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腦子正常點兒的人,都猜不到這個時候的歐洲會有多少混亂,更加猜不透歐洲那些人的腦子到底在想些什么。
美分這個詞還沒有被發明出來,香蕉人這個詞同樣沒有出現,估計以后也永遠的失去了出現的機會,所以現在歐洲最流的一個詞語叫做雞蛋人。
黃皮白心的人叫做香蕉人,黑皮白心的叫做奧利奧人,那么白皮黃心的做叫雞蛋人,似乎也沒什么毛病?
吳三桂和李鴻基還有大量的雙花紅棍們,包括頭馬張之極,甚至于總瓢把子崇禎皇帝都沒有想到,英格蘭平定下來的速度會這么快。
多虧了英格蘭的那些帶路黨。
在英格蘭雞蛋人的幫助下,哪怕是冬天,大明軍隊向前推進的速度依然沒有停下,直到大軍越過愛丁堡之后,才算是暫停了進攻的腳步。
不是吳三桂和李自成不想繼續向前推進,而是實在沒辦法再向前了。
用楊白勞的話來說,那就是大雪封山十幾天…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徹底將吳三桂和李鴻基等大明馬仔跟英格蘭馬仔們一分為二,再現了當初查理一世跟克倫威爾南北分治的局面。
不同的是,查理一世和克倫威爾是誰也搞不死誰,而大明是因為大雪封路,導致徹底沒辦法前進才停下的,否則不把查理一世和克倫威爾的人頭拿回來,明軍是不可能停下的。
面對吳三桂和李鴻基傳回來的消息,崇禎皇帝也沒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說自己是老天爺的兒子,這種事兒吹吹牛逼就行了,真要讓崇禎皇帝給雷公電母他們下道旨意,命令他們把雪給停掉,崇禎皇帝也沒那個能耐。
只不過,停下也就停下了,左右不過是幾個月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沒什么好糾結的。
崇禎皇帝干脆拍拍屁股回大明了。
教廷和神圣羅馬帝國的事情都解決了,老三被自己成功的給賣掉了,自己再留在英格蘭這里干什么?
等著吳三桂他們拿到克倫威爾和查理一世的人頭?
那就意味著崇禎皇帝得在英格蘭渡過整個冬天才行小冰河這破玩意不止影響了大明,整個歐洲也沒能逃得過去,冬天該冷的還是會冷。
待在歐洲哪里有待在大明舒服,尤其是紫禁城里面,再冷的冬天都可以舒舒服服的渡過,那才是帝王的享受。
至于歐洲這邊,還是讓蠻子們自己亂下去吧,反正自己已經在這里播下了無數搞事情的種子,就等著這些種子開出足夠鮮艷的花了。
崇禎皇帝跑路的時候,崔璐則是剛剛到達了梵帝岡的城外。
崔璐沒帶多少兵馬,僅僅有一個千戶所的衛隊再加上一個總旗部的錦衣衛,一個小旗的東廠番子,除此之外就沒有了。
然而就是這個一千來人的隊伍,讓人口以萬為單位的梵帝岡開始慌亂了起來。
在過去千百年的歷史上,梵帝岡這座城市曾經是歐洲重心中的重心,代表了主的權威和榮光,在當時,無論多么強大的世俗君主都要在這里低下他們高昂的頭顱。
但是同樣的,這座城市也被蹂躪了無數回,不僅僅是歐洲人自己,還有其他人,比如上帝之鞭,比如蒙古大軍。
兵鋒之下,沒有人會在乎什么榮光不榮光的,命永遠才是最主要的。
然而,城市里面茍活的吉普賽人可以做證,從他們故老相傳的故事中,從來沒有哪一支軍隊會像眼前這一千多人一樣,給人以無窮的壓力。
沉默,還是沉默,除了戰馬前行出發生的踢踏聲之外,就連嘶鳴聲都很少發生,就好像這一千多人馬是傀儡一般,連自己的思想都沒有。
站在山頂上守衛著古老教廷的士卒早早的就發現了這一千余人,嗚咆的號角聲響起,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城市。
與以往代表了戰爭的號角聲不同,這一次的號角,似乎根本就沒有對城市里面造成什么影響,就連每次戰爭中都是最倒霉的吉普賽人也沒有忙著往臉上抹鍋底灰,而是和其他人一樣選擇了觀望。
多虧了神圣羅馬帝國和教廷兩家的大力宣傳,大明帝國在歐洲的形象當真是極好極好的。
神圣羅馬帝國的宣傳明顯有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意思西方的羅馬帝國與東方的大明帝國是當今世界的雙子星,身為兩個超級大國,應當對全世界的穩定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所以歐洲人就看到了,整個歐洲戰火連天,大明制造的軍火每一天都在收割著歐洲人的性命。
許多歐洲人不免惡意的揣測著,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歐洲人全部死在大明的炮火之下后,世界就真的和平穩定了吧?
