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十八章 不夠

李十一不是一個人來的,在他的身后,跟著一個黑黑的身影,正是軍中負責刺探的都統施忠。雜卐志卐蟲  “出去說。”

  劉禹帶著他們離開輪機室,來到了上面的操作室,從這里的窗子,可以看到大壩外的情景,遠處的瓊州市區已經有了一分現代化都市的模樣。

  “你這是從安南過來?”

  施忠向他施了一禮:“屬下從占城過來的。”

  “占城降了?”

  “降了,他們連一個月都沒撐到,韃子占領了安南的大部分國土,其王帶著余下的人躲入了山林中,酋帥阿里海牙以王弟為傀儡,征發安南人為前驅,先是占城,后是真臘,如今就連暹羅都奉表歸附,半島各國只有蒲甘還在抵抗,不過屬下以為他們也擋不了多久。”

  這么快?

  劉禹有些佩服阿里海牙的能力了,不過半年的功夫,他竟然已經搞定了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國家,歷史上光是一個安南就讓元人栽了不小的跟頭,唆都就是死在紅河邊上的,難怪忽必烈將西路交給了他。

  “蒲甘人從大理退兵了么?”

  施忠搖搖頭:“三個月前,他們的軍隊在大理附近被韃子擊潰,逃回來的不足三成,韃子攻入其國土,兩路夾擊之下,蒲甘人數次求援,無奈我軍主力都在三佛齊和爪哇,一時無法相救。”

  李十一在一旁補充道:“楊參謀前后遣了三批人回來,聽聞金帥、姜帥意見不一,他們三人只能上報帥府,請撫帥定奪。”

  “喔,金明不想救,姜才想發兵,是這樣么?”

  “正是。”

  劉禹明白了,金明更看重自己的目標,姜才想的是各國約定,都不能說錯。

  “楊參謀是個什么意思?”

  “不能不救,也不能急救。”

  劉禹一聽就笑了,還是這個家伙知道自己的用意,阿里海牙這么著急,其意就是想從半島上抽身,專心對付逃到瓊州的廣西軍民,畢竟那才是他的主要目標。

  “就按這個思路,告訴蒲甘人,本官絕不會棄他們于不顧,人馬太遠了,集結尚須時日,但是兵器甲仗可以支援他們一部分,只要拿糧食來換即可。”

  “如此甚好,張參議那邊的壓力也會小一些。”李十一的話,讓他有些奇怪。

  “是不是韃子限制了各國的糧食交易?”

  “是啊,最近從那邊過來的糧船,要么不滿載,要么就是空船,咱們宋人已經買不到糧食了,后來,就連大食人也不讓再買,他們不得不遠渡重洋,去往注輦等地購買,這一來一回,廢時良多,張參議與陳府君他們議了數次,想要重開田地,好歹能減少一些外來購買壓力。”

  李十一向他細細解釋道,如今島上人口近五百多萬,每天的需求是個天文數字,糧食全數外購的話,張青云的壓力可想而知,元人的進展,固然如他所愿,幫著他們清選了島上的舊勢力,又將這些國家全數推到了對立面,可也意味著,從他們那里輸入糧食的渠道,越來越小了,商人的能耐再大,畢竟是提著腦袋的勾當,怎么可能像以前那樣輕而易舉。

  是要重新考慮種田了,以前是人口不足,他需要大量的非農業人口,為即將到來的現代化建設打下基礎,可現在不同了,島上的人口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峰,急需解決的是吃飯問題,否則什么化都是空談。

  無糧不穩啊。

  “遠征軍還有多久回歸?”

  “這會子怕是在路上了吧,屬下估計第一批船隊應當在十日之內抵達,他們將會帶回一批糧食,稍解府中之憂。”

  劉禹點點頭,爪哇島雖然不大,卻是后世印尼的主要糧產區,也是人口的集中居住地,從蘇島或是爪哇島經加里曼丹島、南華夏海直到瓊州的航線,已經漸漸成形,他的第二步計劃,可以開始實施了。

  “施彪子。”劉禹叫著施忠的諢號,后者趕緊應了一聲。

  “屬下在。”

  “你那婆娘,還在那頭么?”

