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辰,你多吃點。”
在波恩郊外的一幢別墅里,晏樂琴、馮華、馮舒怡等人圍著馮嘯辰,滿心歡喜地看著他如風卷殘云一般掃蕩著滿桌子的菜肴。晏樂琴不停地把好菜往馮嘯辰的碗里夾,弄得一向在家里被當作小太陽的馮文茹都有些吃醋了。
在緊張工作之余,馮嘯辰向羅翔飛、胡志杰提出請假去奶奶家里拜訪,兩位領導連個磕絆都沒打就同意了。馮嘯辰現在是代表團里的紅人,于公于私而言,都頗得大家的欣賞。
從公事的角度來說,他這個翻譯當得很稱職,這也就罷了,關鍵是他請來了馮舒怡,打破了代表團工作上的僵局,可謂是居功至偉。在私事方面,他為代表團的同伴們貢獻了5000馬克的外匯,解決了大家的燃眉之急,誰能不說他幾句好話?
有了這樣的鋪墊,馮嘯辰去請假自然就不會有什么障礙了。胡志杰僅僅是在準他假的同時,拍著他的肩膀,和顏悅色地交代了一些紀律方面的注意事項,話里話外的潛臺詞都是在說,你去德國人家里做客沒問題,只要不惹出亂子就行。
馮舒怡開著車把馮嘯辰拉到他們位于郊外的別墅,本以為別墅的精美裝修和一屋子高檔電器會讓馮嘯辰感到驚訝。誰料想馮嘯辰見了這一切,只是出于禮貌地贊揚了幾句,臉上卻看不出任何驚奇、艷羨之類的神色,這讓馮舒怡對這個侄子的評價又提升了幾分。
晏樂琴不辭辛苦地做了滿滿一桌子中國菜來歡迎遠來的孫兒。她的手藝倒還真是頗為不錯,加上馮嘯辰到德國這么久,還沒吃過一頓正經的中餐,見了這些菜自然是食指大動,稍稍客氣了兩句就狼吞虎咽起來了。
看到侄子在自己家里毫無拘束的樣子,馮華心里也是頗為高興。他一直擔心自己的德國身份會讓國內的親人感到疏遠,從馮嘯辰身上,馮華感覺到了難以割裂的親情。
“你怎么這么能吃啊,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能吃這么多東西!”
馮文茹趴在馮嘯辰身邊,看著他的腮幫子不斷鼓動著,感覺頗為好玩。她是個獨生女,沒有兄弟姐妹,對于這個遠來哥哥的一切都覺得新鮮。
馮嘯辰向馮文茹扮了個鬼臉,然后笑著對幾個大人說道:“好不容易又吃上中國飯菜了,這些天吃德國飯,可真是吃夠了。”
“怎么,德國飯不好吃嗎?”馮舒怡假裝不悅地問道。
馮嘯辰笑道:“嬸子,說出來不怕你生氣。要論工業技術,我是很佩服德國的。但如果要說美食,德國就差得遠了。嬸子找個時間和奶奶、叔叔一道回中國去走走吧,我能保證你一個月之內不會吃到重樣的美食。”
“是嗎?我期待著那一天哦。”馮舒怡應道。
“那我呢,可以去嗎?”馮文茹也湊上來,認真地問道。
“當然可以!”馮嘯辰也裝出一副認真的樣子,說道:“你也是中國人哦,去中國就是回家,怎么會不可以呢?等你去了,我會帶你去玩各種好玩的地方,吃你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中國大餐。”
馮文茹嘻嘻笑了起來,她抱著馮舒怡的手,問道:“媽媽,那么我們什么時候去中國呢?”
馮舒怡拍拍她的腦袋,說道:“很快,等你這個哥哥回中國去把那邊的事情安排好,我們就回去探親。”
大家說笑著吃完了飯,馮嘯辰摸著鼓鼓囊囊的肚子,這才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對晏樂琴說道:“奶奶,讓你看笑話了,我是不是真的吃得太多了?”
晏樂琴瞪著眼訓道:“你瞎說什么呢,在自己叔叔家里,想吃就吃,有什么吃多吃少的問題?”
