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祖并沒在平爐工地上,這玩意去年年底就研制成功了,算不上新鮮事。洪濤那時候正在海外,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所以董事會越權批準了齊祖先建一個2噸的平爐試試,如果成功了,等洪濤回來再琢磨用不用造更大的。
“洪總理真是廢寢忘食了,以前你說不想當皇帝我還不太信,現在我真信了,這個皇帝真不是人當的。你才回來沒三個月吧,瘦了得有二十斤,下巴都尖了。”一直溜達到鑄造廠,洪濤才看見齊祖,他站在一堆用苫布蓋著的東西前面,見面之后沒說正事兒,先開起了玩笑。
“一大早叫我來就是為了關心關心我的身體?您身后蓋的是什么玩意?”齊祖是個不太會交流的人,這種客套話從他嘴里說出來,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他心情極好,好到已經讓性格發生變化的程度了。他能如此高興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又攻克了一個難題,而且弄出來成品了,這是要像洪濤顯擺顯擺。
“嘿嘿嘿…好東西,有了它咱們就再也不用發愁銅礦的夠不夠用的事情了!你們幾個過來,準備試驗!”齊祖很神秘的沖身后那堆東西指了指,沒回答洪濤的問題,而是叫過來幾個工人。
“鐵炮!”那塊苫布剛撩開一半兒,洪濤就大吃一驚,苫布下面蓋著的是一輛炮車,炮車上面臥著一門大炮。這個大炮不同于以往,它不是合金銅的黃色,而是黑乎乎的。
銅炮和鐵炮雖然都是炮,但在技術工藝上就差很多了,成熟的鐵炮鑄造技術到了十八世紀才開始逐漸普及,用青銅鑄造大炮十四世紀末就有了。一下子差了三四百年呢。有了鐵鑄大炮技術,火炮的生產成本就將大大降低,而且還意味著一件事兒。那就是成品率會很高。因為用鐵鑄造大炮的工藝和銅鑄不一樣,掌握了這個工藝。成品率必然上升,還不是一星半點,這是跨了好幾個世紀的技術革命啊。
“對,就是用你說的那種內冷術,也怪了,讓炮身自己冷卻它就不結實,還有很多氣泡,里面加上一根水管。炮身是越往里面越緊密,氣泡也少。”齊祖口口聲聲說是按照洪濤教授的辦法試驗成功的,但臉上的自豪神情卻一點也沒收住。確實,在這些工作上,洪濤也就是給他們提了一個醒兒、指了一個方向,99的實際工作都是他們親手完成的,這些成果很值得驕傲。
“嗯,退火退的不錯,是一邊加熱一邊用水冷卻的嗎?”齊祖所說的內冷術其實應該叫內膜可控冷卻技術,這和洪濤的專業息息相關。雖然他沒真正玩過這種技術,但了解得比冶煉、鍛造、化工方面要清楚的多。
用鑄鐵鑄造大炮的缺點就是鐵水沒有銅水易流動,所以在鑄造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氣泡。并且在自然冷卻過程中。炮身的外層會先冷卻,內層最后才冷卻,受到整體的冷熱不均影響,最后冷卻完的炮管內壁很可能是凹凸不平甚至大窟窿小眼的。再由于鑄鐵的加工性很差,內壁太不平整的話,這根炮管就廢了。
就算不廢,這樣鑄造出來的炮管結構也不理想,它外層質地很緊密,越往里越松。膛壓稍微一高,就容易炸膛。最初英法兩國鑄造鐵炮的時候。就是因為這個問題,不得不把鐵炮鑄造得比銅炮壁厚。這樣一來,銅倒是省下了,但是鐵炮的重量不光沒降低,還比銅炮重了,個頭也大,安全性還差,沒人樂意用。
這種困擾一直到美國南北戰爭時,才被聯邦軍隊里一名叫做托馬斯·j·羅德曼的炮兵少校給完美解決了,所以這種鑄造法又叫羅德曼法。據說當年美國聯邦軍隊用羅德曼法鑄造出來的鐵炮壽命要提高五倍以上,最讓人驚喜的是,用這種鑄造法鑄造的大炮,廢品率非常低,只要操作不出現失誤,幾乎就沒有廢品!
