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公主的淚水澆滅了蕭啟的怒火…或者說是遷怒。
是啊,這一切和無辜的丹陽公主又有什么關系?她只是好意來看他,為何要承受他的遷怒責怪?
蕭啟神色晦暗不明,半晌才道:“你別哭了。剛才是我語氣不好態度惡劣,我向你道歉。”
丹陽公主從記事起,幾乎沒見過兄長的好臉色。蕭啟一放下身段,她頓時受寵若驚,忙擦了眼淚:“二哥不用向我道歉。是我不好,我不該多嘴多問。”
堂堂皇家公主,毫無驕縱任性的脾氣,甚至比起普通閨秀也多有不如。性情怯懦的像只小貓一般…
也只有這樣,才能平安地活到現在。
想到性情張揚早夭而亡的益陽郡主,蕭啟一陣心酸,眼眶也紅了。
他沒有提及被誰打傷的事,也未說起心里的怨懟憎惡不甘,卻問道:“丹陽,你還記得我們的母妃嗎?”
丹陽公主一怔,先是搖搖頭,過了片刻,又點點頭。
于側妃去世的時候,她還只有四歲。一個四歲的孩童,哪里能記得許多事?這些年來,再無人提及于側妃,她也裝作完全忘了生母。
蕭啟眼眶更紅了,聲音低沉沙啞:“母妃死了,后來益陽也死了。我們兄妹兩個如今也只茍且偷生罷了。無權無勢,任人擺布,毫無還手之力。”
“丹陽,你以后別來看我了。好好在宮里待著,日后招一個好駙馬,安生過日子吧!”
丹陽公主聽得心驚肉跳,一把抓住蕭啟的手:“二哥,你這么說是何意?莫非你不認我這個妹妹了么?還是…還是你打算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丹陽公主神情緊繃,聲音顫抖不已:“二哥,你萬萬不可這樣!現在皇兄坐了龍椅,皇嫂執掌后宮。憑你一人之力,如何斗得過他們。你若動了別的心思,必是死路一條。”
“螻蟻尚且偷生,好死總不如賴活著。你不能想不開…”
蕭啟抽出手,沉聲道:“我沒有自尋死路的打算。你不必多慮。”
丹陽公主所有的話語戛然而止,怔怔地看著蕭啟。眼睫毛上猶掛著淚珠,像一朵帶著露珠的花苞,惹人憐惜。
蕭啟目光閃了一閃,不知想到了什么,卻什么也未說。
“娘娘,丹陽公主已經回宮了。”玲瓏輕聲稟報。
琳瑯負責顧莞寧的衣食起居之事。玲瓏貼身保護顧莞寧安危,還負責盯著各宮動靜,隨時稟報。
顧莞寧隨意地點了點頭。
玲瓏略一猶豫,低聲道:“丹陽公主平日和安平王幾乎沒有來往,此次出宮探望,耗時頗久。不如奴婢再派些人手,盯著丹陽公主的動靜。”
顧莞寧卻道:“不必了。”
“丹陽在宮中住著,整日在李側太妃的眼皮底下。李側太妃自會牢牢地看緊她。”
李側太妃一直都是聰明人。哪怕是為了自己的女兒衡陽公主,也會盯緊丹陽公主。
玲瓏這才不吭聲了,不過,私下還是傳令下去,丹陽公主若有異動,立刻前來回稟。
一連數日,宮中風平浪靜。
丹陽公主也無任何異動。只是,每日都會去一回御花園罷了。不知有意還是無意,每次都會在那株銀杏樹下駐足片刻。
當玲瓏將此事稟報給顧莞寧的時候,顧莞寧笑容一斂,聲音沉了下來:“你是說,丹陽時常去銀杏樹下?”
玲瓏應了聲是。
顧莞寧未再多言,眉頭卻皺了一皺。
好的不靈壞的靈。當日擔心的事,竟成真了…
想想也是難免。丹陽平日從不見外人,幾乎從未見過同齡的少年郎。偶遇活潑俊朗的顧謹禮,心思浮動也不稀奇。
玲瓏和琳瑯俱都心思靈巧,很快猜出了幾分。
琳瑯試探著說道:“娘娘是否要召三夫人進宮說話?”
她口中的三夫人,正是方氏。
顧莞寧淡淡說道:“這等小事,無需興師動眾。免得被有心人察覺出端倪,傳出什么不好聽的話來。你替我回府一趟,給祖母帶個話便可。”
丹陽公主是天子胞妹,又住在宮中。傳出什么流言,有損皇室顏面。
琳瑯立刻應了下來。
次日,琳瑯出宮,回了定北侯府。
琳瑯的身份今非昔比,如今是顧皇后身邊最器重的親信女官,無人敢輕慢。
崔珺瑤含笑相迎,口稱琳瑯姑娘。
琳瑯連道不敢:“世子夫人還像往日一樣,叫奴婢一聲琳瑯就是了。”
崔珺瑤笑道:“你如今出宮走動,代表著皇后娘娘的體面。我這般待你,又將娘娘置于何處?你就別和我客套了。快些進去,祖母正等著你呢!”
琳瑯抿唇笑著,和崔珺瑤一起進了正和堂。
太夫人面色紅潤,精神頗佳,見了琳瑯,一臉笑意:“娘娘今日讓你回來,可是有什么要事?”
琳瑯笑著應道:“娘娘不便時時出宮,心中一直惦記著太夫人。今日讓奴婢代為回府,探望太夫人。還命奴婢帶了些補品回來。”
說是一些,等身后的宮女捧著一摞摞的錦盒進來,簡直令人目不暇接。
太夫人像在大冬天里喝了一杯滾熱的蜜茶一般,心里又甜又暖,笑著問道:“娘娘可讓你帶了什么話回來?”
琳瑯笑而不語。
太夫人掃了崔珺瑤一眼,淡淡說道:“崔氏,這里不用你伺候,你先退下吧!”
崔珺瑤笑容一頓,旋即恢復如常,溫婉地應道:“是,孫媳這就先行一步。若有什么事,祖母讓人傳個話,孫媳立刻便來。”
彎腰行了一禮,不疾不徐地退了出去。
待出了正和堂之后,崔珺瑤臉上的笑容才淡了下來。
她已執掌內宅數年,太夫人一直對她極好。這幾個月來,太夫人對她的不滿卻日益明顯。琳瑯特意回府,分明有要事。太夫人甚至不允許她旁聽…
和煦的春風拂面,不知為何,卻令她無端地生出茫然蕭瑟之感。
丫鬟瓊華低聲提醒:“世子夫人,該回院子了。”
崔珺瑤回過神來,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