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川家這邊是前面打得熱血朝天,圍觀的兵丁們興高采烈和躍躍欲試,而江河領那邊則是打得哭爹喊娘的,圍觀的兵丁們膽戰心驚恨不得掉頭逃走,又或者怒火沖天恨不得直接沖殺上去幫忙。
不過雙方的高層都沒有注意這點前陣的情況,江河領這邊的武家們全都竊竊私語,商討著等下該怎么出兵,該怎么占據優勢,特別是該怎么獲得勝利。反正江河領級武家家督就是非常淡定,他知道這次絕對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斗,但自己有底氣保證自己獲得最終勝利,只是結果肯定會損失慘重罷了。
而且這種損失還不是兵丁啊地盤的損失,而是自己家族的根本損失,但這個損失又不能不承受,不然換來的就是自己全族的滅亡啊。
所以雖然肉疼,雖然不愿意承受,但真到那個時刻,再怎么肉疼都得割掉的,因為和全族性命來說,那樣的損失真說起來也不算什么了。
張仲軍這邊呢,下面的軍官們當然是在討論該怎么擴大優勢,該怎么滅掉江河領軍了。而張仲軍卻沒摻和這樣的討論,這種事哪兒需要他摻和呢?都是面對面的大決戰,刷什么陰謀啊詭計啊都是假的,甚至組成什么戰陣之類的也是浪費時間的,在這么狹窄的地方數百萬人的大亂斗,什么陣型都沒卵用。
真正有用的還是那些具備掌控軍氣的武士帶領部隊戰斗呢,到時肯定是最前方打成一鍋粥,然后第二線的軍氣武士激發控制上限的軍隊軍氣,再然后才投入戰斗。這樣一輪一輪的軍氣部隊沖上去,肯定能夠把敵軍給打崩掉。
張仲軍有這個底氣,雖然看起來對面聚集了整個江河領的武家,軍氣武士應該比黑川家多,但這只是大家盲目認為的。真要說起來,張仲軍這邊的軍氣武士絕對比對方多。
怎么說呢,一般來講,想要成為軍氣武士,首先一個是得有知識,然后有那種軍氣秘籍來學習,再然后還得天賦異稟,最后還得有資源來支撐。
別的都好說,那么那個資源是啥?糧食和肉,特別是肉,別以為武士學會軍氣了就可以玩得轉,這軍氣操控武士其實就是個水閘,而軍隊就是水庫的水,你這個水閘開啟了,背后的水庫沒水,這水閘有個卵用啊?
所以,軍氣武士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能夠配合著施展軍氣的兵丁。
這樣的兵丁怎么來的?當然是靠嚴格的訓練。而超額度的訓練,除了吃的這維持身體能量的玩意外還能需要啥,那就是肉!只有大量的肉給兵丁吃,兵丁才不會練得尿血。
而江河領聯盟這邊,或許擁有軍氣武士資質的武士會有很多很多,畢竟江河領武士聯盟這邊代表了江河領九成的武士人數,總數這么大,具備資質的人肯定比張仲軍這邊多啦。
但這只是具備資質的人多而已,真正成為軍氣武士的人并不多,更重要的是能夠配合的軍隊是極度稀少的。有的都是那種武士都五六十歲了,麾下可以配合的士兵也大多三四十歲的老兵模樣,并且人數還不多!
而張仲軍這邊呢,軍氣秘籍早就被張仲軍如同大路貨一樣的派發給每個武士了。他一點都不擔心下面的人掌握了訓練出軍氣部隊來對付他,開玩笑呢,張仲軍這個家主的實力絕大部分是和地盤相關的,地盤越多,他實力越強,他會在意下面的人造反?
而且憑借黑川家對兵丁的待遇,再加上黑川家實行的是一色主義,黑川家能夠調動的兵力九成九都是張仲軍一個人的私兵,同樣黑川家旗幟下九成九的武士都是他一個人的家臣,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只占據了零點一成,并且享受不到黑川家兵丁待遇的武家私兵,和一樣零點一成的武家家臣,憑什么來造反呢?
他們膽敢造反,恐怕都不需要張仲軍下達命令,甚至都不需要調兵,單單黑川忍部就可以憑借自己手中的武裝力量把這些叛逆給剿滅了。或者情報部都不需要出動,當地的文官系統就可以召集巡兵輕松解決掉這樣的叛逆。
所以張仲軍可以非常大方的把軍氣訓練秘籍發布給自己的家臣,也可以非常大方的支持這些家臣死命的訓練兵丁。訓練兵丁最大的需求不就是肉食嘛,這玩意黑川家絕對不缺,可以無限量的配發,吃到你吐都沒關系!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黑川家的軍氣武士數量非常多,而可以配合軍氣作戰的精銳也非常多,不敢說百分之百的比例,畢竟時間還短,但起碼超過五成的比例是有的。
而且黑川家這邊還有一個超級巨大的作弊法,那就是由張仲軍親自出馬,直接凝聚六百萬兵丁,組成一種前所未有的軍氣,一擊滅掉對方都是等閑啊!
張仲軍也不知道自己是特例還是咋的,反正他對掌控軍氣的數量是沒有限制的,以前還他喵的得精銳兵丁配合,到了現在,他只需要感應到兵丁的氣息,直接就能讓兵丁的感悟提升,讓這兵丁都能感受到軍氣的存在。
可以說,到了現在,張仲軍只需要下面的人擁有認可自己這個主公的心態,那么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軍氣的提供者,沒事干的時候張仲軍曾試驗過,幾乎是把整個郡城上下人等都給牽連進了軍氣,那才剛凝聚的軍氣威懾力都嚇死人,跟天變了一樣,嚇得張仲軍趕緊松手。
因為他可是察覺到有些不對勁,所以他再也沒有掌控這么多人來凝聚軍氣,也因此這次的戰斗他都不怎么搭理,任由下面的人去表現。因為張仲軍他認為自己勝算已定,讓手下立下軍功才是一個好主公呢。
所以張仲軍現在是好奇的東張西望,并且向身邊圍觀的妖族代表團中的妖狐凝靜問道:“妖族的兵力呢?都藏哪兒了?怎么兩邊的妖族都沒有看到呢?”
(本章完)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