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杰利科上將和戴維貝蒂中將的臉色,陰沉的幾乎能夠滴出水來。拉梅上將和保羅上將,居然想要撤退了,這怎么能行呢?法國海軍雖然還剩下五艘戰列艦,意大利海軍也只還剩下兩艘戰列艦,但這對于英國海軍而言,同樣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力。
如果法國海軍和意大利海軍撤退了,那英國海軍就只剩下20艘主力艦了。面對德國海軍的34艘主力艦,會有什么樣的下場,用腳趾頭想都能夠想的到啊!
“拉梅將軍,保羅將軍。雖然,德國人的飛機攻擊讓我們損失很大。但是,這場仗才剛剛開始,我們還沒有被打敗。如果運氣好的話,我們也未必沒有打敗德國人的機會的。這對于我們的國家來說,都是最后的機會了,絕對不能夠放過。如果我們撤退的話,那就等于輸掉了這一戰了。到時候,這場戰爭我們就只能夠輸掉了!”戴維貝蒂中將說道。
“諸位,一旦我們輸掉了這場戰爭,德國人必然會讓我們的國家都滅亡的。”約翰杰利科上將也說道。
拉梅上將和保羅上將,頓時就沉默了。的確,他們的政府之所以會派遣他們加入到這一場戰斗當中來,為的就是希望能夠抓住這一次的機會,打敗德國人,避免國家在這一場戰爭當中失敗。但是現在,德國人在海戰當中表現出來的實力,實在是太強悍了。讓他們對于勝利,已經失去了信心了。
“德國人很強大,這是毋庸置疑的。要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讓皇家海軍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但如果我們因此就畏懼德國人的話,那這場仗也就沒有必要打下去了。我相信,德國人雖然強大,但他們的戰艦也一樣能夠被擊沉的。就像之前我們擊沉德國人的‘布呂歇爾’號戰列巡洋艦一樣。雖然我們現在的實力比德國人弱。但我相信,上帝會保佑我們的!這一戰,我們依舊有很大的勝算。”約翰杰利科上將接著說道。
拉梅上將和保羅上將都點了點頭。盡管他們心中的擔憂并沒有散去,但他們知道,現在已經是沒有退路的了。為了他們的國家,他們必須要戰斗下去才行。如果失敗的話,法國和意大利就徹底的完蛋了。
“嗚!”
突然,凄厲的警報聲響了凄厲。約翰杰利科上將等人都是臉色一變。
“看來,就算是想要撤退,也來不及了。德國人的主力艦隊已經來了,準備戰斗吧!”約翰杰利科上將說道。
拉梅上將和保羅上將點了點頭,離開了‘復仇’號戰列艦,乘坐交通艇前往自己的旗艦準備指揮戰斗。
在德國海軍的艦載機的第二輪打擊結束后,德國海軍公海艦隊的主力,就加速南下,準備和協約國聯合艦隊進行最后的對決了。
艦載機部隊解決了協約國聯合艦隊十艘主力艦。這對于公海艦隊來說,已經是一個極大的幫助了。他們以38艘主力艦對付協約國聯合艦隊剩余的26艘主力艦,絕對是鐵板釘釘的事。
“這將是我們和英國人的最后一場對決了。這一次也獲得勝利的話,英國人就徹底沒有翻盤的機會了!”萊因哈特舍爾上將說道。
“是的,司令官閣下。不過,為了將海上霸主的位置從英國人的手中搶過來,還真是不容易啊!”希佩爾中將說道。
為了打敗英國皇家海軍,德國海軍和英國人單單是大規模的海戰就進行了好幾場了。好在,德國海軍的實力是經得起檢驗的,每一次都是以勝利而告終。這最終使得德國海軍取代了英國海軍,成為了海上霸主。但顯然,即便是到了這個時候,英國人都還沒有放棄,依舊在負隅頑抗。
“不管英國人抗爭多少次,我們都會打敗他們的!只要每一次都獲勝,英國人就輸定了。”施佩中將說道。
萊因哈特舍爾上將和希佩爾中將都不由得笑了起來。
隨后,施佩中將回到了自己的旗艦‘馬肯森’號戰列巡洋艦上指揮戰斗。平時,施佩中將是破交艦隊的指揮官。海上決戰的時候,他則負責指揮德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編隊。
‘布呂歇爾’號戰列巡洋艦沉沒后,德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雖然只剩下11艘了。但是,他們的實力卻并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11艘戰列巡洋艦,分成了兩個戰列巡洋艦分隊。23艘戰列艦,則分成了4個戰列艦分隊。
“給施佩將軍發電報,讓他率領戰列巡洋艦編隊,繞到英國人的后面去。一方面,夾擊英國人。另外一方面,阻止他們逃跑!”萊因哈特舍爾上將命令道。
他希望在這一場的決戰當中,不僅要獲得勝利,還要一舉將敵人的主力艦全部殲滅。這樣的話,英國人就再也無法威脅到德國海軍了。
“是,司令官閣下。”希佩爾中將點了點頭。
“對了,司令官閣下。親王殿下通知我們,飛行員們需要休息一下,大概兩個小時之后才能夠發起第三輪的攻擊。”希佩爾中將說道。
萊因哈特舍爾上將點了點頭:“沒有問題,兩個小時后,艦載機部隊再發動攻擊,差不多就可以協助我們一舉打敗英國人了。”
德國海軍公海艦隊立刻行動了起來,11艘戰列巡洋艦,開始加速,準備繞到協約國聯合艦隊側后去。剩余的23艘戰列艦,則繼續向南逼近,逼迫聯合艦隊決戰。
“該死的德國人,他們想要將我們全殲掉!”約翰杰利科上將,立刻就明白了德國海軍的意圖。這對于聯合艦隊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一旦戰敗的話,他們恐怕沒有多少戰艦能夠逃得掉。
“命令各艦,準備戰斗吧!既然德國人想要包抄我們的后路,那我們就先擊敗他們的主力!在他們的戰列巡洋艦合圍上來之前,先打敗他們!這樣的話,我們就贏了!”約翰杰利科上將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