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與博客,看起來雖然只差了一個字,而且很多人都說前者是后者的輕量化版本,但實際上,在李牧的觀點里,這兩種產品從根源理念上就有很大的區別。
博客這種東西,就像是美國的黑鳥偵察機,注定是要被互聯網行業淘汰或者邊緣化的,就像是當年橫行的聊天室一樣,是某個時間段的過渡性產物,屬于它的生命周期就那么短短幾年,過了這幾年,它就再也不可能恢復往日的榮光。
這種過渡性產物在實體行業也多有體現,最明顯的就是小靈通,火的快,死的也快,它之所以能有短暫的輝煌,是因為移動通信的設備以及使用費用在那個時間段過于昂貴,而普通座機雖然設備和使用費用相對便宜,卻沒有移動通信的能力,所以夾在中間的小靈通立刻找到了屬于它的夾縫市場。
可是,小靈通本身就是一個存在重大技術硬傷,并且極度缺少升級空間的畸形產品,當產業升級,或者頂部產業開始施壓的時候,它就像是活在榨油機中間的豆子,完全沒有任何抵抗能力。
在李牧看來,未來的互聯網除了強垂直領域之外,其他的所有產業模式都必須要融入社交才是最終的發展形態,必須要在自有產品內產生人與人的強互動,否則任何產品都有被淘汰的一天。
所謂強垂直,就像是導航軟件、翻譯軟件、天氣軟件以及生產工具這種功能極端垂直的產品,比如photoshop永遠不需要考慮在自己的產品內加入社交,高德和谷歌導航也沒必要強求用戶在自己的軟件內開展社交。
但是,除了這種強垂直軟件之外,其他的產品都需要社交屬性的加持才能夠保障自己的生命力,網易云音樂的成功之處在于融入了社交,知乎之所以壓過百度知道、成為傳說中的高逼格社區,也正是因為融入了社交性質。
正是社交的屬性,給了人們裝b的舞臺、給了人們裝b的動力,給了人們通過個人影響力變現的通道,微博也是一樣。
博客的社交性之弱,與小靈通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但是,微博或者titter的社交性之強,簡直是僅次于微信這種社交軟件,李牧也不知道微博、titter這樣的產品到底有多強的生命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比任何一種博客的生命力都要強得多。
若干年后,新浪微博因為廣告橫行而逐漸式微,但是titter卻一直在國際舞臺上煥發著旺盛的生命力,足以證明titter在全球范圍內的生命力,如果yy的產品體系里能夠孵化出一個titter,那yy的整體戰斗力就會更加強大,所以對李牧來說,微博確實是必須要做,而且必須要以全球化的格局去做,并且做到最好。
只是李牧之前并沒有想過,微博的模式竟然會這么快就被別人想到,幸好想到的人是陳同,否則如果成競爭對手的話,有可能就會為yy的未來增加了一個有威脅的敵人。
雖然眼下騰訓已經成了歷史,但李牧骨子里還是很推崇后世騰訓的整體運作模式,騰訓以qq和微信為核心,全力發展自己的閉環與生態,無論互聯網行業有哪些板塊,作為一個巨型企業,只要能做的,就一定去做,做起來則已,如果做不起來,就投資、收購做得好的,總之,所有能涉獵的領域都要涉獵。
李牧的目標也是一樣,永遠不會認為自己的版圖已經拓展得足夠大了,永遠對新興領域心懷敬畏與渴望。
于是,李牧在公司核心層宣布,立刻成立titter事業部,并且由現階段博客負責人陳同擔任事業部總經理。
之所以命名為titter事業部,而不是微博事業部,就是為了最大程度的做好保密工作,如果提前透露出微博這兩個字,那么現階段的互聯網人很容易就會聯想到這兩個字的背后意味著微博客,也就是精簡輕量化的博客,這樣一來,戰略意圖至少提前暴露一半。
但是,叫titter就很抽象了,華夏互聯網公司從這個英文單詞上不可能弄明白,這背后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產品,海外尤其是西方互聯網公司也不會聯想得到。
畢竟,如果告訴一個華夏互聯網人,說牧野科技準備開發一款軟件,名字叫逼b叨叨,那很多人也同樣是一臉懵逼,搞不清這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
titter事業部在牧野科技內的級別很高,事業部不受任何副總裁管控,陳同直接向李牧匯報,而技術部門則需要無條件給予所有支撐,以實現titter盡早上線。
現階段的牧野科技已經成了全球互聯網企業重點關注的對象,所以內部成立事業部這樣的大動作,根本瞞不過業內其他的同僚,幾乎在事業部成立的當天,國內的互聯網公司都收到了消息:牧野科技成立了一個直接向李牧匯報的高級別事業部,事業部的名稱很奇怪,叫titter。
一時間,整個行業都在猜測,titter到底是什么東西?
