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清潔的實驗臺上,三個巨大的培養皿擺放在上面。
零小心翼翼地控制一個橢圓形表面布滿尖銳地細針頭的儀器,然后控制這些針頭刺入培養皿上的細胞。
這些針頭在刺入培養皿上的細胞的細胞膜后便停下。
在細胞膜受到針頭的擠壓,產生了一些輕微的凹陷變形,針頭順利刺入后,本身質膜迅速恢復原狀。
作為細胞最外層的薄膜,其本身就承擔細胞結構的內部穩定和細胞與外部環境間的物質運輸、能量轉換以及信號傳導工作。
所以這次元素能量的注入,零首先想到的就是單純的通過細胞膜注射形式,觀察細胞和元素能量之間融合的可能性。
金黃色的元素能量通過針頭注入到細胞膜內,隨后緩緩推出。
如果細胞的外部薄膜能夠融洽的包容元素能量,那么程遠想要的目的就有了第一步實現的可能,而且還會變的非常簡單。
當然,失敗的可能性非常高。
單純的從細胞結構上來說,細胞本身最重要的部分還是細胞核。
而細胞膜的作用更多的是篩選物質、吸收營養以及一些代謝飛舞、分泌。
零嘗試將元素能量注入細胞膜,想法也僅僅是看看細胞膜能否接受元素能量。
產生某些選擇性地交換。
如果細胞膜無法包容元素能量,那么還可以嘗試直接注入細胞核。
畢竟細胞核相當于細胞的大腦,控制著整個細胞的一切活動。
所以實驗不一定需要由外而內,也可以由內而外進行實驗。
在細胞膜注入元素能量之后,零立刻對第二個細胞進行實驗。
這一次是對細胞質進行注射。
細胞質當中蘊含大量生物活動所需要的物質成分!
如果將一個細胞比作人體,那么細胞膜相當于人類的外表皮膚和肌肉組織以及血管等結構。
而細胞質相當于人類的骨架、神經、內科系統等等。
至于細胞核則是控制人類一切的大腦!
所以在對細胞質進行注射后,零便直接開始將元素能量注入細胞核內。
初步的實驗,簡單粗暴!
不過元素能量還是十分強悍的,最開始那顆在細胞膜注射元素能量的細胞,在短短一分鐘內,細胞膜中間的透明帶便開始崩潰。
緊接著這種崩潰使整個細胞內部產生絮亂,將自己細胞質的一部分包圍并吞噬,形成了一種類似自體吞噬的情況。
隨后整個細胞崩潰死亡。
這個結果并沒有出乎零的意料之外。
畢竟細胞膜本身的作用就可以猜出大概率是不可能包容元素能量。
零沒有過多的關注這個已經出現大面積崩潰死亡的細胞培養皿,轉而看向第二個。
第二個培養皿并沒有立刻產生變化,元素能量并沒有地細胞質內部產生什么破壞。
通過顯微鏡觀察,零發現元素能量竟然安分地待在細胞質的液體內,沒有與其相融也沒有造成特殊的變化。
這種情況讓他眼睛微微一亮。
這種沒有變化的變化就在向他傳遞一個信號。
那就是元素能量是可以待在細胞內部的!
將這個信息記下后,他又繼續觀察了一會兒。
只不過元素能量和細胞質之間似乎達成了某種平衡,雙方相安無事地生存在一起。飛盧吧 “似乎需要一些外部力量?”嘀咕了一句,零看向最后一個培養皿。
這個在細胞核內注入細胞能量的培養皿內大部分細胞已經死亡。
少部分細胞也正在朝死亡演變。
零連忙翻看影像記錄。
他發現,在元素能量進入細胞核后,細胞核以很快的速度開始膨脹。
然后就跟煮熟的雞蛋一樣直接爆開。
相比細胞膜的自吞噬死亡,細胞核的注入死亡更加的徹底。
用死無全尸來形容也不為過。
“看來這個方式有些問題。”
簡單的收拾了一下,零將這部分實驗記錄影像傳回到火星,讓程遠觀看。
然后他開始將更多的元素能量分別以不同的方式注入到細胞的各部分結構中。
雖然細胞可以簡單的分為細胞膜、細胞核、細胞核。但是細致的去劃分的話,還是能分列出許多結構。
這都需要他一一進行嘗試。
火星上,在家看電視新聞的程遠收到零傳回的信息后,并沒有單獨回房間。
太久沒有接觸社會,程遠需要盡量多的去看時事新聞來了解最近幾年的變化。
半靠在沙發上,輕輕抬手,打開零傳回的實驗記錄。
元素能量和細胞質的共融性讓程遠微微詫異。
從科技結晶中得到的信息來看,通過對元素能量的加速沖擊產生的巨大能量直接將其注入人的身體內,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不過科技結晶也非常的單一,程遠要的是方法,它也就直接給出了方法。
并沒有給出詳細的解釋。
所以零的實驗在程遠看來,應該算是元素能量注入人體內后的一種存在形式。
不過并不是這種簡單的游離式共融。
科技結晶給出的方法會讓元素能量徹底成為人類的一部分,不僅自身會產生變化,這種變化還能直接遺傳給下一代!
這種變化是潛移默化的。
細胞遺傳!
這是科技結晶給他的技術知識當中最后的結論。
能將元素能量徹底地轉變為人類的一部分。
而這部分甚至不會對人類原有基因鏈產生多大的改變和影響。
最多會讓人類本身更有‘能量’。
而這部分能量人類還不能直接地運用,需要一些輔助的設備工具來幫助使用。
畢竟人類和天使是徹底不同的兩個種族,天使能直接通過自身的能力控制自身細胞內的能量。
可是人類根本做不到!
就算是目前,誰敢說自己能自由控制自己身體的細胞?
而細胞質和元素能量之間的特殊平衡,讓程遠可以嘗試去開發這種能夠引導利用存在細胞內的元素能量。
當然,這種設備的研發前提是,他需要更多的實驗數據來支持。
這可不是單純的往細胞內注入元素能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