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會常委會上,省長王立發的一番表態,直接讓會議室冷了場。
憤憤不已的董慶陽,雖說有心要回懟這位王省長一二,但是苦于自己本身不擅長這種口舌之爭,又想不出辯駁的理由,只能是坐在一邊憋氣。
看看大家都不說話,省政協主席陳金波就呵呵笑著說了一句:“王省長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不過,離得近,也有離得近的壞處啊。”
“十多年前,咱們盛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剛剛成立的時候,也同樣是如火如荼。但是后來,卻因為種種原因,很快就喪失了上升的勢頭。”
“原因是什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它離省里太近了。省里、市里能管上它的部門實在太多。最后你來指手畫腳,我也來摻和一二,本來很好的政策,就都成了空。”
說到這里,陳金波可能覺得話有些刺耳,就緩和了一下道:“所以說啊,這個地理位置的事兒,真是各有利弊,咱們不能盲目就做出決策啊!”
陳金波說完這話之后,王立發的臉色瞬間就陰沉了下來。
他雖說是南方人,卻有著北方人的火爆脾氣。
之前在松江市擔任常務副市長的時候,都曾經和市長頂過牛,哪里受到過這樣的委屈。
但是陳金波是從遼東省省長的位子上退下去的,在遼東省兢兢業業工作了二十多年,是不折不扣的“老人家”。
就算是省委書記張光磊,在面對這位“老人家”的時候,也都是客客氣氣的。
在自己尚未在省里站穩腳跟的時候,就因為這么點兒事兒和對方翻臉,那實在不值得。
而且,陳金波這人據傳人緣特別好。省委常委里,和他關系不錯的人著實不少。
雖說退居二線了,但其在省里的影響力可是不容小覷的。
自己這會兒要是為這事兒和對方吵吵起來,說不得就要將一些原本中立的常委給得罪了。
想明白了這一點,王立發只能是勉強擠出一個笑容,對陳金波點了點頭。
如果說陳金波的發言,大部分常委還有一定心里準備的話,那么接下來另外一個人的發言,就讓大家錯愕不已了。
緊跟著陳金波發言的,是省軍區司令包安昌。
因為是戎裝常委的緣故,省軍區司令包安昌,可能是省委常委會上最為低調,也最少發言的一個了。
在大家看來,這位包司令在今天這種經濟工作的議題上,要么是棄權,要么是隨大流,是不可能主動說出什么意見的。
但是今天,這位包司令卻是一反常態的要發言了。
聽到包安昌咳嗽一聲,大家的目光就不由自主的落在了他的身上。
包安昌的嗓門很大,說話抑揚頓挫的,讓人很容易就打起精神。
他放下茶杯,中氣十足的開口道:“剛剛陳主席的意見,我很贊同啊。有時候,不是距離越近,就越好管理的。”
“大家可能也知道,盛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咱們省軍區司令部距離不遠。有一段時間啊,我們這邊戰士出門訓練的時候啊,就經常在路上被省市來考察調研的車子給堵住。有時候,一堵能堵上半個小時。這是會嚴重影響我們的正常訓練的…”
“這盛北新區升格‘國家級新區’之后,會不會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呢?這對咱們省軍區造成的影響,又該怎么解決呢?我覺得省里要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來!”
包安昌的話斬釘截鐵,讓人實在找不到半分可推諉理由。
就連王立發這個省委二號人物,在對手包司令射過來的目光時,都感覺到有些頭疼。
和包安昌緊靠在一起坐著的盛京市委書記楊宏,更是如坐針氈。
眼看著事情往尷尬的方向發展,張光磊就笑呵呵的出聲解圍道:“包司令,放心吧。你的這個‘控訴’,我們省里一定盡快幫你解決。”
轉頭看向那邊坐立不安楊宏,張光磊就鄭重其事的說道:“楊書記,這件事情,主要責任還是著落在你們盛京市身上。省軍區這邊的后勤保障工作,你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啊!”
“是是是,我回去之后,就立刻召開市委常委會,了解、落實這個事情。”楊宏連忙表態道。
在楊宏表態之后,張光磊就微笑著看向包安昌道:“包司令,對咱們省委的這個處理,你還滿意嗎?”
包安昌“唔”了一聲,點了點頭,沒有再往下說。
張光磊對他的沉默不以為忤,轉頭看向其他常委,開始一一詢問他們的觀點、看法。
有了政協主席陳金波和省軍區司令包安昌莫名其妙的介入,會議的基調很快就被定下來了。
接下來發言的常委們,絕大部分都給出了自己的觀點——支持寧海新區首先申報這個“國家級新區”。
就連王省長的堅定支持者,常務副省長楊蓉,在最后也不得不改了口風。
看看大家都差不多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張光磊沒有再去詢問王立發的意見,直接拍板,宣布了最終的結果。
看得出來,他是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再多生是非了。
會議結束之后,王立發鐵青著臉,第一個出了會議室的門。
看著他匆匆而去的背影,濱州市委書記董慶陽的眼睛里,就蘊滿了笑容。
說起來,對于寧海新區今天的勝出,董書記事先真是一點兒把握都沒有。
尤其是王立發說出那么一番話之后,情況更是朝著有利于盛京市、盛北新區的方向發展。
然而,隨著政協主席陳金波不經意的幾句表態,情況立刻發生了劇變。
對于這樣的意外之喜,董慶陽心中真是有一種暢快的感覺。
他看了一眼那邊正和省人大常務副主任安家棟低聲交談的陳金波,剛想要過去打聲招呼,卻被張光磊書記給叫住了。
張光磊臉上掛著平和的笑容,不緊不慢的對董慶陽說道:“慶陽書記,來我辦公室坐坐,有點事兒和你聊聊!”
對張書記的邀請,董慶陽當然不敢怠慢,忙不迭的答應下來,跟上了張書記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