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上論述,我證明了每個弱閉凸集是近迫集,所以假設成立,即x的每個閉凸集是逼近緊的切比雪夫集。”
“我暫且將其稱之為‘穆勒沈定理’的補充近迫定理,論文原文發表在今年第一季度的《數學發明》上。”
“以上就是我的第一部分報告內容,我和艾倫穆勒教授完成了一項跨越世紀的工程。”
沈奇耗時10分鐘,報告完了《巴拿赫空間中的‘穆勒沈定理’及補充近迫定理》,比原計劃縮短了10分鐘。
現場掀起了小小的波瀾,沈奇于半年之內接連在《數學年刊》、《數學發明》上發表論文,并成功命名“穆勒沈定理”,這是實力的體現。
沈奇保持微笑稍作停頓,他知道《巴拿赫空間中的‘穆勒沈定理’及補充近迫定理》只是開胃菜,這個部分所涉及的兩篇論文已經發表,屬于會前已公布的研究成果。
雖然補充近迫定理尚未得到imu的認可,但這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什么,全場人心里都清楚,包括沈奇本人。
是黎曼猜想。
沈奇還算滿意現場觀眾的反應,即便是開胃菜,也起到了開胃菜的效果。
接下來,終于輪到主菜上桌了。
“下面,將由我代表普林斯頓的團隊,報告第二個部分的內容,《基于‘雙生匹配法’的黎曼猜想證明》,這份報告之前沒有公開發表,本次報告屬于全球。”
沈奇切換大屏幕上的ppt到第二部分,全場立即安靜下來,幾百雙眼睛死死盯著大屏幕。
算上封面和結束語,沈奇的第二部分報告總共有32頁,他將用35分鐘的時間完成黎曼猜想的報告,多出的10分鐘是臨時從《巴拿赫空間中的‘穆勒沈定理’及補充近迫定理》中摳出來的。
第二部分的封面頁,寫著一行醒目的紅色粗體字,即標題:《基于‘雙生匹配法’的黎曼猜想證明》。
標題下方,以稍小字體羅列此課題研究團隊的成員名單:
“沈奇、瑪麗舒爾茨施密特、喬納斯卡爾、艾倫穆勒。”
“并特別感謝格雷德法爾廷斯、埃隆林登施特勞斯的技術性支持。”
全場發出驚訝聲。
沈奇的團隊陣容太豪華了,普林斯頓盡遣主力,由兩位菲獎得主擔任該團隊的技術顧問。
“沈奇這家伙,身后隱藏兩位oss,居然現在才公開。”龔長偉覺得沈奇這次肯定穩妥了,而且跡象很明顯,普林斯頓就是要捧紅沈奇,兩位菲獎得主同時為一個團隊服務,普林斯頓這是動真格的了。
王子屯志在收復失地,他們欲再次吊打全世界,以重現20世紀后半段的輝煌。
“沒想到沈這個中國人,竟然這么有背景?”梅納德心頭一緊,預感到沈奇可能會放大招。
35分鐘的時間,講完32頁ppt,平均到每一頁ppt上,沈奇只有1分鐘多一點點的時間。
沈奇快速切換到第二頁,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詮釋他團隊最核心的研究成果。
這不僅是需要扎實的學術能力,也要求報告者具備較高的演講技巧。
第二頁,最引人注目的圖案是一位滿臉大胡子的男人波恩哈德黎曼。
黎曼以一種無敵于世的眼神注視臺下眾人,附他的著名猜想:ζ(s)的全部非顯然零點,即ξ(s)的全部零點都在直線σ1/2上。
沈奇照著黎曼猜想的原文念了一遍,然后說到:“為了證明這個猜想,我和我的團隊做了大量的工作,很幸運,我們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ppt切換到第三頁,這頁全是數學符號組成的式子,沒有一個英文單詞。
沈奇暫時保持沉默,讓現場的數學家們審視第三頁的數學式子。
“這…”
“這是…”
“這是什么?”
絕大多數的數學家們傻眼了,看不懂啊!
看不懂很正常。
在座的各位數學家,在他們的數學系學生階段,肯定學過數論的基礎理論。
成為職業數學研究者后,他們選擇了自己的主攻方向,這個主攻方向不見得是數論。
在沈奇不解說的情況下,全世界只有少數精通數論的專家,或者事先研究過這份報告的數學工作者,才能在短時間內get到那么一丟丟啟示。
“這…這就是‘雙生匹配法’的定義?”梅納德是這部分的少數人,他是個明白人,他只看了區區半分鐘,就預感到沈奇并沒有吹牛逼,沈奇從報告的一開始,就拋出了一枚重磅炸彈!
全場數學家們急迫的望向沈奇,你說話啊,你倒是給咱們解釋一下呀!
沈奇笑了笑,他終于開口了:“一百多年過去了,我們始終沒能證明黎曼猜想,因為我們沒有掌握最鋒利的武器。”
“而我,和我的團隊,找到了這把鋒利武器。”
“由這頁的數學定義,大家可以看到,我取凡是具有‘和值為1,虛部絕對值相同’特征的兩個非顯然零點為一組。”
“通過一些巧妙而合理的處理,我們得到了一種新的處理方法,雙生匹配法。”
“敲開黎曼猜想的大門,唯有雙生匹配法!”
“是的,后面的全部推導都是圍繞雙生匹配法展開的,接下來將由我,為大家敲開這扇緊閉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大門!”
沈奇忽然間興奮了起來,雖然臺詞早已爛熟于心,但他依然熱血沸騰,玩嗨了。
沈奇的專業性解說以及鼓動性極強的演講表現,刺激到了全場數學家。
數學家們激情澎湃,他們的數學直覺告訴他們,沈奇即將推開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有些數學家情不自禁的站了起來,他們坐不住了,必須站立看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