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八十四章 工業

  “謝升道這廝倒是有幾分眼光,不枉圣人看重。”

  “那也要州里得用,巴巴地拉那么長一根電纜,又是電力又是通訊,把他樂壞了,一下船就嚷嚷著要大干一場,這不見天地呆在市舶司與二郎商議什么,連蕓姐兒的事都顧不上了,嚇得那丫頭提心吊膽,唯恐避之不及。”

  葉應及一邊回答,一邊將一塊粗坯放到機件夾上,慢慢地調整它的位置,又扭過頭去,對照三視圖看了又看,然后搖動轉輪,只聽得“滋”得聲響,一道火花從不斷走動的車刀刀口射出,粗坯上顯出一個光亮白閃的鏡面,葉應及取下加工件,拿起一把游標卡尺,熟練地量了量,露出一個滿意的神色。

  這個過程中,劉禹一直沒有說話,腳下的這間鋼結構廠房,與后世的機械車間頗有幾分相似,一排排機床、隨地可見的機件、隆隆的聲音、身穿藍色工服的工人,只不過它的水平,還停留在建國初期,大部分時候,都是由一群老工匠帶著一群剛畢業的學子,拿著一本自行在鉆研,從立體幾何、機械制圖一步步學起,慢慢地開始安裝、調試,到自己動手,完全是按照技校學徒工的教材來的,而他幾乎沒有插過手,全靠錄像和書本資料,再輔以大量的動手實踐,幾個月下來,似乎也有模有樣,左右廢鋼鐵有的是,拿來練手再好不過了,等到把外頭那些堆積如山的廢鋼鐵變成同堆積如山的鋼屑,一條實驗性質的煉鐵生產線也差不多快建好了,到時候直接回爐就是。

  這一切,并不是他想到的,而是葉應及主動提及的,最初的原因是后者想要仿制56半,說起來,這種結構簡單,加工難度低的名槍,想要在后世找一條加工生產線都難,而葉應及的意思,竟然是想純手工打造,于是劉禹一拍腦袋,干脆拉了一堆老式車床過來,讓他們慢慢練手好了,反正瓊州的電力正在一步步上臺階,水電的總裝機容量已經達到五十萬千瓦,而民用電尚未普及,工業還只是個雛形,不多整點用電的東西,發出來的電就純粹浪費掉了,所以他才會想著將海底電纜一直鋪到中南半島去。

  按照專家做出的產業布局,瓊州本地不會建設太多的工礦業,而是朝著宜居城市發展,比后世的旅游支柱產業還要徹底,就連島上著名的石碌鐵礦都給封閉了,除了做試驗和陪養性質的小型煉鐵設備,根本用不到多少鐵礦石,這些原材料的也可以通過一海這隔的安南等地運來,就連原本發現的一些淺煤層和相應的蜂窩煤生產,也會搬遷到煤炭專用碼頭的附近,安南的煤田質量和產量都是瓊州無法比擬的,何必要破壞本地的生態環境呢。

  盡管看到了劉禹來找自己,葉應及仍是一絲不茍地檢查了每一個上機者的作業,并布置了下一項內容,這才脫下袖套,與他走出廠房,劉禹還是第一次來這里,舉目一看,外面是平整好的土地,按要求作了“三通一平”,現在只有一間孤零零的廠房,居然連個辦公室都沒有。

  “就在這里吧。”葉應及帶著他來到一棵樹蔭下,劉禹扔了一根煙過去,看到對方滿是油污的雙手,毫不在乎地接過來點上,不禁笑了。

  “不是發了勞保手套,這油很難洗的,洗了也是一股子味,小心嫂嫂不讓你上床。”

  “無妨,最近都住在這里。”葉應及嘿嘿一笑:“那手套太厚,摸著不塌實,手冊上也說,光著才會有感覺嘛。”

  劉禹嚇了一跳,住在這里頭?是打算要以廠為家,還是打算與某個廠花發展一段不可不說的地下情?似乎真有一些女工在里面操作。

  “你這身子,好點沒有,沒好利索就不要到處跑,讓璟娘她們擔心,聽觀海說,私下里不知道哭過幾回,懷著身子呢,我讓內子去勸過,你也要多留意,事情千頭萬緒,急不來的。”

  “我省得。”

  大舅哥的話,還是要聽的,這里頭的關切之情,并不比另一個時空的親人要少,劉禹當然明白,璟娘平日里不管怎樣都是笑臉相迎,從來不會露出憂慮,來到瓊州兩年,所經歷的一切,只怕比她這輩子還要多,成長起來自然會快,哪怕在他無故失蹤的幾個月里,這里依然風平浪靜,固然有留下的班底得力的原因,做為女主人,沉著冷靜遇事不慌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可以說,如今的瓊州越來越像個夫妻店,讓他欣慰之余又有些心疼。

  “你這次過來,是否又有什么想法?”

