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一時沉默,其實倒是有人躍躍欲試,不過按著平時大家為官的秉性,卻多是不愿做出頭鳥,寧愿等人言事之后再出班奏報;因而往往這時,殿中都會沉默片刻,才會有人耐不住出來。
倒是這時,卻有人道:“臣倭國副使,有事稟奏。”
眾人朝著聲源看去,果然是個倭人跪在殿中,廷議的時候,除了五品以上官員參加,還有品級較低的清流官,再就是一些勛貴,和外國的使節了。
那倭人一出來,那些個使節們便各自低聲議論起來,各國的使節似乎是態度不一,有人在湊熱鬧,有人覺得憤慨,也有人冷眼旁觀。
朱厚照一聽,臉拉了下來,正色道:“有何事稟奏?”
這倭國副使道:“我國國主傾慕大明皇恩,遣使來朝,本欲遞交國書,甘愿奉大明為上國,結百年之好,此番入朝,本欲遞交國書…可是萬萬不曾料到,國主對尤為重視,派遣次子足利義文來朝,便可見其心跡,卻有大明官員,供職于翰林院,姓葉名春秋,竟是無端毆打正使足利義文閣下,而今足利義文殿下奄奄一息,身受重創,命不久矣,可是毆打人兇徒,卻依然逍遙法外,下臣懇請大明皇帝陛下為足利義文閣下做主,嚴懲肇事兇徒…”
他的這一番話說得聲淚俱下,像是蒙受了天大的委屈。
朱厚照聽了,只是微微冷哼:“此事,朕也有耳聞,朕要問你們,當時你們幾人在場?”
這副使道:“八人。”
朱厚照接著道:“葉愛卿出來。”
葉春秋出班,躬身道:“臣在。”
朱厚照看他一眼:“朕來問你,當初你有幾人在場?”
葉春秋道:“只有臣一人。”
朱厚照不禁笑了,撫案道:“倭國副使,你們八個人在場,葉愛卿只有一人,你卻說葉春秋將人打得奄奄一息,你當朕糊涂嗎?”
這副使不禁啞然,老半天方才羞憤地道:“倭國乃是禮儀之邦,久沐王化…”
朱厚照搖頭道:“可是朕卻聽說,你們倭人歷來好勇斗狠,否則這倭寇哪里來的?”
這副使原本自以為得計,一面讓足利義文假裝奄奄一息,就是為了博取同情,而另一方面,又在此泣聲而告,本以為對方只是個小小翰林,事情很快就可以有個結果,畢竟大明對于各藩的態度歷來都還算寬容,只要表現出愿意尊奉的態度,有任何要求,這朝廷總會不計得失的予以滿足,可是這副使萬萬料不到今兒卻是碰到了釘子。
朱厚照這口不擇言的話,深深刺傷了倭國副使的自尊心。
提到了倭寇,這就等于是說倭人都是賊,前頭又說八九人打不過一個翰林修撰,更是帶著滿滿的嘲諷。
這副使臉色大變,一時說不出來。
只是諸國藩使本來是看熱鬧的態度,現在卻是不禁竊竊私語起來。
大明皇帝突然對倭使聲色俱厲,這難免會使人聯想到,是不是大明朝廷對于藩國的國策發生了什么變動?甚至一些想看倭人笑話的藩使,此刻也是擔心著,大明是禮儀之邦,所謂禮儀之邦,就是平時雖然極盡友善,可是一旦改換了某些國策,口頭上都難以看出什么,可是一些細節之中卻可從中推敲。
這一次倭國國使足利義文倒是被打得夠慘的,且不說到底是死是活,可是那眼珠子被直接打爆卻是許多人都知道的,那前去診治的御醫據說看到那慘狀也是目瞪口呆,可是大明天子竟還出言諷刺,這…
這副使叫賀茂清,足利義文作為征夷大將軍的兒子,對大明的情況并不太清楚,所以此番入朝,自然需要一個對大明了解的人來作為副手,事實上倭人與大明之間的互動,大多是這副使賀茂清負責,至于足利義文,更像是做個樣子。
現在足利義文被打成如此,作為副手的何茂清自知無法回國交代,若是不嚴懲這葉春秋給足利義文出氣,他這個副使是無法轉圜過去的。
可是大明皇帝的態度,完全是一副為了葉春秋而不顧與倭國邦交的態度。
何茂清心中震怒,又覺得自己受到了天大的侮辱:“足利閣下的先祖足利義滿殿下,曾被大明洪武皇帝敕命為日本國王,大明皇帝陛下,這足利義文閣下的身份與大明的郡王無異,而今為大明上國一修撰痛毆羞辱,下臣必定回去稟明國主…”
朱厚照顯得很是不耐煩,道:“去稟明吧,還有誰有事要奏嗎?”
殿中的百官都覺得朱厚照的話有些不太合適,不過當著藩使的面,卻是不好說什么。
何茂清頓時老臉一紅,自己幾乎使出了最后的殺手锏,結果人家壓根就不在乎。
這大明的新天子,顯然和那大明的先帝態度完全迥異,他們的先帝在時,對于藩國諸事,態度雖不算親昵,可是給予的待遇卻是優渥。
賀茂清心里反而有些慌了,他看了一旁的葉春秋一眼,突然咬咬牙道:“陛下,下臣還有事要奏,我下國,若是遇到爭端,往往武士之間,比武一決高下,現在下國受到了羞辱,下國有一劍士,此番也隨足利義文閣下來朝,他乃征夷大將軍家中武士,愿為家主向肇事的葉春秋挑戰,懇請陛下成全。”
他知道這不合規矩,可是這幾乎是他最后的手段了。
事實上,他知道這個翰林手段不弱,這一次一個小翰林居然當著七八個倭人將足利義文打成這個樣子,本就使倭國蒙羞,倭國人歷來好勇斗狠,此事若是傳回國去,怕又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于是他索性就破罐子破摔,無論如何,既然這大明無論如何都要袒護葉春秋了,那么索性就用這種不是辦法的辦法。
他提出了決斗之后,心中一定,便又道:“久聞翰林葉春秋乃是上國劍道高手,下國武士源義正,乃是下國劍圣源義經之后,亦是足利義文閣下的劍道老師,此番也隨足利義文閣下入朝,愿意領教上國的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