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機會,同樣取決于中國方面是否有魄力。波羅的海那邊的情況已經不容樂觀,尤其是在西方支持下,立陶宛情況更是復雜…”
作為烏克蘭最高負責人,也是蘇聯主席團成員之一的瓦蓮京娜·舍夫琴科,嚴肅地看著眾人。
蘇聯已經不行了。
各個加盟共和國都在開始考慮自己的出路。
尤其是隨著蘇聯經濟改革的失敗,蘇聯更是搶劫所有加盟共和國的經濟來發展俄羅斯,這讓任何一個加盟共和國都極其不爽。
要不然,烏克蘭現在也不至于到如此缺乏經費的程度。
烏克蘭的軍事工業體系,占據整個蘇聯30%的份額,卻沒有拿到30%的經費。
蘇聯大型水面艦艇制造中,烏克蘭占據一半,而且擁有最大型運輸機設計生產單位,還有最大型戰略導彈生產單位的南方機械設計局跟南方機器廠,這可是占據整個蘇聯62%的地對空導彈、42%的戰略導彈生產,雖然有很多導彈是跟其他單位聯合生產…
按理,在整個蘇聯軍事工業擁有如此重要作用,烏克蘭可以得到更多的經費…
可惜,事實上他們得到的經費根本就跟他們的重要地位無法匹配。
“這是在刁難我們!中國人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經費…”主管烏克蘭軍事工業的維托爾搖頭說道。
對于這次的合作,他根本就不看好。
蘇聯高層肯定是看到這樣的結果,所以才這樣提出來。
“我覺得,不應該去考慮這些問題。而是先要計算一下我們可以提供哪些技術給中國人,湊足100億盧布,如果他們實在無法接受這樣的,再考慮…戰略類的武器技術不能提供,即使落后了。”作為烏克蘭第二書記的克拉丘夫克提醒著眾人。
這個時候,管不了聯盟如何。
烏克蘭要發展,就必須跟中國達成合作。
對方如果實在是無法湊齊100億盧布,覺得這合作金額太大,無法承受,總不能非得強硬要求不是?
“對,我們現在應該先考慮究竟可以提供什么技術…”
最鬧心的就是季米諾夫。
原本只是想要考慮航空工業系統獲得發展經費,出口安-22等,就足夠獲得幾年的發展了。
畢竟,烏克蘭的航空工業雖然先進,在蘇聯內部占的比重并不是太大,不生產戰機,也不生產部隊大量列裝的軍用運輸機,僅僅只是生產裝備數量不多的戰略運輸機…
“航母的建造經費,都沒有撥付到位,比之前降低了一半…”維托爾提醒著所有人。“核動力航母技術不能給中國人,常規動力航母建造技術可以提供,中國人自己也在生產航母…這樣的技術,應該是比較值錢的,尤其是大量的設計資料,我們只需要復制一份給他們…”
沒有蘇聯的經費,航母制造不下去了。
現在烏克蘭分量最重的就是航母制造。
三艘航母啊。
第一艘常規動力航母已經進行海試,第二艘常規動力航母已經開始舾裝;第一艘核動力航母正在建造…
沒有足夠的經費,這些航母根本無法形成作戰能力。
“航母技術也給他們?”
所有人都有些動容。
這事情是不是有些過了?
