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沈溪分別后,王守仁去見了朱暉。
朱暉最初不想見王守仁,但到了這個地步,朱暉也知道自己要回京城,必須將自己任上的賬目抹平,否則連離開城池一步都做不到。
跟沈溪講道理沒用,沈溪對王守仁這個欽差敬而遠之,決定了沈溪置身事外的態度,否則也不會把主導權拱手讓給王守仁。
如此一來,朱暉不得不耐著性子去見一個在他眼里的芝麻小官。
不過王守仁到底是欽差,代表了朝廷,又是前翰林學士王華之子,算得上名臣之后,倒也不會讓人覺得掉價。
朱暉接見王守仁后,大致弄清楚了當前的情況…錢糧虧空證據確鑿,現在就是看要將哪些人落罪。
朱暉沒有馬上做出棄子的決定,準備詢問沈溪的意見,商議一下如何應對。說到底他還是不想自己來承擔得罪三邊全體文武官員的風險,想借沈溪之手幫自己脫罪。
朱暉于正月二十一和二十三兩次求見沈溪,都未得見。
沈溪以公務繁忙為由,將朱暉拒之門外,而在正月二十五這天,朱暉直接闖進總督府,在衙門正堂等了兩個多時辰,依然沒見到沈溪的面,他以為沈溪人在內宅,但其實此時沈溪已領著一千火銃兵出城拉練去了。
此時沈溪不可能見朱暉,欽差已經來延綏快半個月了,如果他跟朱暉相見,之后便對官場進行清理,別人會認為是前后兩任三邊總制聯手,雖然責任不在沈溪身上,但事后別人依然會記恨沈溪。
沈溪這么做是為了轉移矛盾。
朱暉你既然馬上要離開西北官場了,那這惡人只能由你來做,我只負責按照欽差圈定的名單,將犯罪之人拎出來便可。由始至終,我都是“受害者”。
就在朱暉接連不斷到總督衙門求見沈溪無果時,王守仁每天都去朱暉府邸拜訪,朱暉心里沒底,不敢馬上做出決定,于是乎后來朱暉也拒見王守仁。
一直到正月二十六,沈溪主動致信朱暉,詢問西北錢糧虧空情況。
這次沈溪卻是有備而來,直接在信函中列舉多處三邊這幾年朝廷錢糧撥付與實際支出對不上賬的地方…
朱暉以為沈溪不懂查賬,卻不知沈溪采用先進的復式記賬法,將所有數據繪制成表格,原本看起來嚴絲合縫的賬目便破綻百出,沈溪沒用幾天便將虧空之處搞清楚了。
沈溪將精心挑選的賬目虧空細節羅列分明,甚至哪一個環節出現貪污都予以標明,問詢朱暉如何來解決這些虧空之處。
朱暉看到賬目后,坐立難安。
“…公爺,沈大人這些日子都東奔西走,未見他有時間查賬,且他早就將賬冊送去驛館給了王大人,卻不知哪里有時間和精力來清查賬目?”
朱暉非常信任自己的師爺,可以說賬目有一半以上都是師爺與賬房做出來的。
現在師爺感覺十分慌張,若此事被揭發,他可謂責無旁貸。
朱暉來回踱步,喃喃自語:“早知如此,就該拼著性命不要也要回京…這沈之厚,老夫倒是小瞧了他,看他漫不經心的樣子,怕不是這一切陰謀詭計都是他搞出來的吧?朝廷突然查賬,老夫兩次要回京都受阻,之后欽差便來了,而他則選擇避而不見,現在這欽差不停煩我,他不見我也就罷了,現在還給老夫施壓,真是可氣可惱!”
師爺不知該如何回答朱暉這個問題。
因為他早就懷疑沈溪在這件事上采用一些手段,目的是為避免牽扯進案子,沈溪自己不想得罪三邊文武官員,而是將檢舉和揭發的責任推給朱暉。
師爺道:“公爺,那咱趁機離開延綏,早些返回京城如何?索性如今道路已通暢,且久未聽聞韃靼人動向,此時不回京城更待何時?”
