讓吐火羅反阿拉伯,歸順我大唐。”
李林甫道:“裴帥都做不到的事情,屬下哪有那個本事做到。只是屬下察覺到了一個細節,可以利用。經過屬下的調查,吐火羅以畜牧為主,數百年來,皆是如此。”
裴旻頷首道:“吐火羅的居民大多都是古大宛、烏孫后裔,皆是擅于養馬畜牧的族部。《隋書》中也又所記載:吐火羅國,都蔥嶺西五百里,與挹怛雜居。在大宛西南,居媯水之南。大月氏分其地,居媯水北,地肥饒,其山穴中有神馬,每歲牧牝馬于穴所,必產名駒。說來也好笑,西域諸國皆因西域商途而發家富足,唯獨吐火羅依舊無動于衷,獨善其身。是傻,還是堅持?想守著老祖宗的一點東西?”
裴旻有些不屑吐火羅這種閉門造車的行事風格。
相比吐火羅,裴旻很是欣賞石國的魄力。
石國本是大宛故地,也是一個畜牧之所,可他們的國王卻放棄了老祖宗的東西,鼓勵全國百姓從商,以至于國家富足,百姓人人安居樂業。
石國之富,冠絕西域。
當然也是因為如此,歷史上高仙芝才會財迷心竅的洗劫石國…
李林甫接著說道:“不管烏莫甘懷著什么心思,他這種風格,就是我們的可趁之機。屬下這日子研究過阿拉伯軍隊的風氣,他們的軍紀遠比不上我們軍,不但如此,很多時候很是散漫。”
裴旻點頭贊同,軍紀差,并不代表戰斗力差。
裴旻記得自己當年就成分析過這方面的細節。
一直強大的軍隊,通常大多具備兩個因素之一。
其一是軍紀。
令行禁止,軍紀嚴苛的軍隊,戰斗力都不會差。
隴右、河西軍就是典范。
另外一個因素是兵賊,披著軍隊皮囊的賊,他們無惡不作,但只要上了戰場就是不懼死的亡命之徒。
阿拉伯四方征戰,以戰養戰,大發戰爭財,靠的就是這種兵賊的風氣。
打敗了,什么都沒有,但是打勝了,錢、女人,應有盡有。
李林甫續道:“屬下斗膽問一句,此次阿拉伯大軍共計多少兵馬,多少戰馬,多少牲口?”
裴旻早已背的滾瓜爛熟,道:“大軍目前二十萬不到一些,軍馬大約八萬多匹,馱馬十三萬左右,還有兩萬駱駝騎兵,還有五十多頭戰象…據我所知,阿拉伯也就兩萬匹戰斗駱駝。他這是將自己的老底都調來了…”
李林甫提醒道:“那裴帥可知道,二十一萬匹馬所需的草料是多少?兩萬匹駱駝消耗的草料幾何?五十多頭戰象一日又要吃掉多少草料?”
猛然間!
裴旻霍然起身,帶著幾分震撼的看著李林甫,霍然開朗。
李林甫見裴旻表情,也知他想通了前后關鍵,說道:“游牧游牧,為何游牧民族要追隨水草而居?水草,就是他們的命脈,為了爭一條河,一塊草地,草原上的那些蠻夷,拼斗的可比我們要兇狠的多。裴帥想必知道,很多時候,游牧人他們寧愿受凍挨餓,也不愿意將草地的草食用干凈。他們是要為來年做準備,要是將一地的草吃得干凈,未來幾年牧草的成長,都會大受影響。屬下記得,裴帥用了‘生態環境’這四個字來形容這種情況。”
最為一個后世人,裴旻比誰都清楚:人類的進步,很多時候都在自我作死。
裴旻對于河西九曲之地的管制就特別提出了保護生態環境的政策,讓牧馬監負責培養軍馬之余,也要做好對草原的保護,而不是透支河西九曲地的未來。
“屬下相信,阿拉伯不會注意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他們的牲口,兵士將會給吐火羅的生態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如果說吐火羅的國王烏莫甘是一個目光長遠之輩,自不會計較這些。偏偏烏莫甘就是一個頑石,待他發覺吐火羅的河水為阿拉伯污染,吐火羅的牧場受到阿拉伯的致命摧殘…烏莫甘還會無怨無悔的支持阿拉伯?屬下不信,人皆有私心,一但觸及烏莫甘的底線。阿拉伯、吐火羅,再穩固的聯盟,亦將破裂。屆時,裴帥對癥下藥,吐火羅焉有不為裴帥效力的道理?”
裴旻閉上眼睛想著李林甫這一計,越想越覺得可行。
李林甫或許不會兵事,但是他洞察人心的本事,委實可怕。
將吐火羅國王烏莫甘的性格吃得透徹…
真要到那一步,裴旻完全相信烏莫甘為了自己國家的未來,有很大的可能反阿拉伯。那個時候,他們保守估計都能減少數萬傷亡…
只是…
裴旻臉上浮現一絲痛苦,李林甫這一計可謂奇謀,但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施行。
拓折城在阿拉伯的包圍之下,城中到底什么情況誰也不知道。
有多少糧食,有多少兵馬,封常清、顏杲卿還能堅持多久,這都是未知之數。
一但采用李林甫這一計,幾乎等于是要放棄拓折城里的封常清、顏杲卿…
一方面是數萬將士的性命,一方面是自己的愛將,最好知己!
如何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