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這邊不忙,除了pengu路演的事,其他都可以交給公司高管們負責。<隨夢小說щww.suimeng.lā
花錢請這幫職業經理人們,又不是過來養老的,日常運營方面的問題可以處理好,路演初期布萊克會暫時幫忙頂著,莉莉母親和蘇木父母都會照顧好莉莉,蘇木就這樣踏上了前往華夏的旅程,坐著埃里森先生的波音747400型號客機改裝的私人飛機。
上下見識過之后才清楚察覺,造價近三億美元的飛機跟自己那架灣流iv有什么區別,簡直一個天一個地,既寬敞又豪華,底下不需要像普通客機一樣存放行李,被改造成臥室和車庫,專門在機尾弄了個門,能夠停下三四輛汽車,二層帶有小吧臺、電影院、臺球桌等等。
頂上狹小一些的則是埃里森私人臥室,可以參觀,但不能睡在那張床上,蘇木仍然記得他說這句話時候,看向自己的嫌棄表情,也許是因為沒想到蘇木真跑來跟自己借用飛機,埃里森寧愿把情人借給蘇木,都不愿意這架新飛機被外人“玷污”。
簡直是一架飛行在空中的五星級總統套房,當蘇木瞧見滿滿一柜子各種名酒,以及底倉里四輛款式不同的豪車時候,忍不住想著果然是一分錢一分貨,這才是真正的享受,而自己那架只能被稱作是代步飛機,大概就像是法拉利跟豐田ae86的差別,人比人氣死人。
普通人想從美國去華夏,或者從華夏去美國,只能先到香江中轉,白白浪費太多時間,兩國關系前些年好了一整子,隨著蘇聯江河日下,美國又將這個太平洋對岸的大國當作競爭對手,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說得就是現在的局勢,美國艦隊都敢擅闖近海示威了。
蘇木有私人飛機,以波音747的航距從加州硅谷地區到華夏滬市足夠了,請了駐美大使幫忙,有關部門已經安排好航線,光是“美國華人首富”這重身份,就值得給予特別照顧。
蘇家人離開華夏這片土地已經有近百年了,期間一次都沒回來過,當初為了躲避戰火,實在是活不下去了才離開,走的時候是清朝,如今則是新華夏,此刻看見窗外出現的地平線,他笑容燦爛。
即將來到跟自己有著相同膚色、相同文化背景的國家,還能記得1979年中美關系破冰,那位姓鄧的矮小老頭去美國訪問,如同為全美華人們注入一次強心劑,讓他們明白祖國可能不富裕,可能不夠強,但卻時刻關注著全球所有華人的安危。
之后那句:“有一種觀點,認為華夏很弱很窮,裝備又落后,所以華夏是無足輕重的,是一個不值得重視的國家。可是我們有塊頭大這個好處,還有就是不信邪。對華夏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發生錯誤判斷的人,起碼不會有一個正確的國際戰略。”被刊登在了《時代》雜志上,讓不少人對華夏印象大為改觀。
確實是位非常有魄力的老頭,塊頭不大,氣勢足得很。
美國對這個國家的負面報道太多,以至于讓蘇木都產生壞印象,但真正見到機場大樓樓頂飄揚的紅旗時候,他很渴望親眼看看,去了解這個國家,新聞的政治導向性濃重,書本所描寫的內容又太少,哪有親眼看見的真實。
飛機降落之前,蘇木就了解到一件事——這座對外開發的大都市,一點兒都沒有大都市應該有的樣子,甚至沒有幾座高一點的樓。
很難想象,未來這個國家會在短短三十年內,就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保鏢們以及艾倫助理都跟著,除去他們之外還有死皮賴臉跟來的李平安,讓蘇木為難的是他沒有入關簽證,幸好來了位官員,只是登記下護照信息,對四輛豪車從飛機里面出來,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說要換牌照之類的,同樣也是登記個車牌。
掛著美國車牌的車,就這樣進入了機場里,一輛火紅色的法拉利,讓不少機場工作人員目不轉睛盯著看,看來看去發現沒一個認識的車標,就是覺得貴!跟印在掛歷上的那些車差不多。
飛機的事項還需要處理,蘇木當翻譯讓機長和機場方面溝通,需要進行一次例行保養,加油也有講究,這架波音747400比周圍其他普通飛機大出一截,臨了有一位老技工沒忍住多嘴問了句:“這是哪家航空公司的飛機?我看見機身上沒有公司名稱,怎么還能裝汽車?”
蘇木不在意,笑著回答:“我朋友的私人飛機,他買來自己用的,讓公司幫忙改裝了,其他飛機沒這個艙門的。”
一聽這話,這位技工被嚇得說不出話,如今國內航空公司連737都少,大多是些短途飛機,機票價格高到嚇人,對比低工資,上百塊的機票價格確實有點高,而且還很難買到。
前段時間來過一架747,老技工聽說過價格,足足二、三十億人民幣!得知居然是某個人的私人飛機,連連倒吸涼氣,接著又覺得蘇木是在說大話,這得多有錢才能買得起?
蘇木對如今華夏的經濟情況有所了解,如今甚至不是市場經濟,前面幾十年關起門來自己發展,自有一套經濟體制,脆弱到無法面對外來的沖擊,別說富裕的加利福尼亞州,就算是相對普通的德克薩斯州的gdp,都比這里的全部民營企業gdp加在一起還多,最近幾年陸續開放國營行業,但還遠遠不夠。
因為知道美國富裕,使得近年來出現浩浩蕩蕩的赴美留學浪潮,封閉已久的國門再次打開,無數青年把好奇目光投向了外面的世界。
赴美的人數太多,導致唐人街房屋租金都高出一大截,最早出國的留學生都是被挑選出來的,將社會和人心真正攪動起來的是自費留學開放后,每天都有夢想在美國大使館的門前破碎,有人將“出國熱”形容為“勝利大逃亡”。
在美國建筑工地干一天的收入,用匯率來換算,比國內一個月的收入都高,出現赴美熱潮很正常。
為了出國,有人向親戚朋友借錢,有人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海外關系,很多人都認為只有出國才會前途無量。
乍一聽居然會有人用二三十億人民幣去買一架飛機,就為了給自己坐,老技工會相信才奇怪,以他每個月六百多塊的“高薪”,完全想象不出那是怎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