教廷的宣傳同樣在往自己的臉上貼金,或者說干脆是把自己整個人都鑲上了一層厚厚的鎏金。
“基督之圣矛”、“上帝之子”、“文明世界的引路人”、“人類前進的總舵手”,等等一類的名頭被教廷加在了崇禎皇帝的頭上,盡管崇禎皇帝本人從來就有就此表態。
然后這位上帝之子除了大賣軍火之外,還將無數的福壽膏也賣入了歐洲,讓歐洲人能夠近距離接觸到上帝。
對于這些宣傳,崇禎皇帝和大明帝國自然是無所謂的只要大明足夠強大,他們愿意怎么宣傳就怎么宣傳,反正不會對大明造成任何的影響。
因為大明百姓身為一個傳承了幾千年的堂口繼承人,對于這些自己家老祖宗早就玩過的策略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自然是無所謂的很。
蠻子們愿意說崇禎皇帝是“上帝之子”就說吧,反正俺們都知道,皇帝陛下本來就是天子,百分百是老天爺的親兒子,至于什么上帝,明顯就是老天爺的一個分身,愿意說說去。
崔璐雖然一直面無表情的騎在馬上前行,然而內心著實不太平靜。
對于一個傳統的讀書人來說,什么樣兒的皇帝才是好皇帝?或者說,對于天下人來說,什么樣兒的皇帝才是一個好皇帝?
很簡單,民不加賦而國用足,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就是好皇帝!
如果能夠滿足了這個條件,那么再拓土萬里,揚國威于異族海外,那么這樣兒的皇帝肯定會被歷史記住,然后大書特書。
毫無疑問,這兩個條件,崇禎皇帝都滿足。
大明的變化對于那些崇禎二十年以后,甚至于是崇禎十年以后出生的小崽子們來說,是什么太大的概念的,反正大明足夠牛逼就對了。
而對于天啟年間就已經懂事,并且開始讀書的那些人來說,大明似乎已經完全變了個樣子,變得讓人完全看不懂了。
天啟年間到早期的崇禎年間,天災一直就沒有斷過,一個學子想要出門游學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首先就是安全的問題,再次就是馬車也算是個稀罕物,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坐的起馬車。
而現在,很多地方可以直接通過火車過去,比如從南京到京城,躺在火車上面慢慢休息,兩三天的時間就能從南京到達京城。
以前誰聽說過火車是個什么玩意?直道幾乎就是所有人能夠想象出來的最好出行方式了!
而現在,大明每天都在進行著無數的工程,隨便哪一項工程拉出來,都不見得比大運河的工程要小,就算是比之萬里長城的修建也差不到哪兒去。
可是,長城修了幾代人?幾個國家耗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修了好幾代才算是將將完成,直到大明初期還時有修繕。
大運河的修建幾乎就是直接敲響了大隋帝國的喪鐘,就連李二陛下視之為偶像的楊二陛下,最后都難免唱了涼涼。
而大明的這些工程,從河道橋梁到鐵路,從大煉鋼鐵再到無數的工廠拔地而起,明明應該是耗費無數人力物力的工程,明明應該是一個帝國不可承受之重負,大明卻依舊穩如一匹老狗。
本來就越收越少的賦,現在干脆沒人再收了崇禎二十四年春,雖然崇禎皇帝自己不在國內,而崇禎皇帝的旨意依舊通過海路傳回了大明,然后傳遍了天下。
停止賦的征收,以前所有的積欠一概免除。
這道旨意會給大明帶來什么樣兒的影響,崔璐自認為還不夠聰明,暫時看不到,但是從鄉間地頭得到的消息來看,幾乎所有的老百姓都在念著崇禎皇帝的好。
至于那些不斷進行的工程,老百姓的看法更讓崔璐有些難以理解。
所有人都盼著皇帝能夠再折騰出什么新的工程來,最好是再多招收一些人手去上工,莊稼漢最不怕的就是賣力氣。
甚至于還有的人在不斷叫苦,認為很多工程都讓蠻子們給干了,留給大明百姓的活計就少了,朝堂之上肯定有那些混賬東西在忽悠英明偉大的皇帝。
最好把那些混賬東西們都拉出去打靶!
