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百八十二章 水深火熱

  馬戰一直持續到黃昏,諸部落聯軍、以至少數倍于敵的兵力,依舊沒能將明軍騎兵驅逐出戰場。死傷的人與馬匹,遍布山谷。

  雙方收兵之后,次日一早明軍終于停止了追擊。他們的人馬有限,估計暫時也無力再糾纏蒙古軍。

  此時的大汗中軍里,還有首領主張,希望大汗聚集騎兵與明軍一決高下。畢竟到目前為止,諸部聯軍的精銳尚未傷筋動骨,仍可一戰。

  但阿岱汗沒有答應,他只說了一句話:“即便是最有經驗的獵人,等待了很久,走了很多路,也可能一無所獲。”

  阿魯臺也不主張繼續作戰,他只消瞧一眼那些兀良哈人、耷拉著腦袋的樣子,便知道再發起一場大戰是不可能的事。人們的士氣與信心很重要,蒙古大軍兩天前襲擊明軍輜重營時剛吃了虧,現在讓各部再奮力一搏、談何容易?

  阿魯臺觀察了一會兒大汗的神態,覺得大汗毫不猶豫的決定、也是出于這樣的想法。

  下面的許多頭人、甚至是部落首領,與大汗、知院、宰相等高位者不一樣。他們的感受很簡單,也許一場大戰前對于戰利品的渴望、以及慷慨的鼓動,就能讓他們勇猛向前;但要大家不論勝敗、長期堅持恢復大元的信念,幾乎不可能。

  “南面還有明軍的主力大營,他們在等待步軍增援。”阿魯臺不動聲色地說道,“我們應該抓住現在的機會,盡快離開戰場。丟掉營中笨重的東西,向哈剌溫山西面回避。到那時我們將得到科爾沁人、以及阿蘇特人的幫助。”

  這時兀良哈人脫魯忽察兒問道:“那我們兀良哈部落的人怎么辦?”

  旁邊馬背上一個科爾沁部落首領脫口道:“當然和我們一起走。”

  阿魯臺看到脫魯忽察兒沮喪的神態,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脫魯忽察兒所指,應該是兀良哈諸部的牧場、以及在各處的部族,而非軍中這些騎兵。

  “明軍在草原上停留的時間不會太長。”阿魯臺道,“等他們離開了,你們再回來。”

  脫魯忽察兒嘆了一口氣。

  阿岱汗開口道:“現在只能照知院所言,先設法避開明軍。”

  大汗表明了態度,陸續便有幾個人附和。但周圍的人們此時顯得有點沉默了,再也沒有人提出甚么主張。

  阿魯臺見大汗眺望著北面,便循著大汗的目光看過去。北邊幾乎甚么也沒有,只能看見越來越明顯的起伏山勢。阿魯臺這才意識到,這個地方離哈剌溫山已經不遠。

  他收回目光時,又看到了連綿西去的隊伍,有馬拉的車、牲口,以及無數的男女老幼。許多人垂頭喪氣,看上去就像在逃難一樣。

  此役蒙古聯軍并沒有遭遇戰場上的大敗。但其間有一個錯誤,導致了大軍不僅一無所獲,還因為各種原因損失慘重、不限于戰場上拼殺的死傷…

  好在漢人們在草原上生存與活動,顯然比蒙古人更不容易。兩天之后,明軍的大股人馬離蒙古大營越來越遠。蒙古人只想遁逃,似乎沒有甚么難度。

  今天各營很早就停下來了,甚至有時間散出人馬,到各處去打獵收集食物,以減少軍營的消耗。

  大汗的中軍大帳搭好之后,阿魯臺帶著阿莎麗,去見大汗。帳中還有脫魯忽察兒等首領,大家十分默契地談論著族人打到的一些打獵物,一時間沒有談論令人沮喪的戰事。

  不料這時帳篷門口來了兩個人。一個阿岱汗的侍衛,帶著一個阿蘇特人、乃阿魯臺本部中的頭目。

  帳中其他人也馬上猜到了,那個阿蘇特人是阿魯臺的族人,因為阿蘇特人長得很不一樣、本就是元朝的色目人。大伙兒紛紛側目,看向了阿魯臺。

  大汗點了一下頭,那阿蘇特人徑直走向阿魯臺。來人應該有甚么重要的事,否則大可不必著急地來到大汗帳中。

  果不出其然,阿蘇特人拿出了一份信件,并在阿魯臺身邊耳語道:“瓦剌人要攻打我們了。”

  阿魯臺臉色一變,他愣了一下,說道:“先稟報大汗。”

  阿蘇特人便拿起信件,走到大汗前面,單膝跪地將信呈送上去,稟報道:“樞密院以前曾派人混到了馬哈木的部落中,不久前有人冒死逃回來,說出了一件大事。

  馬哈木知道了明國人正在與諸部大戰,便下令從各部調集騎兵。據說馬哈木已經主動派出使者,前往明國索要盔甲兵器,想以幫助明國夾擊大汗為由,趁機攻打大汗。”