馮舒怡把餐具撤走,又給眾人倒上了咖啡。眾人坐在客廳的沙發上,開始說起了正事。
馮華首先介紹了一下賣技術的情況,道:“你那幾項技術,舒怡已經幫你提交了專利申請。我聯系了幾家企業,他們對這些技術有些興趣,愿意出錢購買下來。初步談下來的價格大約在160萬至180萬馬克之間,具體的還要等他們做更正式的評估之后,才能確定。”
馮舒怡插話道:“這已經是我們能夠爭取到的最好的價格了。當然,你如果愿意再等待一些時間,或許可以賣一個更好的價錢。”
馮嘯辰堅定地搖了搖頭道:“不必了,160萬馬克已經足夠我做事了,時間對我來說更為寶貴。”
這個決定是大家事先已經談好的,馮華也沒有再予評論,而是繼續著此前的介紹,說道:“我已經用你和你嬸嬸的名字注冊了一家投資控股公司,你嬸嬸是法人代表,你是大股東,占90%的股權。然后,我們會再用這家控股公司收購一家瀕臨破產的機械企業,由這家機械企業到中國去投資建廠,你可以利用這家工廠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這種運作方式,外人無法察覺出來吧?”馮嘯辰不放心地問道。金融和法律上的事情,他懂的不是太多,只能求助于馮華和馮舒怡。
馮嘯辰想開一家自己的企業,但目前國內的政策對于私人辦企業還有很多的限制,尤其是當企業規模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林林總總的各種麻煩將會層出不窮。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利用目前國家大力提倡引進外資的政策,把自己的企業變成一家合資企業。這樣一來,國內各級政府非但不敢找麻煩,而且還會給予種種的便利。
在改革之初,甚至直到90年代,三資企業在國內享受到的都是超國民待遇,稅收上有各種減免,地方官員會給予各種照顧。進入新世紀之后,無數“有識之士”對此口誅筆伐,認為這種超國民待遇是有悖平等精神的,更有人怒罵這是有損尊嚴的行為,覺得前一代人是奴顏婢膝等等。
其實,這只能說是時過境遷,飽漢子不知餓漢饑罷了。80年代初,中國國內嚴重缺乏建設資金和先進技術,只能求助國際市場。由于冷戰的影響,西方世界對于到中國投資以及向中國轉讓技術都是有一些疑慮的,在這種情況下,你不放下身段去迎合對方,還能如何?
沒有當年的委屈憋氣,哪有今天的驕橫跋扈,這個道理要想通其實也不難。
馮嘯辰是通曉這一段歷史的,成大器者不必拘小節,為了做一番大事業,現在鉆一鉆空子又有何妨呢?更況,他鉆這個空子并沒有損害國家的利益,相反,還是大大有利于國家建設的。
雖然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問心無愧,但馮嘯辰還是要慎重地評估一下風險。他用自己出售專利的錢來進行投資,其中有許多不能公開說的環節。其一,出售專利這件事,是不宜公開的,國內對這方面的政策非常曖-昧,尤其是當他還是國家機關里的借調人員的時候。其二,這些投資資金的所有權是屬于他的,這也是不能對外人說的,他只能說是自己的叔叔嬸嬸幫忙拉來的投資,否則,一頂資本家的帽子扣在他頭上,也是麻煩無比。
按照馮嘯辰原本的想法,他把專利的錢全部交給馮華,然后以馮華的名義來注冊投資公司,回國建廠,馮嘯辰自己當個幕后老板就可以了。馮華堅決地要求把產權關系弄得更明晰一些,哪怕為此而多繞幾個彎子。
雙方畢竟是頭一次見面的叔侄,產權明晰了,日后就能夠少一些嫌隙。如果把責權利僅僅建立在親緣關系上,利益小的時候無所謂,萬一企業能夠做大,達到幾千萬、幾億這樣的規模,親戚反目的事情并不罕見。
馮華能夠這樣想,馮嘯辰當然也是樂于接受的。他畢竟也是經歷過市場經濟的人,別說叔侄之間的反目,夫妻為了財產而反目的事,他在后世也聽說過不少了。他此前不敢這樣提,只是擔心馮華、晏樂琴他們覺得生份,馮華主動提出這樣處理,馮嘯辰還有什么話可說。
唯一讓他擔心的,就是這樣的操作會不會有破綻,萬一被國內“有關部門”察覺,難免會有麻煩纏身。
聽到馮嘯辰的疑問,馮華道:“用咱們中國的老話來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這幾家企業之間的關系,如果要認真去調查,總是能夠調查清楚的。不過,像這樣的小企業,我想也不會有人有興趣去查吧?如果真的因為這樣做,你在國內惹上了官司,那你就到德國來吧。”
馮嘯辰點點頭道:“只要暫時不透風就行。叔叔,你放心,中國的政策是會一步一步放開的。現在已經有一些學者提出要鼓勵大家經商,發展多種經濟所有制,而且據說這種呼吁也得到了高層的認可,只是政策的出臺會稍晚一些而已。我相信,瞞過這幾年,再往后就無所謂了。”
“如果是這樣,那就沒問題了。”馮華說道。
“那下一步,就是要采購一些設備,還有,我需要找幾個德國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到中國去指導我的生產,目前國內在這方面的人才實在是太短缺了。”馮嘯辰說道。
晏樂琴笑道:“這件事,你叔叔和嬸嬸都不懂,還是我這個老太太來幫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