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百六十三章 襄江之威(下)

  天才一住精彩。

  不過大王亦不需過于介懷,眼下若能擒住潘無雙、張翼德二人,以其二人身份,便可逼得那諸葛孔明投鼠忌器!”

  曹操聞言,細目爍爍,眺望著不遠處的高山,喃喃而道。

  “若能得之潘無雙、張翼德這兩員絕世猛將,孤勝得二十萬兵馬。不過只怕事宜愿為吶!”

  少時,大船依山而靠。曹操率領一眾文武緩緩下船。

  且說,樂進引兵正追殺著潘平,剛到半山腰處,忽然一將縱馬奔來,在后喝道。

  “文謙不必再追,大王有令,整軍歇息。半個時辰后,三軍上山,將潘無雙、張翼德等賊黨盡數擒拿!!”

  樂進聽言,猛地止住腳步,回頭一望,正見是于禁策馬奔來,當下恨恨地轉過身來,心中暗想。

  “小賊,你已是甕中之鱉,遲早教你知我樂文謙的厲害!”

  樂進遂隨于禁趕回山下。此時山下已無廝殺,荊州軍抵擋者已被盡數殲滅。山下密密麻麻盡是魏兵人馬,曹操在諸將擁護下徐徐而出。典韋、許褚稟報完畢,曹操遂投眼望向樂進。樂進跪伏在地,將前事報之。曹操聽言,咧嘴笑道。

  “哈哈!未料到荊州軍內,竟還有這般勇猛的年輕少將,此番正好一并擒拿!”

  此時,乘著四輪車的郭嘉在一部兵士的推擁下,從人潮里駛出,凝聲笑道。

  “呵呵。只怕此事并非如大王所料,潘無雙與張翼德皆是忠義之士,且又是大耳賊結義兄弟。此二人必然拼死而戰,寧愿戰死,亦不愿做大王階下之囚!”

  曹操聽言,亦不生氣,哈哈笑道。

  “倘若如此,孤正好以此來威脅那諸葛孔明!”

  曹操細目猝暴精光,與郭嘉對視,兩人眼神在暗暗交流,似乎都有相同的想法。

  且說潘平引著一部殘兵趕上山頭,剛從密林走出,忽然一聲雷音般的暴吼在耳畔響起。潘平還未回過神來,便見張飛兇神惡煞地把矛刺來。

  “三弟快快住手,來者乃是坦之!”

  電光火石之間,張飛驟地止住蛇矛,瞪大環目一看,果是潘平。張飛臉露幾分喜色,見潘平身上鎧甲破爛不堪,渾身上下多處有血口,一看便知經歷過數場惡戰。張飛隨即又露出幾分驚訝,想著潘平竟然能夠在如此之多魏兵夾攻之下得以逃脫,果真是少年英雄。潘平被張飛這一偷襲,可謂驚出了一聲冷汗,剛才若非他的義父叫得及時,只怕他此時已喪命于張飛的蛇矛之下。潘平凝了凝神,穩住心神,遂畢恭畢敬地向張飛作揖施禮。張飛默默頷首,又望了望潘平身后帶著的數百員殘兵,濃眉不由皺了起來,甕聲甕氣地問道。

  “坦之,我軍可只剩下這些兵馬得以逃脫?”

  潘平聞言,目光露出幾分愧疚之色,拜罪而道。

  “末將無能,賊軍人多勢眾,末將只能帶得這數百人馬突出重圍,其余大多已降于賊軍,不愿投降者,想必已被賊軍殲滅殆盡!”

  張飛聽言,臉色一冷,火氣騰騰地咬牙喝道。

  “那些無義鼠輩,他日若被我見得,必教其不得好死!!!”

  張飛話音剛落,潘鳳邁步走來,臉色沉著,鳳目中晶亮發光,凝聲而道。

  “事已至此,我等不必在意那些無義之徒。賊軍大部人馬皆在山下,想其不久必將圍殺上山,我等還需早作準備,以備與賊軍持久作戰,直至軍師派援軍趕來!”

