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說,他們李家軍和王家軍太過抱團不好,國防軍將來是戍衛整個華夏,不是保衛一個地方,把大家打散,可以讓士兵們更好地融入整個集體。
這話很對嘛。
他李招遠想要自家兄弟完完整整,想要還帶領自家兄弟行軍作戰,那是他李招遠的私心,是不信任陛下,不信任華夏,這種做法,同樣也會讓自己很難融入集體的。
再說,陛下的意思說得明明白白,也沒有瞞著他們,陛下不喜歡小山頭主意,拉幫結派,在陛下看來就是不妥當。
而且,陛下對所有人一視同仁,華夏的軍官將來都是軍校出身,他們要是不讀軍校,以后豈不是要和同僚們說不上話?
弟兄們心里頭親近彼此,那沒什么,親近歸親近,但是公私要分明。
陛下如此公平公正,對于他們這些后來者,也是一件好事。
李招遠咂摸了下米酒的滋味,還是有那么點遺憾。
就是可惜啊,華夏進展太順,大周慫的太快,他和王宏豐還寸功未立。
眼看著就沒仗可打了,以后再想立功著實是不容易。
一念及此,李招遠扭頭低聲問明月,“明月姑娘,我記得那位李大膽,李統領說,最近要出兵剿匪,我們這些學習期的軍官也有派出去的機會?”
王宏豐也道:“就是,他們都傳遍了,說是要在正式開國大典,大周皇帝退位之前,讓四海安寧,也省得那些土匪們攪了我們陛下的興致。”
“跟你說,剿匪這事我熟,綠林道上的那些事,咱們可是行家。”
王宏豐略帶幾分暢想,雙手按著桌案,半俯下身看向明月,“保證在大周皇帝退位之前,把這事處理得漂漂亮亮,絕不會出半點差池。”
高湛:“…”
明月不禁一笑,咳嗽了聲,不那么官方地給王宏豐二人保證:“如果有內部消息,小女一定提前通知二位。”
于是皆大歡喜。
方若華也是在書房里召見的高湛,并沒有多么鄭重,一見他,不待這位高老先生發揮自己那高超的談判技巧,就擺擺手道:“高老先生的口才,我也是有所耳聞,但是我們都很忙,您老就不必與我多說什么,將來有您顯能力的時候。”
“我不喜歡戰爭,再有優勢的戰爭也要花費大量的金錢,也有可能造成犧牲,如果是與異族征戰也就罷了,在自家打仗,就是勝,損失的也是我自家的東西。”
“但是,底線不能破,我也不能給皇室太多優待,唯一能做出的保證,就是我將一視同仁,皇室也好,大周的官員也罷,與大周的百姓一樣看待,在一切事物上,享有一樣的權利,有罪者誅,有功者酬。”
高湛一怔:“我聽說陛下為國選聘良才,唯才是舉?無論何人,只要有能力,就能為陛下效力。大周皇室子弟,也可參與華夏科舉?”
“可以。”
方若華道,又笑了一聲,“熱烈歡迎。”
“不過,因為國情不同,你們大周官員們的處事方式,在我華夏不適用,若是想參加國考,順利通過,得以為國效力,恐怕要正經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才有可能。”
高湛沉吟片刻,心里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培訓之類的,理所應當,如果方若華不說這話,他或許還會覺得有可能是敷衍。
雖說華夏女帝應不會在這等事上開玩笑,他自認為對這個‘對手’,也是深入了解過,可是普通官員也就算了,對前朝皇室子孫也一視同仁的話,還真讓他這個古稀之年的老家伙,也覺得很長見識。
高湛一時怔忪。
方若華卻覺得,此事也未免拖得太久:“大周皇帝退位,皇室的私有財產,我會請專人評估,允許皇室帶走他們應得的財產,超出的部分,以大周皇室的名義,劃撥專項基金,用于國家建設。”
高湛愕然。
“我稍后會讓人出一份協議書,老先生可以帶回去給大周皇帝看一看。”
方若華輕聲道,“還有,我們華夏,除了老弱病殘,無行為能力者,不白養別人,至于優待,我們也只優待功臣,優待烈士親屬,大周皇室宗親,不在優待范圍之內,自然更不會白養著他們,勞煩老先生回去說清楚,歡迎大周皇室宗親親力親為地去找工作,工作是光榮的,不勞而獲很可恥。”
高湛:“…”
他一時覺得,自己這份協議拿回去,或許會被那些倚老賣老的宗室顯貴們,飽以老拳。
可別看方若華此時言行溫和,此前也不曾直接對京師動手,但任誰都看得出,她是那種不輕易說話,可說出口的話,就輕易不會更改的人。
“大周陛下同意,就請退位,我決定在今年冬日來臨之前,結束這一切,把全部精力,工作重心,轉移到國家建設上面,如果陛下做不了決定,那我的海龍軍,就去替他老人家做這個決定。”
高湛一時也不知該不該怒一怒,為眼前這個華夏女帝,如此不給大周留顏面的話語,但此時只有他們兩個在,又是華夏女帝的書房內,高湛終究是沒說多余的話,只是輕聲道:“老夫一生效忠大周,也不知這一次,算不算是晚節不保。”
方若華輕笑:“也或許就因為你這最后一次為大周盡忠,反而會名留青史,世人頌揚。”
高湛苦笑:“只要別是在佞臣中留名,那就很好。”
他老了,年輕的時候,其實不怎么在意身后名,到了如今這個年歲,半截身子入了土,卻是不得不關心蓋棺論定的事情來。
等他到了那一日,后世會如何評說他這個人,其實對他,還是挺重要的。
華夏元年,十一月十五日,大周敬德帝趙書昊,宣布退位,遷出皇宮。
十一月十九日。華夏女帝,改前周京師為永安,定都永安城。
當時歷史上第一個由一位女性,建立的國家,就此成立,名為華夏。
女帝方若華,登基繼位,從此在很多方面開了歷史先河。
據傳登基大典一結束,就氣得十幾個大儒翻了白眼,直接在大典上就捶胸頓足,大呼有辱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