全世界航母制造技術都沒有幾個國家擁有完整的。
能制造出大型航母的國家,更是沒有多少。
“不然,怎么保證湊齊100億盧布?”維托爾問著眾人。“有這樣價值的,就只有遠程戰略導彈,這東西,再落后的技術,都不能給…”
他還是明白人。
無論如何合作,戰略級別的東西,是不能給的。
“另外,南方機械設計局擁有技術的薩姆-200,跟薩姆-125,也可以提供給中國人。他們出口的飛盾-359防空系統,只有近程防空導彈…對于我們來說,薩姆-200早已經落后了…”
維托爾的話,讓所有人都是震驚地看著他。
“這可是金剛石設計局的技術,他們能同意我們出口?”舍夫琴科一臉震驚地問道。
薩姆-200,北約代號薩姆-5。雖然是由南方機械廠制造,卻是蘇聯最頂級的防空導彈設計局金剛石設計出來的。
這是一款六十年代設計開發的二級高空遠程地對空導彈,67年才裝備部隊,射程可達17~200公里,最先進的改進型號射程更是可以達到400千米;而射高,可以達到300~20000米,改進型更是可以達到40000米…
跟雙發齊射攔截概率可以達到95%的中程防空導彈薩姆-3配合使用,效果非常不錯。
雖然落后,到目前,蘇聯部隊依然裝備了不少。
“只有出口這些成套裝備的技術,才有可能湊齊100億盧布。其他的坦克生產技術,即使全套,價格也不會太高…”維托爾自然知道其他人的意思。“這樣的導彈,不僅出口數量眾多,性能更加落后,86年美國轟炸利比亞的黃金峽谷行動中,利比亞發射了數量不少的薩姆-125跟薩姆-200,都沒有取得什么成果…”
其他人都沉默了。
蘇聯雖然還裝備了少量的薩姆-5遠程防空導彈,數量并不是太多。
這種六十年代才裝備部隊的遠程防空導彈,雖然說性能相對先進,可以攔截時速3馬赫的戰機跟飛航式導彈,也可截擊戰略和戰術導彈,但是對于目前戰機性能越來越先進,雷達探測技術越來越遠,機動性能越來越強的新格局,這種龐大的導彈,作用就不是那么明顯了。
裝備蘇聯防空部隊的,不再是這種重量可達9噸到10噸的笨重導彈,而是性能更先進,機動性更強的薩姆-300。
“不出口薩姆-125跟薩姆-200的生產技術,難道出售薩姆-300?一套薩姆-125跟薩姆-200都得數億美元…出口技術,怎么也得三四十億美元…”
維托爾的話,讓人無法反駁。
他們現在缺乏的就是這些技術落后,卻能值大價錢的技術提供給中國人。
“還有,哈里科夫機械設計局的6-3型坦克發動機不能提供給中國人,卻可以提供6-2發動機技術,中國一直都缺乏大功率的坦克發動機,這上面,完全可以多要價格…”
作為烏克蘭軍事工業負責人,不得不說,維托爾對于烏克蘭境內的軍事工業技術了解得非常詳細。
他說的這些技術,對中國人來說,都是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同時,也能保證不是最先進的技術,中國人得到的跟現在蘇聯裝備的技術,至少有一代以上的差距。
技術要出售,國家利益也不能出賣。
能出售的,也就只有這些。
“或許,我們的復合裝甲技術,也可以提供一些失敗的給中國…”舍夫琴科說道,“不能全部都提供好東西…”
失敗的提供給中國,完全可以誤導中國向著錯誤的方向去研究。
如此一來,可以有效延緩中國在技術開發領域的進度,消耗中國人的科研經費。
連蘇聯都能在研發道路上搞錯方向,中國人被坑很正常不是?
不能什么好處都得到了。
在砸鍋賣鐵的情況下,算起來,烏克蘭提供給中國人的技術,將會遠超過100億盧布,關鍵是中國人能拿出足夠的錢。
虧得作為烏克蘭軍事工業委員會負責人的維托爾很了解烏克蘭的這些軍事技術,要不然,其他人還真沒有辦法這么快就能確定哪些技術可以提供給中國人。
季米諾夫很失落。
這樣的合作下,他沒法再主導跟中國人的技術談判了。
甚至,整個談判中,作為烏克蘭航空工業負責人,他也沒有辦法參與太多。
事情同樣得交給整個烏克蘭軍事工業委員會來跟中國人談。
談妥了框架協議后,再由各個相關部門去跟中國相關單位談具體的合作細節。
不過,作為這項合作的發起人,現在聯絡等事情還是由他跟中方人員談判。
“你要回國?談判不是尚未結束?”季米諾夫再次找到謝凱的時候,謝凱已經在準備回國了。
他這是明知故問。
這么大規模的合作,謝凱一個年輕人能做主才是怪事了。
“部長,有事情?”謝凱看著季米諾夫。
確切地說,是看著季米諾夫手中的那份文件。
這家伙找自己,絕對不會沒事兒,手中的文件肯定很重要。
“這是我們能提供的技術清單。”季米諾夫把手中的文件遞給了謝凱。
謝凱現在就缺這東西,只有拿到詳細的技術清單,回去才更好說服國內同意這次合作。
當他接過清單后,翻看了幾頁,呼吸就變得急促起來。
薩姆-125!
薩姆-200!
1143型基輔級航母輕型航母設計建造技術資料!
6--2型1200馬力坦克發動機技術…
安-22全套生產技術等,幾乎都已經排在了清單的最后面。
烏克蘭人,為了這次合作,完全是砸鍋賣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