  就算到如今局勢,潘鳳仍舊未有放棄。而此時,加上潘平帶來的數百殘兵,在山頭上的荊州兵馬僅有裊裊八百余人。

  昏黑的天色漸漸被艷陽驅走,此時到了拂曉時分,陽光射落在遍地的襄江之水上,反射出道道璀璨的五彩光華。乍眼一看,煞是好看。不過對于潘鳳等荊州將校來說,天明遠遠被黑夜更為危險。白晝一來,他們再難以隱藏,想必不久魏軍大部人馬便會圍殺上山。

  潘鳳、張飛等將校命懸一線,而就在昨夜五更時分。襄陽城內,諸葛亮徹夜不眠,就在城頭上等待著諸軍回報。忽然一聲巨大崩堤聲暴起,浩大的聲浪直沖至襄陽城上,隨即一陣陣席卷水浪聲接連涌起。襄江之處,如正發生極為恐怖之事,城上守軍聽之,無不臉色劇變,一片慌亂。諸葛亮瞪大雙眸,臉上盡是無限的驚駭之色,隨即好似察覺到某些極為悚然之事,失聲驚呼。

  “襄江!!襄江!!!”

  諸葛亮連喝兩聲,腦里當即想到半月前,大雨連連,襄江之水定然高漲。而此時賊軍定是用了這襄江之水,水淹自軍三萬兵馬!

  諸葛亮腦念電轉,皓目內連起漣漪,將近月所發生之事,從郭奉孝死訊傳出,一一回想。諸葛亮很快便將郭嘉之計盡數推算出來,又是失聲呼道。

  “郭奉孝果然未死!此等高深計策,必是其所想!”

  諸葛亮心里明白,半月內自軍屢屢得勝乃是曹操故意為之,使他有所松懈,認為郭嘉果真已死。而他便會理所當然的以為曹操則因被仇恨所蒙蔽,不惜一切狂攻襄陽城。然后他又以為,曹操兵力大損,以致事以難為時,才回復神智,撤兵退走。

  霎時間,諸葛亮醒悟過來,臉上盡是懊悔之色。在諸葛亮身后的馬良,剛聽見從襄江處傳來的連聲巨響,隨后又聽得諸葛亮連聲驚呼,似乎亦有猜得,頓時臉色劇變。

  “莫非!!”

  馬良雙眼一瞪,心臟一揪,臉上盡是悚然之色。忽然諸葛亮猛地轉過身來,臉上盡是急躁之色,哪有平日那半分從容,急向馬良令道。

  “季常快快傳我號令,聚集二萬大軍,準備趕援!!!”

  諸葛亮號令一落,馬良更是確認心中所想,甚是慌亂地轉身就跑,向城上守軍傳達諸葛亮之令。

  不一時,整個襄陽城如似動蕩起來,一部部兵馬迅速聚集,諸葛亮趕于軍前,命軍士打開城門,就欲引軍出城。孫乾、伊籍等謀士急急趕來,見諸葛亮欲要引軍,孫乾急忙勸道。

  “軍師且慢!你乃三軍之首,焉能親身涉險!?倘若有個萬一,荊州誰人把守!?”

  諸葛亮聽言,皓目一凝,厲聲喝道。

  “賊軍放襄江之水,水淹我三萬大軍,此時三萬兵士只怕覆滅大半。潘、張兩位將軍,岌岌可危。潘、張兩位將軍乃主公結義兄弟,三人共有誓言,同生共死,若是被曹老賊所擒,他日亮有何顏面見于主公!!?”

  孫乾聽言,頓時臉色一震,似乎亦明白其中利害,不敢再言。就在此時,馬良甚是冷靜,向諸葛亮勸道。

  “軍師稍安勿躁,且聽良一席言。曹老賊處心積慮至此,不惜犧牲近三萬兵馬,設下此局,必將會布下天羅地網,一舉大破我軍。只怕此時,縱使潘、張兩位將軍尚未被擒,亦被曹老賊重重包圍。倘若曹老賊見軍師率援軍趕至,一時性起,就令兵士圍殺。如之奈何?更何況如今賊軍崩堤放水,襄江方圓十里皆被水淹。我軍并無雙翼,如何趕去救援!?”

  諸葛亮聽畢,這才反應過來,連忙遣數部兵士,命孫乾所領,準備船只。孫乾領命,不敢有絲毫怠慢,迅速而行。

  少時,諸葛亮緩緩定下心神,冷靜下來,坐于馬下沉吟不定。伊籍、糜竺、糜芳等人雖心急如焚,卻不敢打擾。馬良見諸葛亮冷靜下來,眼中的擔憂褪去幾分。

  襄陽城內隨即陷入一陣詭異的死寂。不知過了多久,諸葛亮一雙皓目變得清澈起來,再無半分急色。伊籍見狀,臉色一喜,知得諸葛亮必是想出了計策,連忙問道。

  “軍師可是已有計策,救援潘、張兩位將軍?”

