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七十四章 形勢一片混亂

  張讓在皇城上瘋狂的叫囂,“秦子進,你們別猖狂。千年來,非造反者,沒有人敢進攻皇宮?我馬上就去太后那里,請下旨意,將你們這些叛逆,統統殺死,一個不留!”

  秦曹袁三人臉色大變,他們沒想到張讓這倒打一耙打的這么流暢。由于何進死了,秦峰他們這邊又進攻皇城,確實就在太后那里成為叛逆了。

  “子進,怎么辦?”曹操和袁紹沒了主意。

  秦峰側的士兵,被扣了造反的大帽子,士氣也是一陣低落。

  秦峰振臂道:“皇城內外的大漢將士們,十常侍劫持了太后和陛下,假傳旨意。你們千萬不要聽他們的話,但凡殺了十常侍,就是國家的功臣。歷史會記住你們,在帝國危難的關頭,你們一定會作出正確的選擇嗎?”

  三軍將士聞言一激。

  他高舉起倚天劍,“以我冠軍侯之名起誓,愿為國為民者,隨我一起,殺十常侍,救出陛下和太后!”

  曹操和袁紹對視一眼,這些話說的太好了,張讓他們控制了陛下了太后,詔書什么的都是扯淡。

  曹操也舉起青虹劍,“追隨冠軍侯,為國除奸!”

  袁紹舉起大刀,“追隨冠軍侯,清君側!”

  這一刻,秦峰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繼承了冠軍侯的優良傳統,一時間衛青、李廣、霍去病什么的,雖然沒有跟他靈魂附體。但新老冠軍侯的威名,為現場的將士,打了一針興奮劑。

  跟著冠軍侯去戰斗,這對于大漢好兒郎來說,是必須的。

  冠軍侯VS十常侍。十常侍代表了什么玩意,大家心里都有數。

  一時間,三軍將士燃了,他們一定會聽從冠軍侯的命令。

  忽然。宮門突然大開,幾名小校呼道:“冠軍侯快快入宮!”

  秦峰大喜過望,呼道:“將士們,雖我一起入宮,除奸護駕!”

希律律  秦曹袁策馬疾馳。三軍將士一擁而入。

  原來,有情報衛特工在禁軍內任職,他們打開了宮門。這一刻,也體現出了秦峰成立情報衛的價值。

  張讓大驚失色,他一把抓住禁軍將官,叫道:“快帶兵反擊,快…。”

  將官一把推開了十常侍,后退一步,冷眼相看。

  禁軍經歷過上一次的“南宮之變”后,新的禁軍全部是秦曹袁他們的舊部。看到張讓殺了何進。他們又聽到秦峰的號召,所有人不愿抵抗。

  “叛徒,你們都是叛徒,本宮一定啟奏太后…。”張讓扎了毛,其余常侍也是心驚肉跳。

  對于十常侍來說,原本是一場史詩級的計謀已經是得手了。但因為秦峰的出現,竟然180度大反轉。他們不愿相信這是真的,然而確是從天堂墜入了地獄。

  十常侍急急如喪家之犬,茫茫如漏網之魚,他們帶著心腹太監們。急忙向北宮逃竄。

  秦曹袁入宮,十常侍逃竄,禁軍集體投誠。

  “殺太監,一個不留!”曹操臉黑。嘁哩喀喳就劈死了好幾個跑不及的太監。

  “嘴上沒有毛的,全部殺掉!”袁紹怒喝著。

  “別殺我,我是自己人,我早起剛掛的胡子!”

