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942章 MPC—75的進展

  茲涅佐夫設計局的工程技術人員會不會選擇加入潤華實業?陳耕比較樂觀。

  對于這一點,他還是有著充足的信心,原因很簡單,對于這些老毛子們來說,蘇聯解體了,這確實是很難讓人接受,他們也的確很是消沉了一段時間,但通過電視、廣播…中文的電視、廣播…他們很難切身體會到一個國家遇到這種變局的時候,對于這個民族來說意味著什么,對這個國家的人民的生活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但這次跟潤華實業的包機回國,讓他們親眼看一下現在的俄羅斯處于一種什么樣狀況下、老百姓們過的什么樣的日子,他們就能切身體會到能加入潤華實業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了。如果再加上人生觀塌方帶來的加成,陳耕覺得估計能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老毛子愿意加入潤華實業。

  雖然有點少,但陳耕也滿足了,接下來再用兩年左右的時間爭取將一半的毛子留下來——那些用一年時間還留不下,陳耕也沒有不計代價將對方留下的想法。

  可實際情況卻大大超出了陳耕的預料,短短的三天時間,竟然超過了40個毛子愿意留在中國。

  沒搞錯吧?聽到這個消息,陳耕登時就驚了:“怎么會有這么多人?”

  不怪陳耕這么驚訝,實在是這個數字太驚人了,42人,相當于所有在潤華實業工作的蘇聯工程師的六分之一,只是自己說了一句話,就有差不多六分之一的工程技術人員愿意加入潤華實業?如果等從俄羅斯回來那又會有多少人?

  這怎么聽怎么讓人覺得不靠譜!

  “我也覺得有點奇怪,挨個的和名單上的這些人確認過,他們明確的告訴我,希望能夠留在咱們潤華實業,”說起這個,李立華一臉的自豪,這些愿意留下來的可都是航空領域的專家,每一個都是寶貝疙瘩:“您仔細看看,高級工程師能有三分之二呢。”

  高級工程師有三分之二?

  陳耕連忙仔細看了一眼名單,果然,李立華說的沒錯,在后面的職稱備注一欄中,備注為職稱為高級工程師、副高級工程師的比例相當大,雖然沒數,但既然李立華敢說是有三分之二,那么就算是沒有這么多應該也是相差無幾。

  陳耕心里頭只有一個念頭:我擦!

  好消息啊!

  陳耕忽然意識到一點,或許自己之前對這些老毛子的評估太保守了?

  在房間里來回踱了幾步,陳耕忽然停下腳步,道:“既然這些蘇聯的專家對咱們這么信任,咱們就不能虧待了人家,這樣,在他們回國之前給他們搞一個隆重一點的入職儀式,合同、待遇方面盡量從優,另外在給他們回國攜帶的東西方面也要做些區分,這些正式入職的專家的東西盡量豐厚一些。”

  “好的,我這就去安排。”李立華立刻道。

  “薪資方面按照現有的制度來執行就行,不要搞特殊情況,不過在簽字費方面可以適當的放寬一些,”陳耕走了幾步,又吩咐道:“還有,你想辦法問問那些黑海造船廠的專家,問問他們愿不愿意留下來…如果有必要,也俺來他們回去一趟,看看現在的烏克蘭跟咱們國內有多大的差距。”

  “是。”

  陳耕說要給庫茲涅佐夫設計局這些愿意留下來的40多名專家一個隆重的入職儀式,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在這些專家即將返回家鄉探親的前一天,潤華實業為這42名俄羅斯專家舉行了一個隆重的入職儀式。

  之所以說是隆重,是因為不但江南省電視臺的記者扛著攝像機來了,連央視的記者也扛著攝像機來了:這充分說明了我們改革開放進行到現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對外國專家也有了相當的吸引力,否則為什么會有42名俄羅斯的高級專家一次性入職我國的企業?

