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劉禹的情緒很容易被場景所左右,還遠遠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這種境界。因此,他既可以貌似冷酷地一句話就決定上百潰兵的下場,也能夠為一個原本寫在書中古人的遭遇痛哭流涕。
看著這個情緒低落的年青人,汪立信十分感概,自己在他這個年紀,還在偏遠的小山村里熬燈苦讀。難得的是,此人雖然已經經歷過一些事,卻還是基本上保留了一顆赤子之心。
“子青,趙元輔此舉,求仁得仁,庶幾不負其先人所望矣,非是你的責任,何必如此落落寡歡。”汪立信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細細品嘗著那一絲滋味,他與趙葵交集不多,只能算是泛泛,不過城下趙淮的表現還是很得他的贊賞。
聽到汪立信的話,劉禹只能苦笑,自己的確行文過,是趙淮自己要去守銀樹。沒見過韃子的宋人守將,要么聞風而降或逃,要么就是盲目出擊與韃子打野戰,最后無一能獲勝。
以姜才那樣的猛將,也沒有多少直接的勝績,最多稱得上敢戰而已。但是每一次的潰敗都會給軍心士氣以沉重的打擊,從而成為一個惡性循環。
這一次,姜才出城的行動雖然成功了,但這種冒險的事情,以后肯定不能再干了。騎兵寶貴,劉禹損失不起,好鋼就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子青,你如此這般五次三番,伯顏恐已經被激怒,接下來,想必會是狂風驟雨般的攻擊。你身為主將,不可再有其他的想法,只有心志如鐵,才能帶著全城軍民堅持下去。”
汪立信的話語平淡如水,聽在劉禹的耳中卻帶有一些嚴厲。劉禹收斂起神色,朝著老人鄭重地行了一禮,汪立信點點頭,擺手讓他自行離去。
“幸不辱命,晨曦剛起,探子就發現了他們的蹤跡,這些人居然還敢打著大宋的旗幟,我們沖出的時候,領頭的一個副都統嚇得趴在地上不停地叫‘大元爺爺饒命’。”
在劉禹自己的府邸,姜才邊說邊搖頭,整個戰斗過程實在沒什么可說的,沒殺人也沒傷人,除了嚇得不敢動彈的,所有的人都一轟而散。
唯一的戰斗發生在回程時,與一隊韃子偵騎發生了小規模的追逐戰,只不過以眾欺寡,前后夾擊,自己這方的傷亡仍然達十余人,不能不承認韃子的強悍。
“那馬刀如何,好用嗎?”劉禹更關心這個,做為試驗,首批只打造了幾十把,這回算是頭一次實戰,他當然想知道結果。
“很不錯,如果可能,某希望騎軍都能佩上一把,此刀鋼口甚好,某與一名韃子頭領互劈,結果某這刀只崩了一個小口,而那人被某一刀連人帶刀幾乎斷成兩截。”
姜才的口氣有些興奮,除了鋒利,騎兵用這刀很是方便訓練,對付以彎刀為主的韃子也能不落下風。劉禹聽完了點點頭,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并不是每個人都有姜才那般武藝,要想提高戰力,就只能靠好裝備來彌補了。
韃子大都為輕騎,打法以邊射邊走放風箏為主,正面相抗的話,艾因札魯特戰役中,全裝重甲的馬穆魯克騎兵就曾將蒙古人打得幾乎全軍覆滅。當然劉禹沒有條件去搞這個,他找不到合適的高負重戰馬。
把姜才送走,劉禹就準備出門去西門巡查,剛走進院中,就看見一臉悲戚的金雉奴從外面進來,手里拿著一卷紙一樣的東西。
劉禹接過來打開一看,發現上面寫了一首詩,他不禁疑惑地望向金雉奴。
“這是從城外趙運使的尸首上發現的,方才入夜之后,趁著韃子不備,一些水性好的禁軍打開門游過護城河,將幾具尸首搶了回來,這紙就是那時找到的。”
金雉奴的聲音有些低沉,劉禹敏銳地發現,她說的是“幾具”而不是“兩具”。
“除了他二人還有誰?”城外一共就四具尸首,莫不是他們連韃子的也搶回來了?
“還有兩個婦人,她們都自殺于趙運使身邊,當真是貞節烈婦。”金雉奴抽咽著說道。
劉禹恍然大悟,這是趙淮的兩個小妾,兩人都因為義不受辱,在趙淮死后,為他收斂完尸骨就雙雙自殺而亡。并因此等行為,得以名列宋史節烈傳,也算是奇聞了。
如今,既然已經被搶進城中,現在就應該火化了,這也是戰時的規定,為了防止瘟疫,所有陣亡將士的遺體都將進行火化后掩埋。
趙淮等人的骨灰被供奉在城內大覺寺的敬堂之中,劉禹帶著金雉奴趕去的時候,得知消息的胡三省和葉應及等人都已經在那里了,三人相顧一眼,都是肅穆神色。
“趙運使千古,戰時無序,待他日大勝之時,某必將韃子首級供于公之座前,以慰在天之靈。”劉禹點起檀香,默默發誓,金雉奴也給一旁兩個婦人的牌位上各點燃了一根香。
祭告完畢,劉禹將趙淮的絕命詩交與兩人,看過之后,兩人俱都仰天而嘆。慷慨赴死,說時容易,真到臨頭又有幾人能做得到。
第二日的建康街頭,天空細雨霏霏,整個城里籠罩在一片煙雨之中,雨水帶走了道上的積塵,空氣也變得干凈而清新。
“親愛的建康百姓們,早上好,現在是廣播時間,首先要為你播報的是最新的戰報。”映紅的聲音準時地響起,然而這內容卻有些不尋常,百姓們都知道韃子圍城了,具體打得怎么樣卻一無所知。
“昨日,我軍一部于石頭山之附近成功地摧毀了韃子的運糧車隊,共燒毀軍糧二萬余石,殺死韃子十多名,自身傷亡甚微。”內容是經過加工的,大體上是真實的,具體過程卻不一定。
“又,我江東路趙轉運使與祝都統率軍在溧水附近與韃子大隊相遇,經過激戰,給予敵人大量殺傷后,由于寡不敵眾,大部壯烈犧牲,趙運使也和祝都統一起受傷被俘,兩人英勇不屈,于昨日在城下被韃子殺害。”
“下面這首詩便是趙運使的絕筆,詩云‘祖父有功王室,德澤沾及子孫。今淮計窮被執,誓以一死報君。刀鋸置之不問,萬折忠義常存。急告先靈速引,庶幾不辱家門’。請大家記住這些人吧,他們雖死猶生,必將名列青史。”
隨著映紅緩緩地念出趙淮和祝亮以及犧牲的那六名騎軍的名字,百姓們都明白了昨日發生的事,不久,街上陸續地開始出現自發前往大覺寺吊唁的人,并且漸漸地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