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四百三十一章 燃燒的莫斯科 (一)

  所謂的俄國戰區實際上是一個泛指。所有在俄國境內作戰的大明軍隊都能夠被稱作俄國戰區的部隊。但是實際上他們卻是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就是之前由何子丘負責指揮的主力作戰集群,而另外一部分則是俄國南方地區的明軍部隊。

  俄國南方地區的部隊就是之前張誠指揮高加索戰役之后留下的部隊,這些都是張誠的嫡系部隊。經過這段時間的部署與調整之后,俄國戰區的明軍部隊已經被重新劃分為全新的兩大作戰集群。

  之前何子丘所掌握的部隊被稱為大明最強軍事集團并不是吹牛,而是他們真的擁有強大的力量。沒能力的話也不可能與數以千萬計的盟軍對抗這么長的時間還能夠占據上風。

  這支規模龐大的軍事集團總計擁有集團軍群直轄兩個重炮師,十一個地方警備師,一個裝甲師以及眾多的合成諸兵種部隊。在集團軍群之下有四個裝甲集團軍和六個步兵集團軍的編制。而在這些集團軍的編制之下則是高達三十七個裝甲師,十一個炮兵師,一百三十三個機械化步兵師以及數量眾多的諸兵種合成部隊。

  大明陸軍因為實力雄厚,他們的基礎作戰單位就師。而每一個師都是大編制組成。絕對不是那種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營就敢說自己是一支師級部隊的精銳。整個集團軍群的總兵力不算上后備補充人員也高達三百五十萬之眾!

  這還是因為西伯利亞地區的運輸能力不足,無法支持更大規模的部隊作戰造成的。要不然的話大明陸軍的軍事力量絕對不止這些。

  在經過重新部署之后,這支規模龐大的集團軍群被改稱為中央集團軍群,由張誠親自出任指揮官,而集團軍群的參謀長則是路之緣。重新調整作戰計劃之后,這支部隊將很快就發起全新的夏季攻勢。作戰目標是莫斯科。

  而在俄國南方,同樣有一支規模龐大的重兵集團。以張誠之前在高加索戰役時期留下來的部隊作為核心,經過這段時間的補充調整之后,這支被改稱為南方集團軍群的重兵集團擁有三個裝甲集團軍和四個步兵集團軍,加上諸兵種合成部隊之后總兵力高達近二百五十萬人!

  對于張誠來說,南方集團軍群更加符合他的指揮。因為之前就是他的嫡系部隊作為核心。不過從整個作戰大局出發來開,中央集團軍群的作用更加重要。張誠給予南方集團軍群的命令就是掃蕩土耳其,積蓄力量為接下來的作戰做好準備。在那之前,張誠的主要注意力是放在莫斯科的。

  之所以選擇莫斯科不僅僅是因為這里是俄國重要的大城市,政治意味濃厚。最重要的是俄國的主要鐵路交通基本上都是會在莫斯科交匯,這里處于俄國的中心位置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交通樞紐。

  一旦能夠拿下莫斯科,那明軍北上可以直接威脅俄國首都圣彼得堡,南下就可以直撲伏爾加河畔重要城鎮察里津。從而掃蕩黑海沿岸殺入烏克蘭。而如果兵鋒向西的話,那就將通過斯摩林斯克殺入俄羅斯腹地,再向前的話那就是中歐平原了。

  可以這么說,這是一座對于俄羅斯來說最為重要的城鎮。而張誠只要能夠占領這里,就將完全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從而一步步的將俄國逼入絕境之中。

  戰前的準備工作進行的緊張而又有序。長期被何子丘壓制無法全力作戰的中央集團軍群的官兵們總算是有了將這幾年心中憋著的怒火發泄出來的機會,一個個的全都士氣極度高漲。戰備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

  張誠并沒有掩蓋自己作戰企圖的意思。實際上戰爭打到了現在,如此規模的戰役行動也根本就無法隱瞞。張誠并不介意使用計謀。但是他更愿意使用堂堂正正的實力去碾壓敵人。

  前段時間南方集團軍群掃蕩土耳其,打通黑海通道并且不斷對高加索一帶發起攻擊。極大的牽扯了盟軍的精力。迫使他們不得不將大批的部隊和技術兵器調往南方戰場支援作戰用以穩固戰線。這就削弱了他們對莫斯科方向的支援力度。

  1942年6月22日,夏至,星期一。

  一場代號為‘悟空’的超大規模進攻作戰正式開始。北起盧扎,南至巴拉科夫。在這條長達上千公里的戰線上,近三百萬大明軍隊宛如潮水一般沖出自己的戰線,向著盟軍陣地殺了過去。