  施忠撓撓頭,他知道撫帥說的并不是他的妻子,而是韋鳳玲。

  “她快要到日子了,在州里的第一醫院待產呢,屬下想求撫帥一事。”

  “你想讓陳老先生幫她看看?”劉禹一聽就知道他想求什么,離著第一批百姓過海已經一年多了,第一批在瓊州生產的孩子早就呱呱落地,精于婦科的陳自明,因為掌握了剖腹產手術的方法,已經救活了不知道多少難產的婦人和孩子,被百姓們譽為活神仙,可正是因為如此,他整日里忙得不可開交,一般人是沒有可能得到他的親自看診的。

  果然,施忠點點頭說道:“她是頭一胎,屬下怕有什么意外,故此求撫帥一個恩典。”

  “嗯,韋承宣有功于國,縱使你不提,她也不能在瓊州出事,這件事本官應了。”

  “屬下替她謝過撫帥。”

  “既然她動不了,你便辛苦一趟吧,趕往左、右江,以韋承宣的名義,號召那里的峒人,是按以往拿人頭換物也好,出人由咱們調遣也好,本官現在需要他們襄助。”

  施忠一聽大喜,他早就在等著這一天,否則何必要出生入死地去敵國打探消息。

  “是不是讓他們進軍安南,屬下對那里熟著呢,一準不會誤了撫帥的事。”

  沒想到劉禹搖搖頭:“不,他們的人,將聽從后軍馬指揮的差遣,他的人也該動動了。”

  虎賁后軍都指揮使馬應麟?

  施忠恍然大悟,這支為數一萬二千五百人的滿編隊伍,是唯一留在海峽對岸的軍隊,他們駐于邕州邊境與大理接壤的自杞一帶,為的就是監視大理境內的元人和蒲甘人動向,蒲甘人大敗的消息,便是由他們送回來的,如今元人追著蒲甘人的敗兵攻入了他們的國土,劉禹正是想趁著這個機會,從后面給他們一擊,這樣做的目地,也是怕蒲甘人倒得太快,他還沒有準備好呢。

  既然是牽制性進攻,當然要用上峒人了,那些寨子里的頭人,全都在之前的邕州戰事中嘗到了甜頭,讓他們與元人主力大軍對抗,可能力有不逮,這種偷偷摸摸的勾當,那是求之不得啊,更何況還有一支滿編的隊伍在后頭撐腰。

  “屬下明白了,這就過海去。”

  施忠說走就走,如果不是劉禹手快拉了他一把,只怕人影都沒了。

  “急什么,往日的傳音筒距離太遠,已經不敷使用,軍中將會普及一種新的器材,你去機宜司,讓李主事的人教你用,學會了再走。”

  “是,屬下遵命。”

  施忠嘿嘿一笑,劉禹一看就知道,這廝的心思只怕早已經飛了,當下將他趕了出去。

  “去吧。”

  李十一一直沒怎么說話,直到施忠走了,方才慢悠悠地說道。

  “這些日子,他與韋承宣在峒人各寨的聲勢逾加壯大,為他們所用的峒人,足有數千之多,遍布半島各地,就連機宜司也要多賴他們的幫助,才能深入各國,取得消息呢。”

  劉禹看了他一眼:“無妨,他們鬧得越大越好。”

  李十一不再多說,向他一拱手說道。

  “屬下有一事,請撫帥的示下。”

  “但說無妨。”

  “撫帥還記得那黃震么?”

  “如何不記得,澄邁縣丞,韃子安插的細作,他的兒子還是本官的學生呢。”

  這里府里發生的第一件細作案,劉禹當然不會忘了。

  “正是,他加入了機宜司,被屬下遣去了那一頭,尋機打探一些消息,韃子拿下占城之后,留下了一支新附軍鎮實,撫帥可知為首的將官是何人?”

  “是誰?”

  “原岳州兵馬鈐轄孟之紹。”

  “孟之紹?”劉禹沉吟了片刻,疑惑地說道:“與孟先生有親么?”

  “他的親弟。”

  原來如此,孟拱留有三子,長子孟之經早逝,次子孟之縉走了文官路線,如果不是他的介入,屬于很早就會投敵的那一批,老三也是武將,依然步了歷史的后塵,所以說人要墮落,神仙都救不得。

  “你想通過孟先生策反他?”

  “此人把家眷留在岳州,機宜司可以做些事,讓他投向咱們,再加上孟先生的相勸,相信他一定會知道該怎么選。”

  李十一向他介紹了事情的進展,劉禹知道,在自己消失的那幾個月里,這件事一定做得差不多,只缺最后一擊了,今天就是他來做決定的時候。

  “他手下有多少人?”

  “五千新附軍,大都是原本岳州的守軍。”

  “去做吧,只要他能棄暗投明,本官愿意給他一個機會。”

  劉禹沒有猶豫,孟之紹的五千人,算不了什么,可他的位置,對于未來的戰事,是有很多好處的,更重要的是,這是機宜司第一次獨立策劃的行動,必須得到肯定和支持。

  等到遠征軍回師,接下來就該輪到半島上的元人了,無論是從邕州側而進入大理,或者策反孟之紹,都是為接下來的行動做準備。

  但這些,遠遠不夠。

大熊貓文學    混在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