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子軒把慕姍姍送到了鳳凰衛視的總部。
對于香江回歸慶祝活動的報道,鳳凰衛視極為重視,這是鳳凰衛視開播以來報道的最為引人矚目的大事件,能夠在全球華人中引起極大的反響。
鳳凰衛視雖然總部設在香江,卻不以香江作為主要的目標市場,它的目標是海外華人。
香江回歸,全球矚目,這是一個擴大鳳凰衛視影響力的大好機會。
整個鳳凰衛視都在為這次的報道而忙碌,他們給這次的報道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香江回歸世紀報道—60小時播不停》。
六十個小時,快要三天三夜了。
從六月三十日上午八點國家副總理會見七國的外長,到七月二日下午四點,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舉行上任后的第一次記者招待會。
總共六十個小時,鳳凰衛視要進行全程直播,這可是直播,沒有延遲。
就算是華國電視臺也不算是直播,而是有六秒的延遲,這是為了避免出現直播失誤。
在總局下發的文件里,要求有群眾參與的各類廣播電視直播節目,包括新聞、體育、文藝等,一律延時播出。
所有群眾參與的電視直播節目一律延遲20秒以上播出,如果單獨播出需延遲六秒以上。
鳳凰衛視這次準備創造一個華語電視節目連續直播的紀錄,一旦成功就會獲得觀眾的認可,提升自身的影響力。
為此他們采用主持人輪換上場的方式進行接力報道。
他們找了八名主持人,其中兩名是替補。
這是為了防止出現意外事件,他們要用最好的團隊,最好的主持人,爭取為全球華人奉獻一次精彩的新聞報道。
這些主持人有四名來自內地,四名是港臺的主持人。
大家的分工不同,在報道慶典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內地的官員或者重要人物,相關的歷史事件等等,由內地的主持人解說。
他們相對熟悉,不容易在報道中出錯。
如果是英國和香江本地的人物和事件,由港臺的主持人報道。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在現場直播的過程中可能出現任何意外的狀況,這需要主持人有超強的應變能力,還要掌握大量的資料。
鳳凰衛視之所以這么拼,是因為關于香江回歸的新聞報道被稱為世紀新聞大戰。
世界各國有影響力的新聞媒體大都參與了進來,截至到五月七日,來自全球四十六個國家和地區的七百多家新聞媒體齊聚香江,申請采訪的記者達到八千人。
香江當地的媒體是106家,日本45家,美國108家,英國63家,寶島地區42家。
內地媒體16家。
在歷史上,為同一件事,同一時刻,在同一地點,云集如此多的新聞記者,前所未有。
各家媒體都想第一時間把新聞發出去,從而搶占先機,引起觀眾的關注。
一些大型的新聞媒體甚至在四五年前就預定了香江各重要地點附近的高層酒店,尋找好的拍攝位置和角度。
據說一個普通房間的價格高達六百美元一天。
有的媒體為了拍攝像是降旗升旗,解放軍進駐和防務交接儀式等歷史性的鏡頭,不惜花費大價錢租用了直升飛機。
這是真正的歷史性時刻。
不過外國媒體和國內媒體報道的側重點不同,歐美等國的媒體懷著陰暗心理,是來挑毛病和看笑話的,他們更愿意報道示威或者是反對活動,而不是歡慶活動。
這是世紀新聞大戰的另一層含義。
只有客觀公正的報道這次的回歸慶典,才能打破那些國家媒體的企圖。
鳳凰衛視采用直播的方式正是為了爭分奪秒,和其他媒體搶時間,把最新的新聞播報出去,這極為考驗主持人的功底,所以他們要找最好的主持人。
從內地來鳳凰衛視的主持人大多出自華國電視臺,算是慕姍姍以前的同事。
自從慕姍姍從華國電視臺辭職后,有不少主持人也選擇了離開,想要看看外邊的世界,鳳凰衛視就成了他們的選擇。
“你們去玩吧,我晚上回去,到海洋公園那兒別讓小雪碰到涼水。”慕姍姍交代道。
“知道了,先跟他們談談,實在不行就算了,咱們就當是來旅游了。”林子軒回應道。
這兒畢竟不是京城,是一個陌生的環境,香江有香江的工作方式,慕姍姍不一定適應。
倒不是說林子軒對慕姍姍的工作能力沒信心,而是沒必要受這份罪,在這種工作環境下,可能會受到排擠,長時間直播的話也會非常辛苦。
之所以參加這次直播一個是能提高慕姍姍的知名度,對她的職業生涯有好處。
而且,能夠參與香江回歸的解說,對主持人來說同樣是一種榮譽。
站在林子軒的角度,他不愿意慕姍姍受委屈,他們不缺這點錢,這是他來香江的原因,旅游只是一方面,同時也是為了照顧慕姍姍。
他在香江和他不在香江,雖然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但可以讓慕姍姍安心,他也能安心。
“放心吧,這兒有幾個主持人都是臺里出來的,沒什么事兒。”慕姍姍安撫道。
“那行,有事給我電話,別忙的忘了吃飯。”林子軒叮囑道。
林子軒揚了揚手里的手機,看著慕姍姍走入鳳凰衛視的總部,這才轉身坐上出租車。
手機是林子軒讓陳常樂準備的,共有五部,在香江能用,主要是為了方便,也是怕大家走散了,尤其是兩位老人。
在香江語言障礙,道路上用的是繁體字和英文,一旦走散還真不好找,有了手機方便些。
回到酒店,大家吃過早飯,正等著林子軒回來一起出去游玩。
陳常樂給他們找了一位導游,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女孩,從內地來香江工作。
在導游的帶領下,大家坐上一輛商務轎車,開始了這次的香江之旅。
此時此刻,香江匯集了全世界的目光,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從車窗望出去,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這就是國際化的大都市。
林曉玲拿著數碼攝像機,記錄下這一刻的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