  就此,秦曹袁引兵突入宮庭,但見閹官。不論大小,盡皆殺之。

  北宮是后宮,但也顧及不了太多,秦峰、袁紹、曹操斬關入內。趙忠、程曠、夏惲、侯覽四個,被趕至翠花樓前,剁為肉泥。

  一時間,宮中火焰沖天。到處都是士兵在殺太監,近千太監到處亂竄,近千宮女也是到處亂跑,幾千人亂跑,又有大火,形勢一片混亂。

  形勢混亂,火勢逼迫下,到處殺太監的官軍,建制也有些亂了。一時間兵不知將,有些躲避大火,有些救火,有些繼續殺太監。殺的興起之時,宮女也是一并殺死。

  這些官軍可沒有后世我軍的紀律性,見到宮中財寶,就開始趁火打劫。一時間,少數官軍自己也是放起火來,到處殺人,到處搶東西。

  這讓形勢更加混亂。

  張讓等人趁著混亂,順利來到了何太后的宮中。

  “太后,大將軍造反了,反兵進宮了,快跟微臣離開這里,去外地,調兵圍剿叛軍!”張讓一進來,一兜子話就倒了出去。

  “就是他們,十常侍造反,殺了大將軍!”

  張讓等人定睛一看,就見德全跪在地上,指著他們。

  何太后在等著何進來見她,聽到外面殺伐之聲,就派德全出去打探。德全不似十常侍,是一個忠心的內侍,何太后也就知道了實情。

  何太后氣的渾身發抖,又害怕,臉色蒼白中怒斥道:“十常侍,你們殺我大哥造反!”

  十常侍對視一眼,既然露餡了,他們也就撕下了虛偽的偽裝,露出猙獰的模樣。

  張讓大手一揮,幾十個太監各個手持刀槍,身上帶著何進的鮮血,他們沖了進來,就圍住了太后和少帝劉辯。

  何太后那里見識過這樣的陣仗,當時嬌軀一軟,就倒在了鳳塌上。

  “母后,母后,我怕…。”少帝劉辯大哭起來。

  張讓一不做二不休,“快,郭勝,你去抓陳留王,從皇宮暗道,離開洛陽。此乃漢室在手,天下我有!”

  一炷香時間后。

  當秦峰、曹操、袁紹來到太后宮中的時候,看不到一個人。

  這時候,德全從暗處跑了出來,上去就跪在地上,抱住了秦峰的腿,哭著尖叫道:“侯爺,大事不好了,十常侍劫持了太后、陛下還有陳留王!”

  十常侍把漢室嫡脈連鍋端了,曹袁聞之一陣心驚肉跳。

  “始終是來晚了,本以為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情。”秦峰雙手拽著德全的脖領,提溜起來大聲道:“劫去哪里了?”

  “我不知道。不知道!”德全已經嚇的歇斯底里,語無倫次。

  秦峰扔了德全,吼道:“還他嗎愣著干什么,還不快去找!”

  于是乎。秦峰、曹操、袁紹三人,瞬間就四散而去。

  另一方面,皇宮大火,震動全城。百姓驚呆了,一瞬間。街道上就沒有一個人了。

  各家百官、世家大戶,膽小的瑟瑟發抖,驚恐中等待結果。膽大的,帶著些家兵家丁,急急趕去皇宮。

  劉備就屬于膽大的。

  話說這一段時間,劉備過的很壓抑。少帝登基后,不招何進待見的劉備,就被冷落了。他整日里無所事事,就在家里閑著。后來,何進要謀劃十常侍。朝廷政務因此也停滯,劉備就更加沒什么事情了。

  這一日,正在府邸喂雞打發時間的他看到皇宮起火,渾身發毛,立刻扔了編筐,叫道:“一定是大將軍和十常侍決裂了,二弟三弟,皇宮起火,漢室蒙塵。正是我輩為國效力之時,快隨我一起入宮。護駕!”

  關羽張飛也跟著劉備閑的發慌,聞言一拿刀來,一拿矛。跟在提著雙股劍的劉備身后,上馬。就望皇宮而去。

  皇宮內。

  秦峰遍尋不見太后,心里一動,后世記憶涌上心頭,歷史上說,張讓他們劫持太后等人,是從北宮后道出了城。

  他立刻帶兵前去北宮后道。

  張讓、段珪、郭勝、宋典四人帶著十幾個心腹太監。劫持太后、少帝并陳留王,他們奔馳在北宮走后道,準備挾漢室逃出洛陽城。

  秦峰遙遙看到,急忙抄近道追趕。他一馬當先,看到段珪劫持何太后過來,他突然殺出:“段珪逆賊,安敢劫太后?”