很快,消息傳到了硅谷和華爾街,當得知牧野科技成立了一個以英文命名的事業部時,硅谷對此大為緊張。
牧野科技作為一個華夏企業,忽然成立一個以英文命名的事業部,對硅谷來說,本能會想到這個事業部是專門為了英語市場而成立的。
那么這也就意味著,牧野科技下一個重點產品,將在英語市場發力。
沒人知道titter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產品,但是每個人心里都很清楚,這個titter定位在哪個領域,那這個領域現階段的企業就將遭遇巨大的打擊,每個硅谷創業者都在祈禱,希望titter的實際方向,不要與自己的創業方向重合。
一些同在硅谷的企業家都在通過各種渠道向坐鎮北美的林清雅求證,希望能夠通過與林清雅的溝通,得到關于titter的只言片語,但是林清雅非常坦誠的告訴每一個人:牧野科技成立titter事業部的事情,她知道的一點也不比外人多,因為她也是在收到集團公開郵件的時候,才知道公司新增設了這么一個部門。
林清雅也并沒有說謊,鑒于titter項目需要保密,而她本人又不在國內,所以李牧在成立事業部之前,并沒有告知她相關規劃,關于titter的所有內容,只有在燕京實際參會的幾位高層心知肚明。
李牧也明確要求,關于titter的核心內容,不得通過電子郵件、yy傳輸、視頻會議等各種方式進行線上交流,所以身在北美的林清雅只知道成立了這個事業部,但這個事業部具體的內容,她也一無所知。
連林清雅都不知道titter事業部到底在做什么,這就讓整個硅谷更加緊張,李牧這段時間以來的無往不利,讓所有硅谷的互聯網公司都覺得自己像是被李牧關起來的人質,現在關于titter事業部的消息,就像是隔著門聽到李牧的磨刀聲,被關起來的這些人,誰也不知道李牧磨刀是不是為了殺死自己。
而在這種擔憂中,唯一能完全不去在意的公司,就是谷歌。
谷歌心里很清楚,在交過了保護費之后,牧野科技不會再跟它們競爭,所以titter有可能是任何一種產品,但絕不可能是搜索引擎。
這讓拉里佩奇感覺格外輕松,看來,這就是交保護費的好處。
當titter成為全球互聯網熱詞的時候,muye&baidu與google的簽約儀式即將在燕京舉行。
這場簽約儀式,將成為牧野科技從成立到現在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受到關注度最高的一次。
李牧在之前的那篇博客中,向全世界坦誠的道出了自己作為一個商人,對商業利益的本能追求,全球大媒體幾乎都對李牧“強行被并購”的操作,以及那篇博客的內容進行了報道,這不但讓這次被并購得到了全球網民的關注,更得到了絕大多數網民所認可,這種看似不公卻你情我愿的陽謀,也成了大家津津樂道的騷操作。
正因為如此,全球互聯網、資本市場、金融市場以及廣大網民,對這場特殊“并購案”都格外關注,因為到場的媒體太多,現場攝影機的擺放位置都要提前預定、限量供應,除了大的電視媒體之外,其他的紙媒、網媒記者一律謝絕攜帶大型攝影機設備,只能攜帶單反相機進場。
確定參加這場簽約儀式的記者與企業家一共有數千人,埃隆馬斯克、馬克扎克伯格都受邀趕赴華夏參加,就連蒂姆庫克也放下手頭的工作遠道而來,為自己的新老板李牧捧場站臺。
除了這圍繞著李牧生態發展的企業負責人之外,硅谷各路企業的大佬也都紛紛前來捧場,畢竟是互聯網行業未來的超級巨頭,沒有人敢輕視李牧未來在全球互聯網的影響力,他們愿意不遠萬里趕過來,一方面是希望借此向李牧示好,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夠蹭個熱度。
不只是硅谷,華爾街的大佬也來了很多,作為唯一一家投資了牧野科技的西方資本,紅杉資本ceo親赴現場為李牧站臺,這次的被并購完成之后,牧野科技的估值將迎來一波大漲,作為跟車賺錢的投資方,紅杉投資牧野科技的潛在利潤已經超過了300,無論是利潤率還是利潤規模,都是近幾年來紅杉投資最大的一筆。
在這個酷熱的七月,一場資本領域的鯨吞盛宴即將面向全球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