  諸葛亮聞言,卻是默默地搖了搖首,凝聲而道。

  “正如季常所言,襄江方圓十里盡被水淹。老賊籌備已久,必在早前多準備船只,于大水中行駛無阻。而我軍毫無準備,眼下公佑雖領我命,前去籌備船只,但時間緊迫,只怕難以為我軍尋來太多船只。如此,于水中作戰,對我軍大有不利。倘若要準備充足,起碼需要半月時間。如此一來,只怕潘、張兩位將軍早因糧食短缺而死。眼下種種戰況,對我軍極為不利,亮一時間亦是束手無策。”

  伊籍聽言,臉色劇變,失聲驚呼而道。

  “倘若如此,我等豈不要眼睜睜地看著潘、張兩位將軍被老賊擒殺!?”

  諸葛亮目光一沉,臉色沉著地向伊籍而道。

  “機伯稍安勿躁。依亮所料,曹老賊素來愛才如命,若非事不得已,必不愿斬殺潘、張兩位將軍。而潘、張兩位將軍皆有絕世悍勇,曹老賊若想將其擒住,絕非易事。我等尚有時間,思考計策援救!”

  糜芳見諸葛亮忽然變得不慌不忙,他卻是如有燃眉之急,急向諸葛亮說道。

  “可眼下潘、張兩位將軍必被賊軍重重包圍,兩人皆是血性英雄,若是見援軍遲遲未來,難以堅持,與賊軍拼死個玉石俱焚,如之奈何?”

  糜芳此言一落,荊州眾臣亦紛紛附和。諸葛亮緩緩地閉起雙眸,沉思一陣,忽然又睜開眼睛,望向諸臣,凝聲而道。

  “諸公不必多慮。亮心中已有定奪,待公佑尋來船只,亮便會親自前去一會老賊!”

  且說在襄江附近某處高山上,魏軍各部兵馬歇息完畢。曹操號令一落,各部魏軍漫山遍野,團團圍上山頭。陣陣如似天崩地裂的踏地聲,接連暴響不止。

  潘鳳與張飛等殘兵敗將在山頭歇息一陣,忽聽得山下傳來陣陣巨大的喊殺聲,而且還以極為迅速的速度,逼近過來。張飛精神一震,五官剎時變得扭曲下來,當下便令八百兵士,將不久前尋來的巨石望山下投落。八百兵士聽令,紛紛搬起巨石望山道下投去。

  與此同時,許褚、典韋各引一千長槍兵為先頭大軍,馳上山來。

  突兀之間,只聽得轟隆隆隆的ju物滾動聲,山上傳來陣陣轟響。許褚一聽,臉色劇變,疾聲喝令兵士躲避。不一時,只見眼前一顆顆巨大的滾石沖來。魏兵倉促避開,不少兵士躲避不及,被撞得人仰翻倒,慘叫不絕。在后面在揮軍前進的曹操,聽得一聲聲巨響,頓時臉色一變,速喝令大軍止步,命兩隊刀盾手組成盾墻擋住。曹操號令一落,兩隊刀盾手迅速動起,紛紛持盾筑起一面面巨大的盾墻。數十顆巨石滾至,撞在盾墻上,發出一陣陣巨大的金屬轟鳴聲,只見一顆顆巨石暴裂開來,隨即又見一片片魏兵刀盾手暴飛而去。曹操臉色陰沉,口中喃喃垂死掙扎,然后又盡令軍內刀盾手壓前而趕,組成盾陣,掩護大軍前進。

  在山上的八百荊州兵,在張飛的喝令,不斷投石。只聽得山下轟鳴不止,潘平趕來山下一望,見魏軍以刀盾手做掩護,頓時臉色一急,急來向張飛稟報。張飛聽言,臉色一變。潘鳳臉色剛毅沉著,疾言厲色地向張飛令道。

  “三弟,你把守陣地。我與坦之引兩百兵士前去襲擊!”

  潘鳳喝畢,便與其義子潘平引二百兵士隱入山道旁側的密林。張飛見狀,扯著雷公般的大嗓子,命令兵士火速投石。兵士聽令,各個使出吃奶的力勁,望山道下猛投巨石。

大熊貓文學    寒士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