  趁著入職儀式還沒有開始的空擋,幾個記者小聲的聊著天:

  “潤華實業厲害了啊,嘖嘖…一次就有42位蘇聯的航空專家入職,牛X大發了。”

  “誰說不是呢,42個蘇聯航空專家啊,估計在咱們國家的歷史上都沒有過,聽說聽到了這個消息,中航工業那邊的眼睛都綠了。”

  “能不綠么,這可都是寶貝疙瘩,”搭話的這位顯然也是知情人士,一臉神秘的道:“我給你們說啊,聽說這個事之后,中航工業的領導們沒少給陳董打電話,就希望陳董能勻幾個名額給他們,結果被陳董給罵了回去…”

  “這不是廢話么,這些人可都是寶貝疙瘩,換了我我也給罵回去。”

  “唉,可惜潤華實業不是國企,如果是國企那該有多好…”

  “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就算潤華實業不是國企又怎么樣?人家好歹也是軍隊企業吧?不管是國企還是軍隊企業,那都是咱們中國人自己的企業,提高的都是咱們國家的航空技術水平,那都是好事…話說回來,我倒是看好潤華實業的這股子拼勁,你們還不知道吧,潤華實業跟德國人合作的那個飛機,現在都進入了原型機的制造階段了。”說到這兒,該記者一臉的得意和自豪。

  果然,這話一出口,在場的幾位記者全都驚了,紛紛問道:

  “真的假的?”

  “是啊,真的假的?”

  “這么快就進入原型機制造階段了?這么也太夸張了吧?”

  “老劉,快說說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從哪兒得到的消息?”

  不怪這些記者們的反應這么激烈,實在是潤華實業與德國MBB公司合作的這個MPC—75飛機可是咱們國家能夠生產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具備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大型民航客機,載客量跟波音737、空客A320這些主流的中短程干線飛機差不多呢,使用的也是咱們中國人自己的發動機(雖然是引進的前蘇聯庫茲涅佐夫設計局的發動機,但既然是引進過來了,那自然就是我們自己的),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們自己的大飛機了,比起麥道—80這種純粹給別人當代工組裝工廠的主兒不知道強出了多少倍去。

  也正是因為這款飛機的意義如此重大,所以記者們才對這款飛機如此關注,此前媒體們對這款飛機不怎么報道,一個是潤華實業的嘴巴很嚴,對這款飛機的進展情況閉口不談,另外一個,也是大家心里頭一個下意識的、誰都不肯說出來的想法:敗人品。

  這些年來咱們國家其實一直都是無比渴望進入民航客機這一領域的,從早些年的運—10到后來的麥道—80、用運7運輸機改的客機,都可以看做是咱們國家為進入民航客機這個領域所做的努力,但運—10說實話不能算是一個成熟的飛機,共和國當時的經濟情況、工業情況和科技情況也支撐不起來;

  至于麥道—80,那是公認的一個“交學費”項目;

  從運—7運輸機發展而來的運七客機只能算是支線飛機,距離干線飛機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

  所以數來數去,似乎只有潤華實業與德國MBB公司合作的這個MPC—75是最接近的一次了,項目進展到現在,甚至可以說是咱們的一只腳已經邁入了大型民航飛機的門檻,但越是這個時候,大家就越謹慎:不能隨便亂說話,小心敗人品啊。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在央視的這位記者說出了潤華實業開始制造原型機的時候,大家才這么驚訝。

  “就剛剛啊,”央視的記者得意的道:“剛剛我跟陳董的秘書聊了幾句,你們沒注意到嗎?”

  幾位記者面面相覷:注意是肯定注意到了,但你竟然問了這個?當然,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怎么你問了,李秘書就回答了?

  “嘿嘿…”能得到這樣的消息,央視的記者也很得意,嘴上卻是謙虛道:“我就是隨便這么問了一嘴,沒成想李秘書就告訴了…嗯,李秘書還說,等這次的入職儀式后,他可以帶我們去車間看一看,不可以帶攝像機,不過可以帶照相機。”

  我擦!

