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848【貿易和戰爭】

  老蔣的一封電報,讓周赫煊在廣州停了下來——等人。∽雜﹥志﹥蟲∽

  于是乎,周赫煊只能頂著轟炸寫小說,居然把《黑土》的最后一部都快完成了。足足等到五月初,終于等來陳光甫、席德懋和任嗣達等人。

  陳光甫,銀行家,被譽為“中國的摩根”,現任國府財政部高等顧問,戰時大本營貿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將銜)。

  席德懋,金融家,國府財政部平準基金委員會委員,中國銀行業務局局長,奉命常駐香港,負責維持法幣的國際匯率。

  任嗣達,貿易商,主營礦產品進出口貿易,在歐美各國人脈甚廣。

  三人被老蔣派來,自然是要到美國尋求借款。就算沒有周赫煊,他們也是要去一趟美國的,只不過提前了幾個月而已。

  歷史上,常凱申被資金緊缺逼得心急火燎,不斷勒令孔祥熙趕快去國外弄錢。孔祥熙便找到陳光甫,因為陳光甫跟美國資本家摩根交情深厚,想憑借私人關系打開一道口子。

  咱們的孔祥熙院長沒有任何求援方案,甚至連求援的數目也不明確,但卻獅子大開口,讓陳光甫至少要爭取3億到4億美元的借款。

  陳光甫心中很想罵娘,借個屁的3億美元啊,他連借300萬美元都毫無信心。于是托病不愿成行,被老蔣和老孔反復催促了幾個月,陳光甫才硬著頭皮前往美國。

  剛開始的時候,陳光甫等人的談判很不順利。但隨著廣州和武漢相繼失陷,羅斯福和美國資本家們有些慌了,覺得必須拉中國一把,否則中國被日本平推還玩個屁啊,于是借款合同居然談成了。

  如今陳光甫正是拖著不肯走的時候,孔祥熙對他說:“光甫,周明誠對借款之事有辦法。他當談判特使,你當談判副使,肯定能夠談成的。你心中沒有方案,可以先去問問他啊,相信周明誠必有策略。”

  陳光甫心想,反正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那就去唄…因此比歷史上提前兩三個月動身。

  周赫煊跑去美國要借款只是幌子,他主要是去弄飛機的。老蔣拍電報讓他等人,周赫煊還以為是等幾個外交人員,結果見面才發現,居然是一群玩金融貿易的跟他匯合。

  媽賣批!

  眾人在廣州登船前往美國,對借款之事皆無頭緒,只能天天跑到甲板上喝咖啡討論。

  這天風和日麗,海風吹拂。

  陳光甫喝著苦咖啡說:“周先生,你是國際專家,你覺得美國真能給援華借款嗎?”

  周赫煊搖頭道:“不可能,美國宣稱嚴守中立,是不會直接對華貸款的。除非…”

  “除非什么?”席德懋問。

  “除非咱們換個方式,”周赫煊說道,“在美國成立一家貿易公司,通過商業合作,向美國企業尋求民間商業貸款。這就繞開了美國的中立外交政策,讓羅斯福有操作的空間。”

  陳光甫拍手道:“此法甚好!”

  席德懋說:“既然是民間商業貸款,那就必須讓美國人覺得有利可圖。任先生,你是國際貿易專家,美國最迫切的想要中國什么商品?”

  “當然是鎢礦!”

  任嗣達立即就說道:“鎢礦乃工業稀缺資源,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鎢礦供應國。世界第一的鎢礦在江西,世界第二的鎢礦在廣東,此為我國的巨大優勢。用鎢礦之利來引誘美國入轂,對方多半會同意。”

  周赫煊非常熟悉中國近代史,知道抗戰期間美國對華有五次貸款,“鎢礦借款”只是第三筆,而第一筆則是“桐油借款”。

  當然,周赫煊知道的也僅限于此,并不清楚五次借款的詳細內容。畢竟除了專業論文之外,歷史書里頂多只順筆一提,讀者也不會吃飽了沒事干去研究細節。

  美國的五次對華借款,名稱分別為:桐油借款、華錫借款、鎢砂借款、金屬借款和財政借款。

  顧名思義,前三起借款分別跟桐油、錫礦和鎢礦有關,而這個先后順序也肯定有原因。可以就此推測,美國最急需的商品是桐油,其次是錫礦,接著才是鎢礦。

  周赫煊出聲問道:“鎢礦最大的進口國是哪個?”

  “德國。”任嗣達說。

  周赫煊又問:“德國用鎢礦干什么?”

  任嗣達說:“用處大了,造先進的飛機、穿甲炮彈、輪船發動機…好多東西都需要鎢礦。”

  周赫煊點頭道:“也就是說,鎢礦現在的主要作用,是用來制造軍事裝備。”

  “可以這樣理解。”任嗣達道。

  周赫煊繼續問:“那錫礦呢?”

