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險城民眾舉行了盛大的儀式,歡迎大漢太子殿下入城。樓船停靠在南岸后,所有的漢軍將士盔明甲亮氣宇軒昂,護衛著太子劉琚正式踏上這片歸降的土地。/p
從東宮跟隨而來的一些屬官和隨從,意氣風地跟在太子的身后,心中的得意勁兒就別提了。這到手的功勞簡直來得太容易了吧!這可是正兒八經的的滅國之功啊。/p
想當初從長安出時,剛剛聽到要隨軍遠征遼東消息的他們,心中是有很多抵觸的。遼東之地偏遠苦寒,盡人皆知,在這大冷的天跑到那兒去,豈不是活受罪嗎?哪里有安安穩穩地呆在長安來的舒服。再者說了,太子儲君的地位早已經確定,哪里還用得著親自去受這些苦來為自己加分兒呢?/p
只不過這件事是皇帝陛下親自決定的,而太子本人和即將成為大漢皇后的衛夫人也極力贊同,就自然沒有他們這些東宮屬官說話的份。然而每個人心中的埋怨和腹誹還是有的。/p
然而等到今天來臨的時候,所有的一切不滿都煙消云散。離開長安以來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不要說受寒受苦了,就是連路都沒用他們走幾步。每天陪著太子在船上好吃好喝,除了感覺有些氣悶之外,簡直和在東宮的時候沒有什么兩樣。/p
就是在這樣的一次“出宮游玩兒”中,他們等來了平定真番國的大功勞。身為宮廷優選派在太子身邊的人,都是些精明的家伙。每個人其實心里都很清楚,這樣的功勛到底是屬于誰的。但他們同時更加清楚,那位小侯爺把這些功勛轉嫁到太子頭上后,究竟對太子的地位穩固和未來意味著什么!/p
無論世人怎樣認知和理解,年幼的大漢太子第一次隨軍遠征就平定了敵國這樣的事實,是無論如何也抹殺不了的。而只要有這一點就足夠了。/p
和一大幫屬官們的興奮情緒比起來,太子劉琚則顯得高興中帶了幾分羞愧。因為自己什么也沒干,就跟著看了一路熱鬧。他所在的樓船被保護在正當央,不會有一點兒危險。每當聽到護衛們在興奮的談論元召取得的那一次又一次勝利時,他也會高興的像個孩子。/p
對于這些殺伐征戰,劉琚其實并不熱心。之所以關心這些,是因為那個領兵在敵人國土上拼殺的將軍,是他認識了八年多的朋友。/p
自從那年他和舅舅被元召所救,他就已經從心里把他當作了唯一的朋友。無論元召是那個梵雪樓中的流浪兒,還是今天的大司馬大將軍,這一點從來沒有改變過。/p
而今,元召領著他的士卒憑著無雙勇力征服了一個國家,就等著自己去接收,在進城的路上,他想起了父皇和母后曾經叮囑過的話。/p
“元召是一個不世出的奇才。如果能得到他的真心輔助,皇兒的未來,將會比父皇的路更加寬廣…至于能不能把握得住他,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嘍!…。”/p
劉琚雖然年紀還小,但他自小聰慧,這些年又在名師指導下飽讀經書,通曉世事,他自然能夠明白父皇和母后對他囑托過很多次的話中隱含的意思。不外乎就是帝王秘傳的恩威并施御下之道也!/p
但劉琚從來沒有想過對元召耍什么手段,他只想把他當做一個朋友,一個可以平等對待的朋友。利用任何手段來籠絡這種關系,他覺得都是一種褻瀆和貶低。此刻,遠遠地看著高大的城門邊那個熟悉的身影,大漢太子臉上露出了真誠的笑容。/p
“大將軍威武!辛苦了!所有我大漢將士也都辛苦了。”/p
幾丈之外,劉琚還沒等等候的人行禮,他早已主動的跳下馬來,先提前大聲的說出了自己的問候。這些為國征戰浴血沙場的好男兒,當得起任何禮遇。/p
“大漢威武!皇帝陛下威武!太子千歲威武!萬勝、萬勝…!”/p
以大嗓門兒的公孫戎奴領頭,幾千名漢軍將士整齊的大聲吶喊,聲音威武而雄壯。那些遠處觀看的真番民眾不禁心中暗嘆,有這等強軍,而衛王還去招惹,真是自作孽而不可活呀!/p
元召呵呵笑著,給太子介紹過各位有功人員,劉琚態度和藹,一一慰問嘉勉。他雖然年齡尚幼,但終究是大漢的儲君,未來的帝王,誰也不敢輕視半分。得到他親自勉勵的人,都喜笑開顏,與有榮焉。/p
當下來到景陽宮中,大略聽元召說起戰爭過程和俘獲的衛王等人情況,劉琚便只是頻頻點頭,做出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其實他的內心深處,早已恨不得大家趕快離去,他好痛痛快快的拉著元召,好好聽他講是怎么去把那位淮南的表姐救出來的。/p
也不怪他如此著急,相比起這些軍國大事,其實這位十四歲的太子更在意的是元召心里有沒有忘了自己的大姐兒素汐。/p
看著他心不在焉的樣子,元召對他使個眼色,示意他要注意自己的威儀。這些真番投降的貴族臣子們現在的心理敏感,一點點兒輕微的舉動,有可能就會引起他們的胡思亂想,在大漢的鎮守官吏還沒有派來之前,還是需要好好撫慰的。/p
所謂的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