  凌晨時分。天色還未放亮的時候,數以萬計的炮火在長長的戰線上拉出明亮的火舌,狂暴的炮擊讓那些哪怕早已經有所準備的盟軍士兵們驚恐的厲聲嚎叫。無盡的硝煙彌漫在整個戰線上。炮彈的閃光把剛剛泛起魚肚白的夜空映照的宛如白晝一般絢爛。

  實際上在明軍發起攻擊之前盟軍就已經得到了確切的情報告知他們明軍即將發起大規模的進攻。只是之前盟軍一直與何子丘保持著一種比較怪異的交戰模式。而何子丘的突然垮臺使得盟軍很難在短時間之內調整自己的部署。尤其是每年夏季都會發起一次大規模夏季攻勢試圖收復國土的俄國人。

  俄隊剛剛開始夏季攻勢,但是隨著明軍內部的紛亂結束直接導致俄軍的攻勢不得不立刻停止。隨后盟軍開始瘋狂修筑防御攻勢,試圖阻擋明軍的進攻。只是雖然明軍的人數比不上盟軍。但是其強大的戰斗力卻是盟軍難以匹敵的。

  戰爭進行到現在,想要在這種規模的戰役之中進行偷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張誠也沒有想過能夠依靠襲擊打垮盟軍的抵抗。他選擇的是硬碰硬的攻勢。

  在張誠的大力資助下,明軍很早就已經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資源進行雷達的研發工作。再加上張誠提供的技術方向指正,明軍的雷達技術遙遙領先于盟軍各國。到了1942年的時候,明軍已經研發生產出了能夠加裝在飛機上的雷達,為飛機進行夜戰提供了基礎條件。

  俄國戰區一直都部署有大明陸航最為強大的空中力量。在發起這場戰役之前張誠也將所有生產出來的夜間飛機全都調派來了這邊。在凌晨之前,上千架擁有夜戰能力明軍戰機從戰線后方各處機場起飛,浩浩蕩蕩的進入夜幕之中。

  加裝有雷達的雙發夜間戰斗機護衛著眾多的轟炸機部隊潮水般將盟軍戰線后方的各處機場淹沒。眾多的盟國戰機部隊哪怕是通過雷達示警已經知道有明軍戰機來夜襲,也因為自己不具備夜戰能力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機場被摧毀。

  除非是野戰機場,否則正規的機場都會建設有機庫用來存放飛機。神劇之中那種在夜間摸進正規機場把停放在跑道上的飛機給炸掉的場景在現實之中很難出現。一般正規的機場都會在夜間將飛機存放在機庫里,尤其是軍用機場還會修建有堅固的地下機庫來存放飛機。

  雖然軍用機場上的地下機庫很難被摧毀,但是明軍的主要攻擊目標卻是跑道。隨著飛機的性能越來越先進,對于機場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旦機場跑道被摧毀,那飛機可就升不了天了。不能飛上藍天的飛機和一坨廢鐵沒有什么區別。

  在天亮之后,盟軍的前線機場基本上都已經無法使用。大明陸航不僅僅是炸毀了跑道,他們還大肆投擲子母彈用來延遲跑道修復時間。不過明軍這次的算盤有些失算了。

  俄隊毫不在乎人命,他們強制要求士兵們去布滿了子母彈的跑道上去清除未爆炸彈。用人命換來了搶修跑道的時間。等到天亮之后明軍再次前來轟炸的時候,已經有不少的盟軍戰機起飛迎戰。

  大明在航空方面的優勢是全方位的。經過不斷的研究以及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再加上張誠的幫助。大明航空力量的科技水平實際上已經達到了活塞式發動機能夠達到的極限狀態。想要再次提升性能,那就得上噴氣式發動機了。

  而在另外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生產能力上,大明的生產能力同樣冠絕天下。1942年的各型號戰機預計生產能力已經接近十萬架之多。這還是在沒有全面爆發產能的情況下。

  而且大明生產的飛機基本上都是性能先進,擁有高程度科技水平的新式飛機。其實際價值遠遠超過像是俄國用木頭生產的那些不帶渦輪增壓、無線電等重要設備的簡陋戰斗機。

  再加上大明飛行員們全都是用彈藥和燃料喂出來的精銳之師,其作戰能力完全不是盟軍能夠相提并論。

  在戰役爆發的第一天,被明軍戰機部隊擊落,摧毀在機場上的盟國戰機數量就迅速攀登上了一千五百架以上!而到了第二天的時候隨著盟軍從后方深處調派增援的戰機部隊不斷抵達,雙方之間的激烈交戰繼續爬上。到了第二天日落的時候,不到兩天的時間里盟軍就已經戰損了超過二千四百架各種型號的戰機!

  如此慘烈的傷亡相對于地面戰場,卻只不過是一個開始而已。(

大熊貓文學    輝煌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