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被李局長點了名,正在翻著會議紀要的陸舟還沒反應過來,只是到了對上那熱切的眼神,才意識到他在叫自己。
話說這玩意兒不是主動發言的嗎?
雖然還沒準備好說什么,但李局長這么給面子,陸舟也不好意思繼續坐在那兒了。
于是,他合上了手中的會議紀要,站起身來,輕咳了聲說。
“我贊同袁院士的觀點。月球那么大,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既然美國人對火星更感興趣…我們就在月球上做些他們沒做過的事情好了。比如種種花花草草,或者研究一下怎么在上面采礦,都要比只是把腳印踩上去有意義的多。”
話說這到底算誰的觀點?
算了,不管了。
就在陸舟重新坐回座位上的時候,身后傳來了不少認同的聲音。
是的,載人登月只是第一步,能在月球上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還有很多“第一次”可以拿,沒必要被美國人牽著鼻子走,大老遠地跑去登陸火星,只為了在上面印個腳印,或者是撿幾個石頭回來。
討論進行到了這里,其實已經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
一位航天界的元老,一位學術界的大佬,兩個人都贊同了走月球路線,其他人就算有不同的意見,這會兒也只能憋著。
更何況,絕大多數人都贊同兩人的提議,異見者只是少數。
對于在場專家們心中的意見大概有了個數,李局長象征性的詢問了一下其他人還有沒有別的意見,見沒有其他人舉手,便開口說道。
“關于是走月球路線還是火星路線的問題看來已經不需要再爭論,中央討論的意見也是差不多的,比起一些虛無的榮譽,還是一些實際的東西更值得我們去爭取。”
頓了頓,李局長繼續說道。
“那么下一階段的工作,我們依舊會集中在地月系統內。”
“經過和航天局等其它部門的協商,考慮到日后航天活動的增加,我們的想法是在外層空間建造一座空間站,用于對航天器燃料等其它物資進行補給,同時在深空環境下展開一些無法在地表完成的科研任務。”
“關于這座空間站,航天局那邊拿出來了兩套方案,一套方案是在近地軌道,對標的是國際空間站,另一套方案是在月球軌道上,對標的是美國將于年內啟動的月球空間站計劃。”
“這個空間站建在哪比較好?希望大家能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話音剛剛落下,會議室內便傳開了嘈雜的議論聲。
與先前不同的是,這一次不管是在座的各位專家,還是來自企業方面的代表,發言的欲.望明顯強烈了許多,爭議的聲音也大了許多。
原因無他,這種國家戰略方向的重大議題,可是關乎著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無論對于學者還是企業來說,都是如此。
一部分人的觀點較為保守,認為應該穩扎穩打,先在近地軌道上建造空間站,然后以5年為期,逐步升級技術,向月球軌道推進。
而另一部分人的觀點則相對較為激進,認為既然華國已經掌握了25噸地月轉移軌道的投送能力,完全可以直接在月球軌道上建造空間站,沒必要在已經存在國際空間站的情況下,再去多此一舉的建造一個專屬于自己的。
畢竟可控聚變談判中,其中最關鍵的一項便是,放寬國際空間站等國際科研合作項目的準入門檻,去華國以平等的條件參與其中。
要問陸舟支持哪一方的觀點,那自然毫無疑問是后者。
畢竟系統任務在身,如果不借著國家經費的東風,靠他自己身上的那點錢還真不夠把這第二階段的任務給拿下來。
再一個,雖然當前的國際形勢有點困難,但他一直是支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用科學去實現全人類共同進步與繁榮的。
只不過這會兒他心里也有些猶豫,究竟是先在近地軌道上積累經驗好,還是勇敢一點兒,直接把步子邁向月球軌道。
聽著耳邊的爭吵聲,陸舟側目看了坐在旁邊的袁院士一眼,發現這位老先生此刻也是一樣,緊鎖著眉頭,陷入了沉思。
或許是察覺到了陸舟的視線,也或許是本來就打算詢問陸舟的意見,袁煥民抬起頭來,看向他問道。
“你覺得該如何?”
沒料到他會突然問自己這個問題,陸舟剛準備說自己的想法,忽然轉念一想,開口道:“你先說。”
見陸舟將這個皮球踢了回來,袁院士沉默了一會,嘆了口氣說。
“老實說,我不知道。”
陸舟眉毛微微抬了抬,有些意外地問道:“不知道?”
居然不知道?
您老不是挺有主見的嗎?
“嗯,”袁煥民點了點頭,語氣忽然帶上了幾分感慨,“我們國家航天起步很晚,也算是托了那些先行者的福,少走了不少彎路。我也不怕你笑話,當年哥倫比亞號發射成功,我們打算搞航天飛機。后來為什么不搞了?錢老先生支持火箭是一回事兒,但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美國人自己不搞了,你懂我的意思嗎?”
聽完了短話,陸舟點了點頭,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
“我明白,不過這沒什么值得笑話的。”
科研本身就是一個學習與發現的過程,沒有誰生來就懂,別人屁.股后面走并不可恥,關鍵是在學習了之后,能夠總結出屬于自己的東西。
他在普林斯頓游學的時候,認識了不少值得尊敬的學者,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而這些寶貴的知識與經驗,才促成了他如今的成就。
陸舟同樣明白袁老先生的顧慮是什么。
如今華國已經成功將宇航員送上了月球,無論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都已經走在了國際的前列。
到現在,河里的石頭已經被摸干凈了,過去的例子已經無法作為參考。
未來的路,只能他們自己一點一點去嘗試,從錯誤中找到正確的道路出來。
看著愁容滿面的袁院士,陸舟忽然笑了笑說:“我覺得,這對我們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袁院士皺眉道:“怎么說?”
陸舟:“這意味著我們將從追趕者成為先行者,以后將由我們來制定這個世界的標準,看著別人摸著我們過河。”
聽到這句話之后,袁院士明顯愣了下,隨即笑著搖了搖頭。
“你們這代人還真是有意思,悶聲發大財不好嗎?”
“當然好啊,”陸舟嘆了口氣,“但實力不允許啊。”
還悶聲發大財呢。
指望當一輩子老二?
別人又不傻!
袁老先生笑著說道:“得了吧你,等把這空間站建到月球軌道上,你在和我吹這牛吧。”
陸舟:“…?”
咱倆的關系啥時候友好到都可以開玩笑了?
不過最讓陸舟沒搞懂的還是,這家伙是咋知道,自己支持的是在月球軌道上空間站的觀點的。
會議上的爭論仍然在持續著。
就在兩人說話間,一位航天集團的專家站了起來,下巴的胡子劇烈抖動,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
“當然是近地軌道!”
“一來有國際空間站的實例可以參考,我們在工程上實現的難度雖然存在,但也不會很大。二來我們可以通過在近地軌道上積累施工經驗,穩扎穩打地推擠我們的航天戰略,為日后在月球軌道上動工建造空間站積累經驗!”
會議席間不少保守意見人士都發出了贊同的聲音。
還有一些主要經營項目在火箭發射項目上的企業代表,也都紛紛點頭。
然而就在這時,一道突兀的聲音響起。
“我有異議。”
一雙雙視線,齊刷刷的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只見站起身來的,正是將三名宇航員送上月球的陸教授。
原本看著會議室內的爭論還一臉頭疼著的李局長,立刻提起了精神,坐直了身子,重視地開口說道:“請講。”
陸舟笑了笑,用輕松地口吻說道:“反正都要建空間站,我看不如直接建在月球軌道上好了!”
這聲話音落下。
整個會議廳里,瞬間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