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614章 天庭

  就在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們,都正在為蓬萊市中的見聞而震撼不已的時候,相距三萬六千公里的同步軌道上,相似的一幕同樣在發生著。

  只不過為眼前這般景象所觸動的卻不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而是乘坐穿梭機前來對項目進行驗收的太空電梯施工委的委員,以及那些負責設計工作的工程師與科研工作者們。

  “這里,就是天庭嗎…”

  坐在前往天庭號的空地穿梭機上,雙目直視著舷窗外那座巍峨的太空堡壘,李光亞的眼中寫滿了激動的神采,忍不住發出了一聲感嘆。

  作為太空電梯施工委的掛名總負責人,他的簽字對于整個項目來說,意味著最后戳在工程交付文件上的紅頭章。

  因此在聽說太空電梯竣工的消息之后,他第一時間讓自己的秘書替自己推掉了當天的所有行程,馬不停蹄地坐上了這趟前往天庭號的首趟航班。

  “是的,”看了站在旁邊的李光亞一眼,站在一旁的陸舟用閑聊的口吻隨意回了句,“你覺得比起神話傳說里的那個如何?”

  原本這句話陸舟只是隨口一說,但沒想到聽到這句話的李光亞,卻是煞有介事地認真思索了許久。

  良久之后,他才搖了搖頭,用感慨的語氣輕聲說道。

  “根本沒法比較,在關于宇宙的命題上,古人的想象力還是太匱乏了點。即使是翻遍所有我熟知的神話典故,那云端上的宮殿與這座巍峨的堡壘相比都顯得寒酸了點。無論是從藝術價值的角度來講,還是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對于它,我只能用不可思議這個詞來形容…”

  數公里長的圓筒狀結構穩穩地懸浮在同步軌道上,中軸線筆直地指向了那顆蔚藍色的星球。位于外側的四只弧形的懸臂向外張開,就像潛艇尾部的螺旋槳一樣,以緩慢的速度無聲地旋轉著。

  遠遠地望去,那座巍峨的太空堡壘就像是一只旋轉的陀螺,在兩種運動系統的運動慣性地拉扯下,與重力達成一種可隨時調節的動態平衡。

  不出意外的話,這恐怕是人類太空史上,在重力環境下修建的最龐大、最復雜的空間工程。

  雖然在規模上比起拉格朗日點的空間基地還稍微遜色了幾分,但那些留在天庭號外側的接口,卻為這座空間站的未來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要知道,從最初的那個徘徊在拉格朗日點附近的泊位,發展到現如今的規模,拉格朗日點空間基地用了大半個世紀的時間。

  而對于天庭號來說,它還有至少一個世紀的時間去豐滿自己的羽翼,像世界展示它的繁榮…

  “真是太令人期待了。”

  “期待什么?”

  看向了陸舟,李光亞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當然是天空電梯整個完成的時候。”

  早在坐上理事長的位置之前,他便在為實現這一夢想而努力了。不管是為了在歷史上留名也好,還是為了某個為曾說過的野心,這座太空電梯在他心目中的那張藍圖上,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雖然他也曾考慮過,以現在的技術條件,也許到他退休都不一定能看到太空電梯真正地落成在這顆星球上。

  然而誰也沒想到,在他的有生之年,居然真的看見夢想照進了現實。

  就像他未曾想過百年前最偉大的學者會從墳墓中蘇醒,掀開棺材板出來幫他“圓夢”一樣。

  這一切,都是如此的不真實…

  斜了這家伙一眼,雖然隱隱約約感覺說著這句話的他可能在想些什么失禮的事情,但陸舟卻也并沒有說些什么。

  雖然沒有將那份感動抒發在言語中,但從這家伙握緊的雙拳,陸舟依舊能夠感受到,從他心中溢出的那份被科學魅力所折服的震撼。

  對于更高、更強、更宏偉的建筑,是發源自兩河流域的華夏文明永恒的追求。在千百年的歲月中,這種情感早已融入了每一個人的血液,銘刻在了文化的基因中。

  而在這座名為天庭的空間站上,無疑是將這些要素體現到了極致。

  佇立在茫茫寒夜之中的它就如一枚永不墜落的星辰,掩蓋了整個夜空之中所有的閃耀,以及歷史上所有文明一切智慧的結晶。

  它不只是一座奇觀。

  更是文明的里程碑…

  穿過底部的圓形艙門,隨著連接臂的對接與氣壓閘的落下,穿梭機很快穩穩當當地靠在了天庭號空間站的泊位上。

  這里本來是連接電梯的地方。

  不過現在整個太空電梯最重要的中間段還沒有開始動工,所以現在暫時被作為臨時泊位來使用。

  “整個天庭號空間站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即中軸與懸臂。而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便是中軸區的向地側…也就是整個空間站的第一層。”

  從穿梭機上下來之后,帶著一行人朝著控制中心的方向走去,陸舟一邊欣賞著自己設計的這件近乎完美的“藝術品”,一邊向身后的其他人介紹起了這里的情況。

  “如果說中軸區是心臟和大腦,那么懸臂區便是軀干。”

  “外側懸臂在通過運動慣性對空間站的重力進行補償的同時,也因為自身旋轉的緣故,給懸臂外側的環形結構內部提供了一個穿過圓心向外的‘近似重力’。這種重力不是由引力,而是由離心力提供的,但卻可以產生類似的效果。”

  “因此,在設計懸臂部分的時候,我在藍圖上給出的定義是生活區域,并且對這一部分的借口進行了特別的設計。”

  “當生活空間不足的時候,我們可以在懸臂的外側對接新的空間站,并調節懸臂的轉速和空間站的重心位置,以此來讓這個運動系統重新達到平衡的狀態…”

  聽陸舟滔滔不絕地講著,李光亞臉上整個一副云里霧里的表情。

  終于等到這番介紹告一段落,找準了機會的他連忙干咳了一聲,插了句嘴說道。

  “懸臂是生活區我已經知道了…那中軸部分呢?我不關心具體的理論,你說的簡單點…”

  “這本來就不是什么復雜的理論,拋開那些細節上的東西,我覺得就算是二十一世紀的初中生也能搞清楚這些東西。”

  斜了李光亞一眼,陸舟繼續說道。

  “我在藍圖上對中軸部分的定位是工業區與實驗區。這一部分區域相對于地球是靜止不動的,無論是縱向還是垂直軸線方向上的重力都接近于零。如果說外側的懸臂區是給人居住的,那這一部分就是為懸臂區的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工廠與物流中轉基地。”

  “同時,也是天庭號與太空電梯銜接的地方。”

  說著這句話的時候,陸舟的臉上不由自主地帶上了一抹笑意,視線也不自覺地落在了一旁的落地窗上。

  那里是月球。

  同時也是廣寒市的方向。

  作為連接天地的橋梁,他對這座太空電梯的期望可不僅僅只是作為交換物質的快速通道,或者允許人們以更快速度往返空地的橋梁。

  二代可控聚變堆已經在月球落成,龐大的氦三儲量正在轉化為無窮無盡的能量,然而僅僅憑借月球上的工業能力是不足以完全消化掉這些能源的。

  為了讓這些能量以更低的損耗從真空環境進入到充滿大氣的地表,他需要一條從地表延伸至太空的光纜,去承載那來自月球的龐大能量。

  而這也是這座太空電梯除了電梯本身之外,對于人類文明而言價值最為重大的另一層意義——

  即,一條橫跨在天地之間的能源、信息走廊!

大熊貓文學    學霸的黑科技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