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十章 爆發

  諸侯們其實并愿意出兵平叛,但是北伯侯崇侯虎因為面子、東伯侯姜桓楚因為姻親的關系出兵了,同時裹挾著西伯侯姬昌一起,如此三大諸侯齊動,北方的小諸侯們則是不得不動了。這就是借勢,孫明一手借勢讓諸侯們出兵攻打袁福通,而袁福通現在還是比較年輕的,如果不是朝歌的新法令,他的封地還能再挺一挺,不需要現在就叛亂。

  農戶們因為生活的困苦,不得不拖家帶口向著朝歌逃亡,這讓袁福通的封地人口銳減,不得已提前發動了叛亂。孫明每半個月接到一份戰報,聞仲每次來都和孫明一起分析戰報的內容,而聞仲則是更多的想要解說一些戰爭的形式,畢竟大王必須明白這些。

  “大王,照這樣下去,不需要一年的時間,七十二路諸侯叛亂就會被平定,他們的封地要如何處理?難道真的收歸王室所有嗎?”聞仲問道。

  “這個自然,不過參與評判的諸侯需要獎賞,這個需要我再考慮考慮,此事不急,雖然他們的速度很快,但是畢竟兵馬的數量其實相差不多,還要再打一陣子。”孫明收歸土地的決心很大,而且土地上的問題他太清楚了,只有收歸國有,禁止買賣,如此才可以根治土地兼并的問題。

  同樣還有一個好處,多給大臣和諸侯金銀,不給他們土地,不僅可以讓新的貨幣流通,如此他們為了更加富有還會去經商,商業發達了,國家才能富強,而且商稅孫明是不打算少收的。

  多收商稅,少收農稅,這是富國強大的準則,孫明對此還是比較了解的,畢竟是華夏人,這種做法已經證明過的,必然不會錯。唯一的問題是商人發展起來之后是非常強大的,強大到可以推翻一個國家的統治,但是在封建王權的面前是否真的可以嗎?

  華夏的王權基礎是農民,只要農民有地種、有飯吃,那么一切都不是問題,那么洪荒這里也是一樣的,孫明只需要穩住農民,那么商人就翻不起大浪來,沒有人會跟著他們造反的。

  孫明有自己的計劃,溫水煮青蛙,在沒有逼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諸侯很難團結起來造反的,而且自己這邊兒需要給他們安撫好,如此才能讓他們在猶豫中不斷的被削弱,到最后不過是待宰的羔羊罷了。

  將自己的想法和聞仲一說,聞仲想了想,“大王,如此清理掉所有的諸侯,那么我大商如何管理這么大的疆域呢?”

  “當初不是讓丞相培養官員了嗎?”孫明言道。

  “大王,現在文字普及十分的困難,大多數的百名連字都不認識,如何培養官員呢?”

  孫明恍然,原來自己把這么重要的事情忘記了,現在使用的不過是竹簡,文字更多的是象形文字,文祖倉頡創造的文字是模仿的到紋,對于人族來說有些晦澀了,看來自己任重而道遠啊,簡體字嗎?

  有心想要推出簡體字,不過好像繁體字更加合適一些,繁體字,亦稱繁體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簡體字表》稱之為正體字,歐美各國稱之為傳統中文。孫明是學中醫的,對于繁體字自然認識,一手毛筆字寫的也是不錯的,想到這里他想到了造紙。

  “此事我自有想法,太師去給我找些匠人來吧!”孫明再次想到了匠人,同時也想到了匠人的地位問題,自己必須正視匠人,他們雖然不一定識字,但是他們的技術可是都不錯的,文明的發展離不開他們,不能讓那些讀書人把匠人的地位壓下去,什么事情必須做在開頭。

  聞仲離去,而孫明則是起身看著議政殿后殿掛著的地圖,十分的簡陋的一張羊皮地圖,上面有諸侯大概分布的位置,而七十二路諸侯的封地是連在一起的,他們和朝歌之間隔著一個北伯侯崇侯虎的封地。

  按理說這七十二路諸侯的地理位置不錯,在北方中央之地,距離北海邊上瘴氣之地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那里的瘴氣影響不到他們,土地也是肥沃,只不過冬天特別的冷罷了。

  如此的地方竟然讓治下的子民想要逃離,可見他們的統治多么的腐朽,如果把這些地統統收回中央,那么可以增加至少八十萬的人口吧?土地一分,不出五年人口必然增長一倍,雖然人口不能成丁,但是再過十年呢?等到這些新增加的人口,配合朝歌的人口增長,可以拉起來最少三十萬的大軍,如果擠一擠五十萬大軍不成問題。