朱暉怒道:“若這一切都是沈之厚搞出來的,你以為他會輕易放老夫回京?年前欽差未至還好說,現在這當口突然要走,是個傻子都知道老夫是在逃避責任。退一步講,即便老夫僥幸逃出城去又如何?此舉無異于將罪責坐實,他好趁機參奏老夫…”
“那…那可如何是好?”師爺也不知該如何處置此事。
朱暉罵道:“養你何用?做個賬目都會出問題,現在沈之厚已把責任全部推到老夫身上來了,老夫說不知情,那豈不是說,老夫除了監查不力外,自身也有很大問題?現在只能根據他列出的可疑之處,把人推出去…讓這些家伙去死好了,誰讓他們貪贓枉法讓沈之厚盯上了?”
師爺苦著臉道:“公爺,現如今沈大人不自己來查這些人,而讓公爺動手,分明是想利用公爺…”
朱暉滿面慍色:“閉嘴,你不說話,老夫不會把你當啞巴。現在老夫還有被利用的價值,你就知足吧,如果哪一天老夫徹底失勢,就會成為別人的替罪羊…所以,不論怎么樣,老夫都不能跟貪腐沾上丁點兒關系!”
被朱暉斥責,師爺不敢再言語,的確跟朱暉說得一樣,現在就算朱暉明知道這是沈溪坑他,也不得不上當。
如果朱暉對這件事不管不問,那不用說,沈溪下一步就是會把所有賬目明細交給王守仁,那時王守仁要查的可不單單是下面的蝦兵蟹將,必然要從朱暉身上查起。
朱暉發現自己難以收買沈溪和王守仁后,便知道只能自己出面當惡人了。
當日晚上,朱暉一邊參照沈溪查賬的結果,籌算將哪些人推出來承擔罪責可以將事情的影響降到最低,一邊想如何給朝廷寫這份奏本。
請罪是必然的,監管不力的罪責似乎擔定了,而且可能會被王守仁順藤摸瓜查到自己身上,所以朱暉在推這些人出來擔罪的同時,還在琢磨如何才能堵上這些人的嘴。
或者是要挾這些人的家眷族人,或者殺人滅口,這都是他考慮需要動用的手段。
就在左右為難時,管家進來行禮:“老爺,府外有人求見,說是京城來的。”
朱暉怒道:“王伯安是吧?告訴他,不見!”
管家道:“老爺,那人說他是司禮監劉公公派來的,不是您說的兵部王大人。老爺,這是他的拜帖,您先看過再說。”
朱暉聽到是劉瑾派來的人,心中燃起一絲希望,看過拜帖,才知此人是錦衣衛鎮撫江櫟唯,臉上露出幾分笑容:“既然是劉公公派來的,且將人請進來,老夫倒要聽聽劉公公有何高見。”
江櫟唯上門求見朱暉,下了很大的決心。
他知道自己無法在效忠張氏外戚之余除掉沈溪,所以退而求其次,投靠劉瑾,繼續完成陷害和誅殺沈溪的心愿,在沒有得到劉瑾認同的情況下,他已開始以劉瑾門人自居。
江櫟唯被朱暉請到正堂。
見到江櫟唯,朱暉笑了笑,問道:“你是錦衣衛北鎮撫司千戶?”
江櫟唯道:“在下乃莆田江櫟唯,乃是南鎮撫司…只是如今不當值,掛職而已。見過公爺。”
朱暉點了點頭,做出請的手勢,嘴里問道:“莆田人?那不是福建下面的一個府么?你跟沈之厚是同鄉吧?”
聽到沈溪的名字,江櫟唯臉色有些不好看,道:“在下跟現三邊總制乃舊交,當初相識時,他不過為童生。”
朱暉聽到此話不由咳嗽兩聲,心里對跟沈溪相識于微末的江櫟唯提起不小的戒心,道:“如此,也算是緣分了…你是哪一年的進士?”
江櫟唯道:“在下乃弘治六年武進士。”
“武進士?”
朱暉心底一陣鄙夷,臉上卻不動聲色:“那你應該是軍戶出身?”
“非也。”
江櫟唯道,“府上乃書香門第,只是在下年少時孔武有力,家人讓在下一邊習文,一邊從武,文不過秀才,誰想偶爾嘗試武舉便中舉,后赴京考取武進士,以武進士入錦衣衛…”
朱暉上來便問江櫟唯的家門情況,想對江櫟唯多些了解。
當他知道江櫟唯的家族已在成化年間從莆田遷居南直隸,便想到江櫟唯跟沈溪關系未必親密,等再問詢一番,他從江櫟唯口中探聽到虛實,感覺江櫟唯對沈溪的態度并非十分友善。
朱暉開誠布公:“你既為福建莆田人,跟沈之厚又是舊交,此番到延綏,怕是早就去拜見過他了吧?”
