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番王衛右渠是在接見匈奴萬夫長古牙朵的時候,接到永川口兵敗消息的。當時宴會廳中酒意酣暢,談興正濃,眾多貴族大臣盡皆在場。
這位匈奴將軍是在不久之前,奉大單于羿稚邪之令,應衛王的請求,統領著五千匈奴鐵騎進駐真番國內的。他此行的主要目的,當然就是協助真番共同侵襲漢境,從側翼牽制漢軍,見機行事。
在真番第一次與漢軍的作戰中,這些匈奴人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漢朝北路將軍荀羽的一萬多人馬,就是因為他們的突然出現,被截斷了后路傷亡慘重,而沒有辦法退回遼東,這才敗逃甘云嶺,困守在那里孤立無援。
這次古牙朵帶著幾個貼身親信來到王險城面見衛王右渠,是因為他接到了從匈奴王庭傳來的最新消息,十萬匈奴大軍在左賢王和耶律王的指揮下,分兩路即將踏出草原,大舉南下攻漢。
他接到的是耶律王的命令,讓他率領著麾下五千騎兵配合真番軍隊,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真番國境內的漢軍全部消滅。然后不管用什么辦法,會同真番軍全力攻打漢朝的遼東滄海郡,盡最大的努力從這個方向進襲漢朝境,形成三線進攻的局面,到那個時候,勝算可期!
接到這個命令的匈奴萬夫長,既興奮激動又感到責任重大。這雖然是耶律王的命令,但一定是經過大單于本人同意的方略,這就意味著,王庭和大單于羿稚邪會密切注意著自己這一線的動向,一旦自己能取得不俗的戰績,那么立大功的機會就來了!
古牙朵來到真番國已經有些日子了,對于這個國家的很多情況已經很熟悉。他大約估算了一下,真番國全部軍隊加在一起也不下十萬之眾,就算衛王不會同意全部出動,那么打個折扣,說服他出動四五萬人馬去攻打漢朝,應該沒什么問題。
畢竟滄海郡那么大的一個誘huo擺在那里,他不相信真番王會不動心。大單于已經答應一旦攻略漢地成功,就把這塊地方送給他衛右渠,這千載難逢的機會,那個生性貪婪的衛王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當然,要想說動這位真番王出兵,首先的前提,肯定是要把真番國內的局勢先穩定下來。因此,來的路上古牙朵就已經想好了,他會先答應衛右渠,統領五千匈奴騎兵幫他在最短的時間里,把所有出現在這兒的漢軍,一個不剩的全部殺掉。
就是帶著這樣急迫的心情,他來到景陽宮見到了衛王右渠。果然,聽到匈奴人的意思后,沒有想到匈奴單于這么快就出兵的衛王大喜過望,當即一拍即合,馬上就同意了匈奴萬夫長的請求。
只要是胸中存有野心的人,會抓住每一次機會的,即便是明知道存在著很大的風險,也會牢牢地抓住不放。衛右渠就是這樣的人。不管是匈奴還是大漢,對于真番來說,都是實力相差懸殊的國家,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別的。如果單獨與其中的一個國家硬碰硬的作對,那下場會很慘。這一點不用別人提醒,衛王自己就看的比誰也明白。
但是如果換一種思路呢?衛王雖然算是一個魯莽殘暴之人,但他也深諳謀略之道。在漢家文化中,有一句話如果用在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中,他認為非常精辟,最合適不過。那就是“四兩撥千斤”或者是叫做“借力打力”!
在衛右渠和他身邊謀臣的秘密策劃中,只要能把握好其中的分寸,在匈奴與漢朝這兩個龐然大物的戰爭中間為真番國謀取最大的利益,完全是可以辦到的。
“火中取栗”在于火候與時機,先王衛滿之所以能夠白手起家創立這三千里山河的基業,不就是利用了秦末戰亂和漢初的無暇顧及嘛!衛右渠非常自信自己也有這樣的能力,在漢匈兩國即將展開的大戰中,憑著自己的眼光和手腕,從中取得大大的好處。這是他的野望也是他最大的信念!
為了提前預祝大單于旗開得勝,馬到成功,盛大的宮廷宴會是必不可少的。宮中飲宴,這是衛王的習慣,更是他一向奢侈無度的表現。
來自草原的將軍雖然是海量,但也架不住衛王手下臣子們的輪番勸酒,懷著即將大展威風的慷慨,哈哈大笑的古牙朵喝的有些醉醺醺。眼中所見,那些酒宴當中跳舞助興的歌姬影子都有些重疊了起來。
就是在這樣的熱烈氣氛中,有些沒有反應過來的真番王聽跪在面前稟報的信使說完后,臉上仍舊掛著得意洋洋的笑。不過在片刻之后,當他大腦反應過來意識到究竟發生了什么事的時候,他臉上的神色變得很精彩。
下面互相敬酒的群臣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因此在嬉笑嘈雜聲中,忽然聽到一聲大響,驚愕地抬頭看過去,發現是衛王站起來踢翻了面前酒案時,都有些驚愕。甚至有的人并沒有在意,還認為是自家王上喝多了耍酒瘋呢!
不過,有些機靈的臣子意識到可能出事了,因為,衛王的臉色很怕人,他不僅踢翻了酒案,而且還不解恨,又拔出身后的佩刀,狠狠的砍碎了身邊的幾個酒壇。巨大的聲響中,所有人都清醒了,四周霎時安靜下來,沒有人再敢發出一點兒動靜。
“父王,這是為何?是什么事惹你生這么大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