  當然自己未必需要那么多,到時候看情況而定,同時改良軍械也是必然的,如此自己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啊,而自己的科學知識并不是很豐富,畢竟是學中醫的,很多事情也就知道一個大概。

  比如造紙需要的原料他知道個大概,流程也只知道一個大概,想要出紙他只能讓工匠沿著他的思路去實驗,這個過程具體如何工匠們去自己想。還好他是大王,擁有絕對的權利,不然很難完成的,聞仲找來的工匠什么都有,孫明將自己的思路一說,隨后打發工匠離去。

  工匠們則是一頭的霧水,紙是什么東西他們不清楚,只有孫明的一個簡單描述,還一個模糊的材料和過程,不過工匠們還是很聰明的,他們決定向按照大王的說法弄一個大概的步驟出來,然后慢慢的往里面充實東西,如此一步一步來,反正沒有時間的限制。

  還別說,這些工匠首先將流程弄了一個大概,隨后試著制造了幾次,到是出來紙張了,不過不是太脆就是顏色不對,但是最少看到了希望,于是從原料和工藝上不斷的改進,沒到一個月真的做出了紙張來。

  而冶煉方面也是進步神速,因為孫明給的獎賞很高,同時匠人有了分級制度。分為學徒、初級、中級、高級、大師、宗師這么幾個等級,第一批負責實驗的一旦成功,全部晉級為宗師。宗師等同于小諸侯的地位,如此匠人們像是打了雞血一樣,玩命的干,誰不想有身份有地位?同時還有豐厚的獎勵。

  突如其來的科技爆發,讓商朝的中心朝歌一下子變得熱鬧了起來,王叔比干開始頻繁的出入王宮。

  “大王,冶鐵已經完成,不知何用?”王叔比干的話讓孫明的眼睛一亮,不過鐵也是分很多種的,而孫明想要的其實是鋼。

  “這他們混入其它金屬,練出鋼來,鋼的質地要求堅固而有韌性,具體如何做讓他們自己看著辦。”一句話,下面的匠人再次開始奮力工作,這次金屬冶煉他們被提升到了大師的等級,如果練出大王所說的鋼,那么必然成為宗師。有獎勵就有熱情,而之所以突然爆發也是有積累的。

  人族發展了數萬年了,但是從來沒有這么大規模的集中使用匠人,很多東西都是一代一代單傳的,但是現在在獎勵的刺激下,很多的東西都被拿出來集中研究,如此爆發一下也在情理之中了。

  地球上就是如此,華夏人從來都是掩藏自己的技術,看成寶貝一樣從來不外傳,也沒有被集中起來大規模的研究,如此造成了大量的技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現在孫明采用集中的方式,讓科技一下子爆發出來,如此研究的速度突飛猛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孫明發現了這點,如此他也是放心大膽的給出一個思路,然后讓他們自己去研究,而不是使用煉器之道幫忙,畢竟人總是要依靠自己的才行,這也方便技術的傳播。

  最新的紙張制造出來,孫明拿在手里不斷的撫摸著,“好東西啊,將他們全部提升為大師。”

  “大王,不提升為宗師嗎?”王叔比干看著紙張也是高興,特意為匠人們爭取了一下。

  “不,讓他們繼續努力,制造工藝需要簡單、便捷、快速,同時還需要制造筆和墨。”孫明看著王叔比干一臉的不解,隨后講解了一下筆和墨到底是什么。隨后再次拿出活字印刷術來,這三樣除了墨其它兩種都好說,但是孫明估計也是用不了多久的。

  孫明造紙可以傳播文化,同時還能為自己服務,他想要立言。何為立言?就是將自己說的東西總結一下,隨后散布出去,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做好事兒不留名是不可能的,身為大王他想要加強中央集權,那么必須讓老百姓,尤其是諸侯領地的老百姓認同他,到時候消滅諸侯的時候,必然得到支持。

  諸侯盤剝百姓往往使用他的名義,如此他的名聲在百姓心中好不了,現在朝歌都知道他是一位好的君主,但是別的地方不清楚啊!

  朝歌好像爆發了一場工業革命一樣,大量的新鮮事物不斷的涌出,如此過了一年的時間,孫明的基礎科技算是準備完畢了,一大批的宗師級匠人出現,他們對于本身的手藝有了飛躍般的提高,很多東西已經形成了規模開始生產。

大熊貓文學    洪荒之六耳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