羅德曼少校使用的辦法很簡單,就是把炮管中心的模具換成空心鋼模,并且在里面連上水管。在澆筑鐵水的時候,通過空心鋼管用循環水的炮管的內壁先進行水冷。眾所周知,水的比熱要比空氣大得多,所以水冷也要比空氣快得多。炙熱的炮身內層受冷那必須玩命收縮,但外層還是熱的,這樣就等于是從內到外一層一層冷卻了下來。現在用到物理常識了,那就是熱漲冷縮,內層先縮,然后外面一層一層的往里縮,全部冷卻之后,這根炮管越往內層密度越大、越光滑,稍微鏜一鏜就是一門好炮。而且采用這種鑄造法可以大大增加炮管的強度,不用玩命把炮管加厚,造出來的鐵炮不僅能達到銅炮一樣的安全性,還不會比銅炮重。
當然了,這只是粗略的原理,真正做起來肯定沒這么簡單,最麻煩的就是水冷速度。如果太快的話,鑄鐵照樣會開裂,那到底多快算快、多慢算慢呢?這就需要不斷的試驗了。羅德曼少校為了弄清楚這些數據,整整試驗了十年才掌握了其中的奧秘。可是齊祖只試驗了兩年不到就把這一套玩熟練了,甚至比羅德曼玩得還好,他鑄造出來的鐵炮已經是灰口鑄鐵。這玩意金河灣還冶煉不出來,那他是怎么弄出來的呢?難道他比羅德曼還羅德曼?
這時候就得往這邊看了,不是還有個金屬熱處理專業的洪濤嘛!玩別的他都是兼職、愛好、好奇…唯獨弄這些有關熱處理的問題,他是百分百的專業。水冷太快了咋解決?好辦,兩種辦法,一個是控制水溫,一個是控制模具溫度。前者沒有現代化的加熱設備和加壓設備,在宋朝基本不可能完成;后者相對來說費事兒、消耗大,但技術更簡單,無非就是讓外層模具加熱,把溫度保持在二百多到三百多度的區間,不用太準確。這種技術是個鐵匠就會,別提什么溫度計,他們的皮膚就是天然溫度計,可以精確到正負十度左右。
再有一個問題就是循環水的流量一定要保證,這個問題更簡單了,直接在金河灣南岸挖井,必須挖深到十米以下,再裝上水壓設備提水。井水基本是恒溫的,一口井水量不夠沒關系,多挖幾口,連在一起用。想冷卻一門155口徑、15倍徑的炮身,差不多需要一百五十噸左右的井水,還要用幾十個人不停的用簡易手動泵灌入鋼摸中。整個過程要持續四十個小時,這門大炮的炮身才算冷卻完畢。這時候鑄鐵由于冷卻速度很慢,得以讓基材里的石磨完全析出,自然就形成了灰口鑄鐵,等于是一舉兩得。再經過后期機械加工之后,就可以進行試射檢測了。
四十個小時多嗎?真不多,比起原來的鑄造法簡直就是神速了,最喜人的是用這種技術鑄造大炮鑄一門就成功一門。假如這套工序熟練之后,兩個月的產量就能頂以前一年的,耗費的無非就是井水和人力而已,這兩種東西金河灣都不缺,要多少有多少。但是它帶來的變化可就大了,金河灣的戰艦再也不用因為沒有大炮而發愁、再也不用因為昂貴的銅礦而讓泊福老人咧嘴呲牙、再也不用把火炮限制在155口徑的短管炮。有了這種技術,火炮的重量會下降,炮身還可以相應加長,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打得更遠、彈道更平、準頭更好。
齊祖用內膜可控冷卻技術鑄造出來的鑄鐵大炮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外形很怪異。由于炮管的內壁結構緊密、硬度高,所以炮身的前二分之一都可以薄一些,這樣能有效降低大炮的整體重量,只需把爆炸的后端加厚就能保證射擊安全。這樣造出來的大炮就像個保齡球瓶或者酒瓶子,前面細后邊粗,但性能很優異,至少也是十九世紀初的水平了。
其實這種炮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叫做達爾格倫炮,它的發明者也是美國人,叫約翰·阿道夫·達爾格倫,一聽這個名字就是日耳曼后裔啊!他在南北戰爭之前就在華盛頓海軍造船廠負責研發大炮,造出來的就是這種類似酒瓶子一樣的玩意。別看它摸樣不濟,但實際使用效果非常好,為此他還當上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當然了,目前全世界都不知道達爾格倫海軍少將是誰,見過這種大炮的人都管它叫大肚漢,因為它的后部確實滾圓滾圓的。
達爾格倫炮的主要優勢并不是輕型火炮,它的造型更適合鑄造大口徑重炮,當年美國打南北戰爭時,這位少將就曾經鑄造出來380毫米的巨炮,專門用來對付南方軍的裝甲戰艦。不過洪濤選用這種炮型并不真的打算造大口徑火炮,他還有另一個想法,那就為線膛炮的產生提供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