  劉禹點點頭:“安南等地日趨平定,那里的礦產正在逐步開采,煤鐵是優先物資,目前的開采量不大,只是供你們練練手,新式煉鋼爐已經運到,你在這里選址規劃一下,盡早熟悉投入使用,將來還會有石化等等一系列產業要引進,需要大量的作工者,筠用,我需要一個管理者,而不是一個熟練工匠。”

  葉應及吸了一口煙,默然片刻,劉禹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讓把精力從具體的技術中抽離出來,放到更廣闊的層面上,一如他之前的軍器監,對于一個技術宅來說,自然是很舍不得的,來到瓊州,仿佛為他打開了另一個世界,那些精密的機械、神奇的電路、充滿想像力的規劃,深深地吸引了他,恨不能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撲到上面,這種熱情,卻被別人認為用錯了地方,一時間哪里接受得過來。

  為了說服他,劉禹只能拿出未來的影像資料,那些充滿了現代美感的工業建筑,哪怕毫不懂行,也會為之傾倒,因為這種力量,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得到,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掌握自然規律,成為這片土地上的主人。

  在十三世紀,要實現初步工業化,哪怕有著穿越這個逆天的大掛,實施起來也是異常困難的,因為現代工業的分類繁雜,復雜程度遠遠超過了華夏建國之初,要知道以那個時間點的華夏,有了一定的人才基礎,又得到了老毛子大哥手把手的幫助,也用了幾十年才建成,他有什么?一群經過幾個月識字算術,初步掌握四則運算的人才?

  開創一個世界比毀滅更難,事情從來都是如此,身為一個上位者,他要做的只是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去,對于葉應及來說,同樣是如此,讓那些老工匠來學習具體技術,再手把手地傳下去,或許有一天,會掌握各類機床的使用方法,等到新一代人才成長了,再去摸索更為便捷和精準的技術,電子、數控機器人之類的,一步步地縮短差距,完成整個社會的轉型。

  經過了上次的事件,劉禹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種急迫,無論是自己還是穿越本身的壽命,或許都是有上限的,人的畢生之年并沒有多長,誰也不知道能做到哪一步。

  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會走上原始積累的路,這條路上的累累白骨,與其讓漢人來背負,不如讓那些從不知感恩為何物的東南亞土族去充當。

  “......截止目前為止,收攏的安南人逾四十萬,大部分都集中在升龍府,發往石溪等礦區的約有萬人,日產粗煤百萬斤以上,若是全靠海船往回運,本大利微風險又高,只怕是無人肯干。”

  胡幼黃關注的還是本州的民生,五百多萬人的瓊州一天所需的煤是個天文數字,如果和糧食一樣全靠外運,一旦有什么閃失,就會造成社會動蕩。

  “產量太低,運輸效率太低,既然有那么多閑人,盡量利用起來,把那些人都趕去挖煤,從礦區修一條路直通海港,設立煤炭專用碼頭,運到了直接上船,運煤的船用機帆船,我的要求是每天到岸的數量不少于百萬斤。”

  劉禹也是沒有辦法,這個量看似大,其實還不足以支撐全島一天的用量,因此本島的煤場并不能馬上關停,要等海運更有效率以后才可以,他們今日所討論的,也并不是百姓一天要用掉多少煤,而是占領地土人的處置。

  劉禹只要地不要人,再多的地,將來漢人都消化得了,而土著的存在既是不穩定因素,也是一個負擔,這樣的思維,自然會與陳允平他們產生沖突,在后者看來,征服最要緊的是拿到足夠的稅賦,這一點倒是與元人不謀而合。

  對此他沒興趣一一解釋,只要軍隊照做就是了,總有一天,工業化的大潮會讓所有人明白,這一切的必要性。

  “阿里海牙到哪里了?”

  “據探子來報,他們的前鋒已經進了暹羅,另一路轉道真臘,看樣子似乎打算合擊占城。”李十一飛快地說道。

  “來得好快,既然他想一戰成功,咱們給他這個機會。”

  “撫帥打算怎么做?”

  “讓老孟帶人棄城往半島的底端走,一定要把所有的荊湖民夫都帶上,造出來的聲勢越大越好,到時候把人都吸引過來,本官再去露上一面,你猜阿里海牙會不會全軍來攻?”

  “屬下明白了,這就讓人去加一把火。”

  李十一心領神會地答道。

大熊貓文學    混在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