  任嗣達答道:“錫礦主要用于工業產品,特別是在化工領域用處極大。”

  “那中國錫礦的最大購買國是哪個?”周赫煊問。

  “美國啊,咦…”任嗣達回過神來,“周先生的意思是,用錫礦貿易來尋求美國借款?但問題是,錫礦不是中國獨有,美洲和南洋都有大量錫礦,中國錫礦對美國的誘惑力不夠啊。”

  周赫煊說:“問題的關鍵在于,美國現在沒有打仗,而鎢礦主要用于軍工生產,對美國而言并不是最急需的東西。倒是廣泛用于化工領域的錫礦,能讓美國資本家更高興。”

  任嗣達下意識點頭道:“也有些道理。”

  陳光甫拍板道:“那就這樣吧,把錫礦和鎢礦都作為籌碼,放在談判桌上任美國人選擇。”

  周赫煊又說道:“桐油呢?”

  任嗣達搖頭說:“我是搞礦物進出口貿易的,對桐油的情況不太清楚。”

  席德懋笑道:“桐油遍地都是,價格甚賤,甚至買不起煤油的老百姓都用桐油來點燈。又非什么稀罕物,難道還能引起美國人的興趣不成?”

  “是啊,周先生怎么會提到桐油?”任嗣達問。

  周赫煊哪里知道桐油有什么用處?他又不是神仙。但歷史資料里寫明了,美國在終止美日貿易協定前,就急不可耐的和中國簽訂桐油借款合同,而非是錫礦和鎢礦的貿易合同,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

  他們船上這些人,都是玩金融貨幣的,只有任嗣達屬于貿易商人。可惜是個專做礦物出口的貿易商人,對桐油并無了解,想找人打聽桐油價值都找不到。

  不僅是陳光甫三人,就連周赫煊自己,也對桐油沒啥認知。

  在他們的印象中,桐油屬于國產賤物,最大作用是拿來制造油漆。買不起煤油的老百姓,只能點桐油燈照明。當然還可以用來炒菜,但貌似有微毒,而且味道不好,連底層平民都不會輕易食用。

  這玩意兒會讓美國人稀奇?

  當下不再討論桐油,眾人開始商討談判策略,打算圍繞著鎢礦和錫礦大做文章。

  在美國登陸后,周赫煊立即花錢找來一個商業顧問,詳細詢問桐油在美國的情況。結果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桐油在美國好牛逼啊!

  美國人以前制造油漆,最上等的產品使用亞麻仁油,當桐油傳到美國后,亞麻仁油立即被中國桐油所取代。發展到30年代,美國油漆業有90以上都用桐油為原料。

  而上海,正是中國桐油最大交易市場。隨著上海陷落,美國桐油進口量銳減,已經快把美國油漆生產企業給逼瘋了。廣州則是中國桐油第二大市場,一旦廣州陷落,美國油漆資本家直接就要跳樓。

  不但如此,由于桐油具有燃燒性、速干性和耐酸性,是此時生產軍艦、輪船、潛艇、飛機、電線和海底電纜不可替代的原料,其他同類型原料都不如桐油效果好。

  此外,美國科學家還把桐油加熱到一定溫度,讓其凝固成膠狀,用來作為橡皮的代替品。桐油還可用在醫藥、玻璃制品領域,并可在工業上代替汽油作為提煉品。

  必須說明,桐油產地只中國一家,別無分號。而美國則是桐油的最大進口國,占世界桐油進口總額的75,如今已有850種美國工業品必須使用桐油!

  美國在晚清時期,就開始在本土移栽桐樹,但種植效果不是很好。可能是氣候土壤問題吧,美國人在30年代初,又跑到南洋大量種植桐樹,但依舊沒有取得太大成效,完全不能滿足美國工業需求。

  一旦中國和美國的桐油貿易被徹底掐斷,則美國無數資本家要急得跳腳。

  難怪在歷史上,廣州陷落以后,羅斯福慌慌張張的就要跟中國簽訂桐油借款合同——都是被資本家給逼的啊。

  支持中國,還是支持日本,這在美國屬于資本博弈。

  因為美國在遠東地區的貿易當中,對日貿易占43,而對華貿易只占14。在投資方面,美國對日本的投資為3.87億美元,對中國的投資僅有1.32億美元。美國對外貿易輸出中,日本占7.7,居第三位;中國只占1.1,居第二十二位。

  日本是美國在亞洲的第一貿易伙伴,打起仗來,美國資本家自然是偏向日本的。

  但如果中美貿易被徹底斷送,那也不符合美國利益。特別是世界僅有的桐油資源缺失,傷害到太多美國資本家的利益,羅斯福必須對那些資本家負責。

大熊貓文學    民國之文豪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