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突破蘇軍防線的消息傳到報刻赤指揮部,司令員科茲洛夫不由驚呆了。
“德國人突破我軍防線?”科茲洛夫兀自不敢相信:“可是我們在前方有三個集團軍,而防線只有18公里寬,他們怎么可能突破我們三個集團軍駐守的防線?!”
“第47集團軍前進得太快了,科茲洛夫同志!”第51集團軍司令波格丹諾夫少將報告道:“而我們第51集團軍被擋在弗奧多西亞無法動彈,德國人就從我們中間的空隙穿過突襲了第44集團軍!”
“第44集團軍損失了多少人?”科茲洛夫問了聲:“不知道,科茲洛夫同志,我們現在還沒有和第44集團軍聯系上,也沒能統計出死傷人數,到處都是尸體和傷員…這里簡直就是地獄!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德國人肯定從我們的防線穿過去了,而且兵力不少,至少有一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
科茲洛夫緩緩放下了電話。
科茲洛夫并不是一個對軍事一竅不通的人,事實上,他甚至可以說是個軍事經驗豐富的人:他畢業于高級步兵學院,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國內戰爭時期,歷任營長、副團長、團長、參加過與白衛軍作戰和與巴斯馬奇匪幫作戰,之后又歷任師參謀長、師長…一步步升到今天這個集團軍司令。
從低級軍官一步步升上來的人一般軍事理論都相當扎實而且也很少理論脫離實際。
但科茲洛夫還是被歸類到“平庸”一類,這是因為他完全屈服于此時蘇聯的軍政體系不作任何抗爭…這其實也情有可愿,梅赫利斯對于蘇軍將領來說是個極其恐怖存在,他在此之前就執行過對軍官團的清洗將大批大批的蘇軍將領押到行刑隊面前。
就像不久前,參謀長托爾布欣就因為反對梅赫利斯馬上就被解除了職務。
科茲洛夫由此就意識到自己如果反對梅赫利斯的話,同樣也不會有好下場。
這只能說是科茲洛夫短視。
如果科茲洛夫夠聰明的話就應該知道“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形勢與之前完全不一樣了。
戰爭爆發之前科茲洛夫這樣順從梅赫利斯或許是正確的,因為不會有什么外力來檢驗梅赫利斯的做法是對是錯,也不會有什么很明顯的后果。
但是…
戰爭爆發之后尤其是蘇德戰爭已經打到了關鍵時刻誰都不敢輕易承受失敗和損失的時刻,重點毫無疑問的是戰爭而不是梅赫利斯。
就算梅赫利斯是斯大林的龐臣,打了敗仗也一樣要承受后果,否則整個蘇聯很可能都會就此亡國了。
所以,在這時正確的做法就是像托爾布欣一樣冒著被撤職的危險挑戰梅赫利斯…因為很明顯,讓梅赫利斯這樣亂指揮下去肯定是要以敗仗收場,被撤職反而能逃開這場敗仗的追責甚至還會因此受到重用。(托爾布欣就因此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受到信任和重用)
但是科茲洛夫沒有勇氣這么做,他就像許多蘇聯軍官一樣,害怕梅赫利斯甚于德國軍隊。
“發生什么了?”梅赫利斯睡眼惺忪的走進指揮官問著科茲洛夫,語氣中似乎對科茲洛夫在這半夜叫醒他有些不滿。
“梅赫利斯同志!”科茲洛夫一字一句的說道:“德國人突破了我們的防線,正在朝刻赤進攻!”
“什么?你說什么?”梅赫利斯不由愣住了:“你再說一遍!”
“刻赤距離費奧多西亞只有85公里!”科茲洛夫說:“如果速度快的話,德國人只需要兩天的時間就能打到刻赤!”
沉默了一會兒,梅赫利斯突然就破口大罵:“笨蛋,懦夫!如果他們服從我的命令,堅決攻下費奧多西亞的話,所有的一切都不會發生,我要追究這些膽小鬼的責任,把他們一個個都關進牢里,絕不手軟!”
科茲洛夫聽著這話不由有些無語了,克里木方面一直都是在按照梅赫利斯的命令作戰,而且第51集團軍也一直都在英勇作戰,并不是像梅赫利斯說的那樣都是些膽小鬼,梅赫利斯現在突然間就像這一切都與他沒關系似的!
所以,戰場這東西有時是不好定性的。
有些事明眼人都能看出是指揮上的問題,但誰又能知道如果是不是士兵打得不夠堅決、不夠勇敢呢?
重點就在于“勇敢”這東西是無法量化的,無法用一個尺子去量一量或是拿把秤子去稱一稱是否已經很“勇敢”了。
因此,只要軍官想推卸責任,任何敗仗都可以說是士兵作戰不夠勇敢或是軍官指揮不到位。
又發了一通火后,梅赫利斯氣沖沖的轉身離開指揮部的,科茲洛夫慌忙在后頭叫道:“梅赫利斯同志,接下來我們該怎么做?”
“這該問你自己!”梅赫利斯頭也不回的說道:“你是方面軍司令!”
聞言科茲洛夫就像被冰水從頭上潑下一樣從頭涼到腳,他意識到梅赫利斯要把這個責任往自己身上甩了…在科茲洛夫完全服從梅赫利斯的情況下,在整個方面軍都陷入困境的時候,梅赫利斯想的不是阻止情況繼續惡化而是與這一切劃清界限。
科茲洛夫猜的沒錯,梅赫利斯的確是想與這一切劃清界限,因為就算他對軍事幾乎一無所知也知道此時失敗只怕在所難免了,所以他返回自己的辦公室后馬上就給斯大林發了一封電報:
“斯大林同志,我很有遺憾的向您報告:由于克里木方面軍直到最后一刻也沒有理會我對他們的警告,德國人已經抓住克里木方面軍的空隙突破我軍防線并且直奔刻赤港。克里木方面軍后勤補給及指揮部受到嚴重的威脅,他們陷入了困境之中,我請求您撤換科茲洛夫克里木方面軍司令一職,他的軍事素養與職位嚴重不匹配!”
如果是科茲洛夫看到這封電報,只怕一口鮮血噴到天花板上就此氣絕身亡了。
只是梅赫利斯沒想到的是,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也不會傻到任他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