就連最應該對崇禎皇帝不滿的商人群體,畫風最近都有些不對勁。
這些拉出顆黃豆都會洗洗再吃的家伙,不僅不再破口大罵朝廷收商稅,反而開始自覺的開始了交稅,不再想著如何避稅漏稅。
上古賢王們怎么樣兒,崔璐不清楚,畢竟史書里面記載的誰也沒有看到過,而崇禎皇帝所擁有的功績和民心,卻是讓人實打實的看在眼中。
崇禎皇帝一路打下來的功績,還有手里握著的民心,強大到近乎于可怕這意味著崇禎皇帝有足夠的資本去任性,哪怕是干出來多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只要民心一天沒有敗光,崇禎皇帝就一天是無敵的狀態。
只要崇禎皇帝愿意,他可以在開挖大運河的同時修上幾條鐵路,可以同時拉起幾百萬的馬仔去懟人。
只要國庫里面有銀子,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然而讓朝堂上下所有人都暗自慶幸的是,崇禎皇帝從來沒有那么任性,就算是懟人也往往只選擇一個目標往死里懟。
這樣兒一來,大量的人力物力就節省了下來,可以用于大明國內更多的工程,然后民心越發的凝聚,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鐘聲將已經有些走神的崔璐驚醒了過來。
梵帝岡高處的山頂之上,一口剛剛樹起來不久的巨鐘在崔璐一行人快要到達城門口的時候悠然敲響,清脆嘹亮的鐘聲遠遠的傳了出去,就像是按下了激活按鈕,整個城市都變得鮮活了起來。
一個走過南闖過北,在梵帝岡的平民里面算是有見識的老人,說話的時候,嘴巴上卷曲的胡須都在跟著抖動:“看看大明帝國的軍人,這才是精銳!”
身邊的其他人都贊同的點了點頭。
教廷現在最為精銳的瑞士長戟兵已經出來隊列了然而往日里怎么看怎么精神的長戟兵在大明帝國的一個千戶所面前,卻有些黯然失色的感覺。
因為很多人的腿在無聲的抖動著,如果不是傳承了近千年,已經深深的刻畫在腦子里的那種忠于教廷的使命感,只怕這些長戟兵已經一哄而散了。
至于以前總是被人拿出來吹噓的十字軍和三大騎士團,現在干脆連個影子都看不到了。
在瑞士長戟兵列陣完畢以后,英諾森十世和一眾紅衣大主教們,也從城堡里面出來了,這些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一齊出現,讓在場的所有歐洲人都瞧了個夠。
崔璐端坐在馬上沒有出聲,英諾森十世卻先向著璐拜了一拜,高聲道:“臣,英諾森,敬問圣天子安!”
崔璐點了點頭,朗聲道:“圣躬安!英諾森免禮!”
答完禮之后,崔璐才從馬上下來,走向了英諾森十世崔璐在馬上的時候,持天子節,代表的就是崇禎皇帝,別說是英諾森十世,就算是大明的藩王們到了崔璐跟前,也得老老實實的先問安。
可以看的出來,英諾森十世是用了心的,是真的用了心。
雖然大明官話說的別扭無比,但是好歹也是大明官話,而且必備的香案等等也已經準備妥當,就等著冊封大典開始了。
跟在崔璐身后的錦衣衛里面當下便有一騎越眾而出,朗聲喝道:“奉天子詔,冊封英諾森為教宗,英諾森接旨!”
ps:今天獻祭一本書友寫的《憾明》,前兩天剛奶死一本,看看這貨能撐幾天。
另外ps:看盜版的都回來支持一下可好?哪怕就是今天和明天這兩天的時間!。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