江櫟唯站起身來,嚴肅地道:“回公爺的話,在下奉命到西北徹查地方弊案,非得朝廷允許,不得跟案犯魁首見面!”
朱暉聽江櫟唯將沈溪定義為“案犯魁首”,不由怔了一下,沒想到江櫟唯對沈溪的態度如此惡劣。
他皺眉道:“你跟沈之厚不是舊交么?”
江櫟唯冷笑不已:“舊交不假,但此人狼子野心,絲毫不顧念當初某對他的賞識和抬愛,在其飛黃騰達后,便百般羞辱更是羅織罪名讓某下獄,險些冤死于獄中…”
朱暉開始聽江櫟唯倒苦水,雖然江櫟唯跟沈溪有仇,而且聽起來還是深仇大恨,但朱暉聽了始終覺得江櫟唯是無理取鬧。
朱暉心道:“此人說沈之厚忘恩負義,卻不知自己只是赳赳武夫,想那沈之厚乃狀元及第、天子之師出身,豈能跟你一般計較?你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莫不是你看到沈之厚飛黃騰達,心里有所芥蒂,想對沈之厚加以報復吧?”
再轉念一想,“管你對沈之厚態度如何,你肯站在我這邊的立場,那我便當你是可以合作之人。”
聽完江櫟唯的話,朱暉嘆道:“未曾想,你跟沈之厚有如此過節。此番你上門求見,說自己乃劉公公門人,卻不知是否屬實?”
江櫟唯道:“在下往西北前,曾親自拜會劉公公,為他老人家耳提面命。”
只是送過禮沒見到劉瑾的人,卻被江櫟唯說成親自拜見劉瑾,目的是為自己抬高身份,促使朱暉跟自己合作。
朱暉皺眉道:“老夫離開京城前,劉公公尚未回京,未曾想這一兩年光景,他便執掌司禮監,且在朝中呼風喚雨…你跟劉公公是如何認識的?”
江櫟唯心里犯嘀咕,感覺朱暉對自己產生懷疑,很多問題他不想回答,卻又不得不仔細解釋,將過去跟劉瑾的淵源牽強附會說上一通,甚至連昔日劉瑾往泉州公干一事,都說成跟他有很大關系。
如此一來,朱暉也就相信江櫟唯的鬼話,放下戒心,問道:“劉公公對你耳提面命,卻不知交待何事?”
江櫟唯道:“除掉沈溪!”
一句話,就讓朱暉驚訝地站起來,久久沒能從四個字的巨大震撼中走出來。
朱暉皺眉:“開什么玩笑,劉瑾想誅殺沈之厚?他也不想想現如今西北形勢,難道為了一己之私,就可以將大明邊境推入戰亂的邊緣嗎?”
江櫟唯站起身來,恭敬行禮:“公爺誤會了,劉公公要殺沈溪,乃是因沈溪此人暗中不軌,曾對劉公公痛下殺手,且沈溪在江南為官時,貪贓枉法,聚斂錢財無數,還曾奸…污民女,做出不容朝廷王法之事…此子罪行罄竹難書,劉公公不過是想以朝廷律法為準繩,將此子下獄問罪,而非公報私仇。”
朱暉聽到江櫟唯給沈溪定的罪名,一條都不信。
他心想:“沈之厚是什么人,我能不知?這小子雖然有些剛愎自用,又喜歡耍小聰明,但到底沒被官場腐蝕,就連貪贓枉法都未必,說他聚斂錢財奸烏民女這些罪行,根本就是莫須有…”
朱暉道:“你說沈之厚有如此多罪名,可有證據?”
江櫟唯嚴肅地道:“在下到西北來,正是為尋找證據。三邊之地官場,眾多官員中飽私囊,正是在他治下發生,難道公爺沒有察覺?”
朱暉簡直想罵人,心說我要脫罪不假,但也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吧!
