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遜與三太子面對面,首當其沖,被至少三五千條金剛杵圍攻,血量狂減。
眾弟子也各被上百條杵狂敲。
每條杵都能打出上百點傷害,累積來可不得了,這法寶也太恐怖了些。
只有李偉一直掛在最后,與所有部總共才攤到近百條金剛杵。
要說李偉之前殺的蛟龍,比各位弟子還多,為什么仇恨值反而更低?
不是仇恨值的問題,而是李偉跟這位三太子有交情嘛。
這位南海三太子,正是小白龍。
李偉這段時間用六品香已經把小白龍仙緣加到30了,雖然不至于在副本中化敵為友,但至少不會被重點針對。
當然,李偉可不會那么客氣。
“蜃珠!”李偉頂著攻擊沖上前去。
系統提示:“南海三太子被困,持續時間1秒!”
1秒,已經相當不錯了reads();。
這一幕,許遜和南海三太子都被設置成了三品,而許遜還要略遜一籌。
如果不是蜃珠等級和李偉本身法力都有所提升,連困1秒都恐怕達不到。
1秒鐘時間,只讓萬千條金剛杵稍稍停頓,卻并沒消失。
“罷了,九天游仙枕!”李偉咬牙,扔出自己唯一的五品法寶。
三太子的如意杵太強,無論如何,值得賭一把。
“南海三太子的魂魄進入九天游仙枕!”
這一次,系統沒有提示具體時間。
“不知能困多久。”李偉看著正往地面跌去的三太子和金剛杵,自語著。
游仙枕里,二十四樂伎是專門留在里面的,但其他鬼魂是從厲鬼圖中調過去的炮灰,李偉畢竟不舍得把戰力留在枕頭里。
許遜和弟子們哪里會放過這機會。全力攻擊失神的三太子。
李偉指揮部搶功,楊雄更是扛著龍頭鍘飛奔過去。
“如意杵啊…”李偉嘴角似乎在流口水了。
不要懷疑,這能夠裝進耳朵。能大能小能化身千萬的如意杵,就是孫悟空那如意金箍棒的兄弟。
《鐵樹記》里。南海三太子親口對孽龍說,這如意杵和如意棍都是他父王的寶貝,如意棍被齊天大圣討去,取經路上打死不知多少妖怪,而如意杵則一直留在龍宮。
《西游記》中說如意金箍棒是老君冶煉,大禹用來治水的。
而在《鐵樹記》中,如意杵和如意棍的來頭更大,乃是開辟時盤古所煉。取昆侖山巖廣寒宮樹須彌山鐵太陽宮火,叫來女媧助煉,太乙護爐,祝融看火!
一般人看到這里,可能只會輕蔑一笑:“這個作者瞎吹,一本爛同人而已,沒有價值。”
有些東西,真不能看表面。
一般認為,百回本西游記現存最早版本是萬歷二十年世德堂本,鄧志謨《鐵樹記》是萬歷三十年刻印的跟風之作。
不止鐵樹記。包括鄧志謨的其他作品,還有同時期的《四游記》《太寶太監西洋記》《南海觀音菩薩出身修行傳》等書中也都提到或使用了西游記中的東西。
所有很多專家認為,是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記》的巨大影響。讓書商們看到有利可圖,紛紛跟風創作,引發了明代小說刊刻的高峰。
那么,這些跟風的“同人”,就真的沒有價值了么?
對西游記熟悉的人,應該注意到了,這里出現的南海三太子,為什么會是小白龍呢?
《西游記》里,小白龍明明是西海三太子嘛。鄧志謨連抄書都會抄錯?
其實在元雜劇的西游記里面,馱唐僧取經的reads();。正是“南海沙劫陀老龍第三子”。
所以真正亂改的人,是世德堂本的作者。姑且就算作吳承恩吧。
西海或者南海,有關系嗎?
當然有,因為觀音正是居住在南海,她與南海龍族之間有感情,才會替小白龍求情。
既然鄧志謨在白龍馬問題上尊從早期原著,那么關于如意棍的描述,也有可能是出自更早的版本。
在《大唐取經詩話》里,猴行者連兵器都沒有,需要的時候,順手拿玄奘的金環杖使使,這是金箍棒最早原型。
而各種元雜劇里面,不管齊天大圣還是通天大圣,都是使“鐵棒”,沒有特別說明。
所以“如意金箍棒”被認為是吳承恩的首創,是一個好腦洞。
但《鐵樹記》的描述,表明在元雜劇與世德堂本相隔的兩百年之間,某個版本已經提到了“如意棍”和龍宮借寶的情節,而且有所不同。
同時也說明,世德堂本這洋洋數十萬字的巨著,在萬歷三十年時并非最流行的版本,畢竟能買得起這本大部頭的人太少。
關于那本,或者那些失傳的,只留殘篇的《西游記平話》等版本,這里就不多說了。
應該這么看,萬歷年間涌現的大量神魔小說,確實受明初西游記故事影響,而我們今天看到的“世德堂本”,只是另一家受到影響的書商,修改出來的,更加優秀的版本。
所以百回本西游,跟鐵樹記四游記等書應該視為“同輩”。
總之,在沒找到原本之前,鐵樹記中關于如意棍的描述,非常有價值。
而如意棍的兄弟如意杵,自然也很重要了。
南海三太子的元神在九天游仙枕中,足足呆了三分鐘才出來,他的身體早被炸得傷痕累累。
李偉數十名部,大多變身,合計的傷害值僅次于許遜的雙劍,以李偉現在的搶怪水平,終于拿三太子的最后一擊。
快速看了一眼“阿賴耶識”的經驗值,漲了4點。
五品boss漲1點,四品2點,三品4點,還是任重道遠啊。
“許真君請住手。”天空中忽然傳來一聲輕喚。
祥云蓮花佛光香風,送著一位容貌端莊的女菩薩降。
正是觀音菩薩到了。
雖然這次面對著面,看著真身了,但李偉還是看不清觀音的具體形象,光線太強啊。
“看在我的面子上,放過此龍吧。”觀音輕拂楊柳枝,將三太子救活過來。
許遜見她法力大,只得收起殺心。
“三太子,你可去蛇盤谷鷹愁澗,三百年后唐三藏取經,你變個騾子,為他馱經,戴罪立功吧。”觀音徐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