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維性子仔細較真,裴旻知道今日他不將緣由說出來,以自己這個屬下的脾性,只怕是睡不著覺了,解惑道:“其一、殺雞儆猴!就如他所說的一樣,用這三千具尸體,做個榜樣。看ΔΔ書閣んkan→shu→gela你想三千人都輸得那么慘,來少了豈不是找死?來多了,那就是兩國交鋒了。有這兩千多具京觀,足可保邊境一定時間內無憂。”
“其二、借刀殺人,草原上的弱肉強食,可比我們厲害的多。他們為了爭奪草場水源,相互的斗爭,是你死我活。一但部落發生了意外,實力大損,等待著他們的必然是讓另一部吞并。三千生力軍,一個部落,要是突然少了三千生力軍,那是什么概念?意味著大型部落傷筋動骨,不大不小的部落走向衰敗,小部落直接滅亡。”
王維心思剔透,聽到這里,焉能不知借刀殺人的用意,驚喜道:“崔都督這是打算告訴草原人,有個部落實力大損,正是吞并他的大好機會?”
“然也!”
裴旻點著頭,眼中露出了贊許的意思道:“我們若是想草原進軍,一方面要籌備大量的物資。對方要是實力強大還好,還有些盼頭,若只是一個中小部落,他們往漠北深處一鉆,我們去哪里找他們?這就好比用黑火藥點木材一樣,根本不值得。另一方面,西域局勢復雜,我們出兵北方草原會讓北方草原人人懼驚,從大局考慮,大是不利。用草原的刀,為受害的百姓報仇,而不費一兵一卒,崔希逸當真走了一步妙棋。”
王維想不到還有更深層的原因,眼中露出一抹佩服。
“還有第三,是投石問路!”
裴旻說道這里,臉上就露出一絲凝重了。
王維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帶著求知的看著裴旻。
裴旻道:“草原上不是沒有真正的強勢部落,折損了三千勇士,未必就傷的了他們的筋骨。雖說可能性不大,卻也不排除是他們的人。要是草原上風平浪靜,那邊可以斷定,這幕后的黑手就是他…”
裴旻沒有說出名字,王維當然知道是誰。
如今在西北草原,唯有突騎施能稱得上“強勢部落”這四個字。
只是因為拜占庭的關系,唐朝與突騎施的關系還算友好。
此次長安聚會,突騎施也與唐軍定了通商友好往來的契約,真要是突騎施,這背后的意義可有的追究了。
這種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崔希逸做不得主,即便是他裴旻也只能發表看法,將決策權交給李隆基與諸位宰相定奪。
一石三鳥,用最冷靜理性的手段,處理的非常妥當。
這也是文士的特長,冷靜理性。
“這個崔希逸是個人物,西州,可以放心的交給他了!”
裴旻對于崔希逸的處理方式,非常滿意。
一切也如裴旻所說,崔希逸算計的一樣。
沙陀突厥莫名少了三千勇士,實力大幅度下降,族中婦女過多,勞力不足等諸多問題,瞬間迸發。
葛邏祿了解各種情況之后,直接縱兵趁勢滅了沙陀突厥,將族里車輪以上的男人處死,婦孺幼兒則成為了他們的戰利品,等待著他們的不是買賣出去,就是漫長的牧奴生涯。
借刀殺人,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
就在裴旻于姑臧都督府安逸休養的時候,長安也因流言蜚語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這謠言傳到了長安,那就更夸張恐怖了。
有的說裴旻這個劍圣,御賜的天下無雙,將成為過去式,他的手臂受了重傷,再也不能握劍了,從此成為了廢人。
還有的直接說他給強弩透胸而過,是因為心臟生的偏左的原因,才免去了一死,沒有五六個月都下不了床…
更玄幻離譜的還是將他說死了,只是不想引起河西動蕩,沒有言明…
千奇百怪的流言,應有盡有。
尤其是身在長安的裴母,因得知裴旻受傷的消息后,匆匆忙忙的離開長安,更顯得此事的真實性。
李隆基從高力士那里聽到了各種傳聞,也不免為之擔憂,在第一時間派出宮里的御醫,不遠萬里的去涼州,為裴旻醫治,還下了死命令,無論如何都要保住裴旻的手臂…
同時這位李家三郎最近也為武婕妤的事情煩透了心。
后世人都將楊貴妃視為李隆基的摯愛,或是贊美稱頌他們的情感,或是諷刺他為了楊貴妃而失了半壁江山。
實際上從歷史的種種來看,李隆基真正寵愛的不是楊玉環,而是武婕妤。
楊玉環更像是武婕妤的替代品…
歷史上的武婕妤受李隆基專寵,一寵就是二十年,時間遠勝楊玉環。
這二十年里,武婕妤身為武三思的侄女,一直受到文武百官的特別“關照”,但是李隆基卻一直護著他,甚至特別給她創了一個惠妃,一個跟在貴妃之上的位子,并且多次想立她為皇后。
只是受到了百官的一致反對而作罷…
武婕妤不同于楊玉環,楊玉環并無野心,她只是一個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尋常女人。
武婕妤卻是武家的后人,擁有者超于常人的野望,為了將自己的兒子扶上帝位,她可以干出任何泯滅人性的事情。
她陷害皇后,誣告太子,謀害三王,可謂惡事做絕。
她不像武則天那樣,有野心還有高超的手段,做事情神不知鬼不覺,她手段低劣,導致惡行人盡皆知。
但是李隆基任是站在了武婕妤這邊,不管她做了什么,干了什么,都一如既往。哪怕她陷害弄死了自己的兒子,依然對她關懷不改。
最終惡有惡報,武婕妤自從陷害了太子等人之后,害了疑心病,屢次看到他們的鬼魂,竟一病不起。請巫師在夜里作法、為他們改葬,甚至用處死的人來陪葬,各種辦法都用盡了。最后,還是讓自己活活嚇死了…
對此李隆基任是不管不顧的追封武婕妤為皇后…
這種包容縱容,幾乎到了病態。
相比李隆基兩次趕楊玉環出宮,武婕妤的待遇不要好上太多。
而且李隆基寵愛楊玉環的時候,他已經變得昏聵不愿處理朝政,而寵愛武婕妤的時候,卻是他最英明的時候…
后世人也不知如何解釋這一切,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