  帳中的人們聽到這里,一陣喧嘩。大多人立刻開始痛罵瓦剌人。雖然同為蒙古部落,但韃靼諸部首領對瓦剌人的厭惡痛恨、似乎超過了漢人。何況這回瓦剌人落井下石、趁人之危,在草原上也不是啥光彩的事,更令諸部不齒。

  科爾沁部落與阿蘇特的首領,紛紛上前表忠,要跟隨大汗反擊瓦剌人,狠狠教訓他們。反倒是阿岱汗自己沒有多言,顯得有些寡言少語。

  于是眾人重新議論戰事,直到天黑。

  諸部首領陸續散去,回各自的營地。唯有阿魯臺和他身邊的妹妹,留在了中軍大帳。

  吵鬧的氣氛終于消停了,侍衛端上來煮好的奶茶,阿岱汗輕輕揮了一下手,讓侍衛們退下。大帳里更加冷清。

  君臣數人默默相對,阿魯臺正想開口說話,忽然發現阿岱汗有點不太對勁,便將到嘴的話又重新咽了下去。

  只見阿岱汗端起茶碗時,手竟然有點抖,奶茶也濺了一些出來。阿魯臺抬起頭,看到大汗的臉很紅,額頭上的青筋也鼓了起來,好像在強忍著甚么難以承受的痛苦。

  阿岱汗終于沒能喝成奶茶,他重新把碗放下了,一聲不吭地坐在那里。

  “我還是太倉促了,不該去偷襲明軍的輜重營。”阿岱汗長長地呼出一口氣,看著阿魯臺道。各部落的人都走了,他在阿魯臺面前,似乎終于說出了真心話,“這么簡單的陷阱,我竟然沒有識破。”

  阿魯臺急忙好言勸道:“事情不能怪大汗,若非大汗及時收兵,我們損失會更大。”他頓了頓又道,“此時瓦剌人想落井下石,但不一定是我們的對手。”

  “或許我們與明國人開戰,根本就是錯的。”阿岱汗道。

  阿魯臺看到阿岱汗懊悔的表情,反倒覺得這任大汗很有見識。可為甚么、事情會變成現在這樣的局面?阿魯臺真的沒有怪大汗的意思,他心想也許僅僅因為生不逢時?

  三人坐在一起,又沉默了好一會兒。阿魯臺的妹妹阿莎麗是一直都沒有開口,她只是默默地觀察著大汗。

  阿岱汗再次開口,但未看著阿魯臺說話,他仿佛只是自言自語,“我們難免會有一種錯覺,認為自己非同尋常,一定能成就一番大業。可是有時我們要生存下去,便已需要很大的本事。”

  “大汗…”阿魯臺脫口道。

  阿岱汗轉頭看著他:“我不是在說喪氣話。草原上的人越來越少,而漢人正處于強盛的王朝。我們想與之爭鋒,一開始就錯了。能在這種不利的時候,保存實力、不讓草原諸部變成一盤散沙任人宰割,恐怕才是我們這一生應該做的事。”

  阿魯臺認真地聽完,說道:“但后人可能會忘記一切。”

  大汗不置可否,臉上情緒失控的反應已漸漸消失了。他冷靜地說道:“漢人的火器與大元時候(曾經的元軍也有很多火器)不一樣了,步兵用的火器使用了機關火石,蒙古騎兵正面更難破陣。我注意到,漢人的騎兵也在變化。”

  阿魯臺道:“使用火器的騎兵?”

  大汗點頭道:“那些拿著火銃的騎兵,并不比我們的騎射強,馬匹也不好。但是漢人平民不騎馬,得到騎兵很費勁;那些用火器的騎兵,卻彌補了需要長期訓練的騎射,可以用數量與我們消耗。漢人地區有大量的人丁、城鎮,制作盔甲火器是他們的長處。這么耗下去,蒙古國會越來越虛弱。”

  阿魯臺沒有馬上回應,但他不得不承認,大汗很敏銳地注意到了細節。

  “原來臣與脫火赤丞相商量的時候,也說過一種方略。”阿魯臺沒有直接附和大汗的話,“蒙古國可交好大明,先找機會滅掉瓦剌人,統一草原。更長遠的打算,可等到漢人王朝衰落的時候,從千百年的經歷來看,他們的興衰總有輪回。”

  阿岱汗道:“明國朝廷默認韃靼人是蒙古國的正統,長期奉行削弱我們的方略,他們愿意與我們交好?”

  “現在的皇帝朱高煦,似乎并不那么認為,他的見識與大多人不一樣。”阿魯臺道。

  大帳中再次安靜了一會兒,阿岱汗主動說出了倆人都想說的話,“盡力爭取與明國人議和罷。”

  阿魯臺沒有反對。只不過議和這個詞比較中聽,其實在這種危險的時候,他們恐怕只能求和了。.

大熊貓文學    大明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