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上校將進攻情況以及各種嘗試失敗的過程逐一向蒙哥馬利做了報告。
報告雖然詳細,但蒙哥馬利聽得還是一頭霧水的沒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火焰噴射器也無法對敵人構成傷害?你確定你們燒的時間足夠長?”
“你們已經站在坑道口前了,依舊無可奈何?”
巴德上校對蒙哥馬利的這些話有些無語,但又不知道該怎么辯駁。
這也是蒙哥馬利沒有親臨戰場的缺點之一,如果他身在一線親眼看著英軍是怎么作戰怎么被打下來的,那么他就不會說這些無知的話。
但正因為蒙哥馬利沒有看到,所以就懷疑英軍沒有盡力,而巴德上校這些在一線拼死奮戰的將士就會一肚子苦水無處說。
也無怪蒙哥馬利不相信,他怎么也沒法想像英軍都已經攻上高地了,而且還有這么明顯的兵力和裝備優勢,卻一次又一次的被打了下來。
蒙哥馬利不知道的是,坑道戰恰恰就是針對敵方具有兵力和裝備優勢的戰術…部隊往坑道里一躲,幾乎所有的現代化裝備比如飛機、大炮、坦克都無法發揮作用了。
就算飛機、大炮一通猛轟能炸塌一部份坑道,但重點是在外面英軍根本就看不到戰果,于是從始至終都在以為自己在瞎炸在做無用功在浪費彈藥,這是一種很無力的感覺。
其實就別說現在的英國人對這種戰術無可奈何,就算是到近代美國對付越南時面對這種戰術也是一籌莫展。(注:美越戰爭時越南大量學習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時的坑道戰術)
唯一真正打敗這種戰術的,最終還是發明這種戰術的中國…在隨后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企圖同樣用這種戰術把中國軍隊拖入泥沼,但中國卻是這戰術的祖師爺,當然不會被徒弟給難住了。
對付的方法有些笨,這也就是所謂的“拉網清剿”: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放一把大火燒它個幾天幾夜,把所有植物、樹木燒成一片焦炭,然后在地圖上拉開一張“網”,就是將每個高地都分成一小格一小格的,每一格派出一支部隊負責仔細清剿…山洞、地道、隱形坑道口,全都找出來,要么炸、要么燒、要么埋(用鋼筋水泥把坑道口封死),再用火力封鎖,把躲在坑道里的敵人全都封鎖得死死的一個都沒法冒頭。
一旦有一、兩座高地被清剿完了,這些高地就無法為其它高地提供火力掩護,于是也就找到突破口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對付其它高地了。
以英軍此時的兵力是完全可以做到實施“拉網清剿”的,但英、美軍基本是不會想到這種方法。
這一方面是因為歐美人的性格,他們總喜歡使用更現代的、更“高大上”的方法,這或許跟他們工業化進程有關,又或者是商業國家的思維方式…他們不會去過多的考慮簡單需要很多勞動力逐一清剿的方法。
另一方面,應該說歐美軍隊總是習慣于正規作戰而不是擅長游擊戰…坑道戰的本質是一種游擊戰,只不過是用坑道來實現“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等戰略方針。
所以什么“阿拉曼防線”、“馬特雷防線”…這些擺在地面上能看得到的正規防線英、美軍都不怕,頂多就是用彈藥堆過去。
但面對這種用彈藥堆都不知道該往哪堆的坑道防線他們就沒轍了。
最最重要的是:秦川不會把對付坑道戰的方法告訴英國人,就讓他們在外面窮折騰。
考慮了好一會兒,蒙哥馬利才對巴德上校說道:“上校,我們似乎偏離了這場戰斗的重點!”
“什么?”巴德上校問:“我不明白你說的,將軍!”
“我們進攻這些高地的目的是什么?”蒙哥馬利反問道。
“打通補給線!”巴德上校回答:“或者也可以說打通退路!”
“是的!”蒙哥馬利說:“所以既然你們都可以攻上敵人的高地甚至站在他們坑道口前用火焰噴射器往里頭噴火,那為什么我們的補給還會運不進去呢?為什么我們的部隊會撤不出來呢?”
巴德上校“哦”了一聲,然后回答道:“我知道該怎么做了,將軍!”
巴德上校的確知道該怎么做了,那就是不理會其它地方,重點保證公路的安全使運輸暢通。
應該說這個想法本身沒什么問題,只要公路暢通就可以,英軍所有的問題就都解決了,至于坑道里躲著多少德國人…就讓他們繼續躲著吧!
于是,巴德上校重點對付那些朝向對著公路的坑道口…其實他也沒什么對付的方法,就是把坑道口炸塌,然后在坑道口處堆上石頭甚至還埋上地雷。完了后在外面再布置上幾個哨兵或是一挺機槍隨時防備有人鉆出來。
接著,巴德上校就讓士兵們以正斜面為基礎在山頂陣地上構筑一道防線…正斜面的坑道較少,那里駐守著澳大利亞第六步兵師的一個團。
巴德上校希望能以這條防線居高臨下的用火力封鎖反斜面的坑道口。
他給士兵下的命令是:“打死所有從地下鉆出來的東西,就是一頭老鼠也不要放過!”
然而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先不說坑道口都設置在比較隱秘的位置,也不說高地上大量的植物可以成為掩護,甚至有些隱形坑道口就在英軍身邊他們都沒能察覺。
這方面的用處是另一回事…
做完這些后,蒙哥馬利和巴德上校所希望的公路暢通并沒有出現。
就在一隊汽車趕在夜色降臨前通過零號高地山腳下的公路時,一片炮彈就帶著嘯聲從不同方向狠狠的砸到這些汽車上…十幾輛汽車霎時就亂成了一團,不久,它們要么被炸成了火焰要么就翻到了路邊。
“我們又錯了!”巴德上校說:“如果要保持公路暢通,至少要把周圍幾公里范圍內的敵方高地全部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