天下人都知道沈溪到西北才不過一兩個月,現在把西北財政虧空全都歸結于沈溪身上,說他在這一兩個月時間里把西北錢糧倉庫給掏空了,這種鬼話誰會相信?
朱暉板起臉道:“西北錢糧虧空根源,由來已久,非沈之厚一人所致。”
就算朱暉知道這件事跟沈溪屁關系都沒有,但他還是沒把話說死,只說這件事并非沈溪一人造成,想借此提醒一下江櫟唯。
你要搜羅罪名,麻煩先過過腦子,別讓人一聽便漏洞百出。
江櫟唯道:“公爺這是想袒護沈賊?他在東南時,就曾借機聚斂錢財,到湖廣后更是變本加厲,甚至在兩年前土木堡之戰和京師保衛戰中,暗中跟韃靼國師勾連,戰后又私自放走韃靼主力…”
為了讓朱暉相信自己,江櫟唯無所不用其極。
只要能往沈溪扣的屎盆子,他一個都不放過,甚至很多事說出來后,別說朱暉不信,連他自己都覺得不靠譜。
朱暉越聽越驚訝,最后滿臉厭憎打量江櫟唯,心想:“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真是生平僅見,若沈之厚跟這般人過不去,簡直是狗咬狗,不對,是人咬狗…”
江櫟唯把沈溪的罪名增加幾項后,再看向朱暉,道:“…難道公爺能夠容忍這種人繼續危害大明官場?”
朱暉道:“江鎮撫,老夫不跟你拐彎抹角了…老夫知道你來三邊之地用意,不就是想除掉沈之厚嗎?要做成這件事,你就要拿出讓朝廷信服的證據,你想通過編造罪名的方式把沈之厚帶走,根本不可能,除非朝廷將他撤職查辦…他乃天子之師,就算你說的一切屬實,只要陛下站在他一邊,也會安然無恙,對此你可有應對之法?”
江櫟唯道:“所以在下才來跟公爺您商議…”
朱暉抬起斷江櫟唯的話,冷冷一笑:“你別老說虛的,老夫身為大明勛貴,面對沈溪這樣的干臣,怎么可能自毀長城?就算老夫憎惡沈之厚為人,但他有一點做得不錯,就是有擔當。而你呢?”
江櫟唯沒想到,朱暉居然當面罵他。
他以為只要打著司禮監掌印太監劉瑾的名號來見朱暉,朱暉必然要跟自己合作,因為現在朱暉已到騎虎難下的地步,他沒想到貪贓枉法劣跡斑斑的朱暉居然有恃無恐,義正言辭來抨擊他。
江櫟唯卻不知道,其實在這件事上,無論是沈溪,還是王守仁,又或者是朝廷,都沒有將朱暉趕盡殺絕的意思。
朱暉自己也非常清楚,以他在朝中的資歷,只要推幾個人出來送死,什么問題都解決了。
但若是跟沈溪正面對抗的話,問題就會復雜化。
成功固然是好,沈溪替他擔罪,他的責任沒那么重,但他卻知道,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關鍵在于這次西北財政的審查時間點非常尷尬,恰好是他剛卸任,人還沒回京城的時候。
三邊之地出現這么大的虧空,把責任推給下面的人,可比推給新官上任的沈溪明智得多。
兩年前韃靼入侵,朱暉丟掉榆林衛城,逃入深山才堪堪躲過一劫,當時他非常擔心大明山河就此淪喪。
等朱暉從山溝溝里出來,弄清楚沈溪的功勞,暗自慶幸,其后就對沈溪的一舉一動都非常關注。經過長時間了解,他發現沈溪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幾乎無可替代,誰想針對沈溪幾乎是以卵擊石。
再說了,勛貴們對大明的感情,可比一般人深厚得多。
朱暉就算是個貪贓枉法之臣,也沒想危害朝廷社稷,他知道只有沈溪這樣的帥才,才能維護大明西北邊境穩定。
江櫟唯詫異地問道:“公爺,您…不是要扳倒沈賊么?”
朱暉怒道:“什么沈賊,堂堂掛左都御史銜的三邊總制,正二品大員,也是你能攻訐的?你要殺沈之厚,只管自己動手,老夫可不陪你瘋。你回去跟劉瑾說,老夫就算信他是為大明社稷,也別對曾經拯救大明危難的功臣下手,否則老夫絕對不會放過他!”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