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389章 顧全大局

  飯桌上,聽著李青云一五一十的將自己的想法闡述出來,林忠信就釋然的點了點頭。

  “嗯,青云你這個法子不錯。讓你們濱州市的領導在省里活動,你這邊來濱海市搖旗吶喊。一來,不需要正面和一些人碰撞;再一個,也真真切切的給別人施加了壓力;最關鍵的是,還不會被人說三道四,真是一舉數得…”

  見自己打的主意被大伯一語道破,李青云也沒覺得有什么驚訝的。

  說起來,他這次來濱海市考察,用的是“陽謀”。

  就是擺明了態度,要為寧海新區的發展,再添加一個砝碼。

  因為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濱州市可謂是扼守京津的海上要道。

  假如能夠和濱海市,這個現在國內經濟總量排第五的超級大城市有進一步的分工合作,濱州市和寧海新區未來的發展,絕對是無可限量的。

  這地理上的優勢,是盛京市和盛北新區無法比擬的。

  夾了幾口菜,林忠信又開聲詢問道:“對這個‘國家級新區’的申報,你到底是個什么想法,有一些什么期待嗎?”

  李青云聞言,認真梳理了一下思路,這才開口解釋道:“大伯,在我個人看來,‘國家級新區’,我們寧海新區是一定要拿下的。”

  “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濱州市需要這個‘國家級新區’,更重要的是國家需要它;東三省未來的經濟發展,也需要它!”

  “當然了,我沒有否認盛京市、盛北新區的重要性。但是和我們寧海新區的發展潛力,已經所能帶動的區域相比,它們還是要差了不少…”

  停歇了片刻,李青云最后表態道:“顧全大局這四個字,我們過去一直在講。而在這件事情啊,我覺得用這四個字總結,就再準確不過了…”

  聽著李青云這看似“大言不慚”的話,林忠信的嘴角就微微上揚起來。

  他心中忍不住好笑道:自己這個侄女婿還真是個人才,連“顧全大局”這樣的字眼,都能用得出來,讓人真是無言反駁。

  這幸虧盛京市的領導不在場,否則的話,怕是會被自己這侄女婿的一席話,鬧得灰頭土臉吧?

  當然了,林忠信雖然內心深處對李青云的滿意是無以復加的,但是面上他可不會表現出來。

  相反,他覺得李青云雖然在搞經濟的能力方面,無人能出其右,但是這十多年來,他的倔強脾氣卻也一直沒怎么改。

  說句直白的話,就是他這個腰板還太直了,需要稍微壓一壓。

  想到這里,林忠信就斜睨了李青云一眼道:“青云,有一點你要搞清楚。顧全大局這四個字,從來不是由下面人來定義的。”

  “就你們遼東省來說,只有你們的省委省政府,才有資格給出這個‘顧全大局’的評判標準來。”

  “你說你們‘寧海新區’建設為‘國家級新區’的好處多,人家盛京市也可以找出自己相應的優勢啊!這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到最后又會變成一個爛攤子!”

  聽著大伯語重心長的教誨,李青云就默默點了點頭。

  大伯這番話雖然不中聽,但卻準確的點出了一個事實——自己哪怕蹦跶得再歡,對這件事情的利弊認識得再清楚,最終還是要看省委怎么看問題。

  想明白了這一點,李青云心里就忍不住有些喟然。

  是啊,自己這兩年來,看上去是非常風光,受到了不少領導的青睞。

  但是因為身份地位所限,自己終究還是沒法子決定一些關乎寧海新區發展的生死大事。

  想要改變這一點,就只有努力進步這華山一條路。

  然而,想要在政治上進步,那又談何容易。

  就好像那些能在這些大事上做出一些決斷的省委領導們,哪一個不是修煉多年的人物?

  說白了,自己現下的無力感,根源只是在于自己從政的時間還太短了。

  而這個,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得了。

  將前后關節都想通了之后,李青云倒是不再有怨天尤人的想法了。

  他心中很篤定,只要自己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的按照現在的路走下去,未來的結果,絕不會差到哪里去。

  至于這一次和盛京市的“國家級新區”之爭,就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了。

  看著李青云默然無語的樣子,林忠信心里就有些擔心。心說自己不會話說的太重,打擊到了這侄女婿了吧?

  就在這位林書記打算說幾句緩和的話時,李青云已經主動開聲了。

  抬眼看向林忠信,他就微笑道:“大伯,關于這個‘國家級新區’之爭,咱就不說了吧。反正該做的事兒,我都已經做了。就算最后結果不盡如人意,我也問心無愧了…”

  林忠信倒是沒想到李青云這么快就轉過彎來,對這侄女婿心胸的豁達,他還是十分欣賞的。

  將酒杯慢慢舉起來,林忠信就對李青云遙祝道:“成,咱不說這事兒了。”

  “你這‘經濟天才’來濱海市一次也不容易,正好給我講講對濱海市經濟發展的一些想法吧。回頭啊,我看看是不是讓小杜把你的一些想法整理一下,拿到常委會上討論討論!”

  聽了大伯這略帶調侃的話,李青云就是一陣莞爾。

  其實對濱海市未來的發展定位,李青云過年的時候就和大伯提過一嘴。

  雖然本身并不在濱海市任職,但是對這座工業實力雄厚的新興大都市,李青云的了解可一點兒都不少。

  相比濱州市的過分依賴海洋、依賴港口來發展經濟的局限性,濱海市的底子無疑要深厚得多。

  無論是這兩年高速發展的汽車產業,還是濱海市之前就極為發達的石油鋼管、優質鋼材等產業,都是在整個華夏工業中舉足輕重的。

  更為重要的是,濱海市和京城距離太近了,完全享受到了京城的教育輻射。

  每年從京城更大名校畢業來濱海市就職的學生、技術人才,都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目。

  在這種情況下,濱海市的高新技術產業,所占全市工業產業的比重,就達到了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45。

  要知道,即使是整個華夏工業最發達的城市松江市,這個數字也不過是40而已,比濱海市還略遜了一籌。

  從這個方面來說,濱海市的經濟,未來保持一個長時間的高速發展態勢,絕對是可期的。

大熊貓文學    青云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