  “啊呀!”段珪大驚失色,看到寶劍臨頭,他急忙就將太后推給秦峰,回身便走。

  秦峰抱住太后,無法再殺段珪。

  何太后猛然見到秦峰,頓時找到了主心骨,一把就抱住了,嬌哭道:“侯爺,快救陛下,快救陛下!”

  張讓見到追兵到,心驚肉跳,“攔住他們,攔住他們!”他一方面指揮心腹太監攔住追兵,一方面就和段珪、郭勝、宋典四人,夾住年幼的少帝和陳留王跑路。

  這北宮后道狹窄,當士兵殺光攔路的太監后,已經不見了張讓等人的蹤跡。

  再去尋找的時候,已經是找不到了。

  隨后百官都來到了皇宮。

  朝廷一方面派人繼續尋找少帝和陳留王,一方面命人去殺十常侍家屬,不分大小,盡皆誅絕,一方面救滅宮中之火。

  長秋宮中,陰云沉寂,只有何太后的哭啼之聲回蕩。

  曹操看著哭泣的太后,道:“幸虧大將軍進宮的時候,冠軍侯提出帶兵來,若是不然,后果更加不堪設想。”

  百官得知前因后果,唏噓不已,大罵十常侍奸賊。

  忽然,何太后從位子上起身,沖下去就抱住了秦峰,哭道:“侯爺,你一定要救陛下,救陛下…。現在,哀家就只有你了…。”

  何太后已經是六神無主,有認準了秦峰是她的男人,故而有了這番舉動。

  百官大跌眼鏡。

  秦峰肝膽俱裂,他急忙攙扶太后落座,就對百官道:“太后是心亂了,心亂了,這才有剛才的舉動。”

  百官恍然的時候,曹操就臉黑,也不見太后抱別人,就抱秦峰。

  于是,秦峰就請何太后權攝大事,在外調兵遣將,追襲張讓等,四處尋覓少帝。

  這時候,劉備來了,一進來就哭了,“臣弟救駕來遲,請太后贖罪!”

  宮中亂糟糟的,秦峰關切何太后,就對宮女道:“快,送太后回寢宮休息。”

  “侯爺,一定要找到陛下…。”何太后抹著淚起身,在這百官之中,她將希望寄托在了秦峰身上。

  秦峰躬身一禮,道:“請太后放心,秦峰拼盡全力,一定會找到陛下和陳留王的。”他說的是真心話,少帝和陳留王必須找到,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隨后劉備得到了皇帝和陳留王都被劫持的消息,他震驚了,“侯爺,怎么辦?”

  好半天過去,沒有一點少帝和陳留王的消息,百官漸漸露出兇多吉少的表情。

  “國不可一日無君…。”

  “若是陛下和陳留王都蒙難…。”百官開始議論。

  秦峰就看著劉備,一直盯著。劉備很快出了一身細毛汗,道:“侯爺,您不要這樣看著流弊,流弊心里好怕怕。”

  其實秦峰心里也是好怕怕,歷史走到這里,已經出現了許多變化,以后一定也有變化,非人力所能控制。

  若是張讓他們一激動撕票,咔嚓了少帝和陳留王,歷史大變,事情就大條了。他望著劉備,若是嫡脈沒有了,就需要從旁支找一位宗親當皇帝。這個人若是能干的話,那么秦峰必定是干不下去了。

  如此一來,事情就更加大條了。秦峰盯著劉備,便感到,果真如此,什么爭霸,什么三國,就都是過眼云煙了。或許他怎么死的,還要別人說了算。

  劉備瞪著無害的大眼睛,擦著額頭上的汗水,小心翼翼躬身道:“侯爺,您想什么呢?”

  形勢太亂了,秦峰心里也是一片混亂,未來有無數種可能,他看不到一個有利的。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沖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大熊貓文學    三國之席卷天下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