  跟著這位記者來的其他的央視同仁們,包括攝像助理、燈光師、攝影師之類的人員,一個個激動的眼睛發紅,可其他媒體的同行們就不干了:憑什么啊?憑什么這種好事總是落到你們頭上?就憑你們是央視嗎?

  看著同行們羨慕嫉妒恨的目光,央視的記者們真想指著對方的鼻子趾高氣揚的告訴對方:是啊,就憑我們是央視啊,我們央視就是這么牛X,你們能咋地?咬我啊?

  當時剛剛這位故意炫耀的記者更懂得人情世故,反正裝X也裝完了,賣大家伙兒一個人情也不錯。輕咳了兩聲,他提醒大家道:“咳咳…大家也不用著急,既然潤華實業允許我們參觀和拍照,說不定大家也有機會,不過眼下這個事…”

  對啊!

  能當記者的,那絕對沒有一個智商不夠用的,剛剛只是一時情急沒反應過來,現在被央視的這位老兄一提醒,大家的腦子立刻回過神來:只要這次大家幫潤華實業多說說好話、多吹捧兩句,回頭再申請去采訪一下,潤華實業總歸是要給點面子的吧?

  那些在單位里有著“筆桿子”稱謂的記者,已經開始潤色著腹稿,盤算著這次的入職儀式之后應該幫潤華實業吹捧一番了——只要能得到采訪MPC—75的機會,節操什么的可以暫時放到一邊去。

  不過眼下的重點,可不是這個,而是向提點自己的李哥表示感謝:

  “李哥,謝了,回頭來我們哪兒可千萬給兄弟說一聲,兄弟給你辦招待。”

  “對對,李哥,來我們哪兒你也千萬提前打個招呼,吃住啥的我肯定幫您安排好…”

  “李哥…”

  大家伙兒誰不知道李哥這人夠意思,不斷與潤華實業的關系一直都不錯,而且據說他與潤華實業的不少高層都有交情,與這么一位人脈關系寬廣還不小氣的同行打好關系,怎么說也不是一件壞事吧?

  “好好,大家客氣了,客氣了…”

  大家都知道陳耕向來出手大方,但當看到潤華實業拿出聘請這42位專家的“誠意”的時候,還是被嚇呆了:每位專家都有一棟別墅!

  這個別墅不是獨棟別墅,而是雙拼和聯排,也就是兩棟或者幾棟別墅拼在一起,可這樣的好處就是在保證是別墅的情況下,以共享一堵墻以節省空間和建設成本,在有限的空間內建設更多個別墅。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可是別墅啊!別墅啊!別墅啊!

  至于是雙拼還是聯排,這根本不是重點好不好?更別說大家本來就是同事,此次都非常熟悉,聯排和雙拼怎么了?大家交流起來還方便呢!

  大家都被潤華實業的大手筆給震驚了:一次就是42棟別墅啊!

  與每位專家送一棟別墅相比,似乎每位專家還給配了一輛車也就沒有什么好說道的——不過如果在場的這些記者們知道這些專家們每人還有10萬美元的簽字費(如果不要美元,也可以折算成50萬的RMB),估計就不會這么想了。

  至于承諾的可以將家人接過來,并且協調解決家人的生活和工作、孩子的學習問題,這些根本就不用說。

  潤華實業的手筆如此大方,不但在場的記者們坐立不安,庫茲涅佐夫設計局的那些還沒有下定決心的專家們更是心里癢癢的厲害,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暗自后悔:早知道有這樣的好處,我也跟潤華實業簽合同了,至于庫茲涅佐夫設計局…尼瑪連蘇聯都沒了,老子管你那么多!

  儀式剛一結束,李立華就被那些沒與潤華實業簽訂合同的蘇聯專家給包圍了:

  “李,為什么他們帶回蘇聯的東西比我們多那么多?”

  “李,如果我們現在簽合同,是不是也有別墅?”

  “李,你們真的可以幫我妻子解決工作問題嗎?她可不會說中文…”

  李立華覺得自己面對的不是一群專家,而是一群菜市場的小販。

大熊貓文學    動力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