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一十五章 自我提升

華山,北峰  北峰為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

  北峰四面懸絕,上冠景云,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云臺,因此又名云臺峰。唐李白《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詩曾寫到:“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云作臺。”

  峰北臨白云峰,東近量掌山,上通東西南三峰,下接溝幢峽危道,峰頭是由幾組巨石拼接,渾然天成。絕頂處有平臺,建有倚云亭,是南望華山三峰和蒼龍嶺的好地方。

  峰腰樹木蔥郁,秀氣充盈,是攀登華山絕頂途中理想的休息場所。

  這日天高氣爽白云朵朵,日頭不甚熾烈山間更是涼風習習舒爽怡人。

  這時一道身手矯健的身影在茂密山林中縱躍如飛,一會沖天而起如大鵬展翅,一會腳踏樹枝如靈猿繞樹,一會又如那神仙中人凌空飛渡。

  一路沿著上山小道縱橫飛躍速度極快,身影閃爍間已是沖出十來丈,遇到古樹阻路也不多繞圈子,直接飛身而起如大鳥般蹬踏樹干縱躍而過,偶遇大石絕壁或直接蹬踩突出部飛身而上,或干脆搭手凌空翻躍好不瀟灑自在。

  待到踏上峰頂之時正是日當正空之際,只見天遼地闊蒼茫大地盡收眼底,心中暢快忍不住縱聲長嘯,如虎嘯山林龍吟天下于華山眾多山峰絕頂之間來回激蕩。驚起飛鳥無數百獸惶恐。

  “哈哈,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林。痛快痛快!”

  高大強健的身軀傲立于北峰峰頂之顛,狂風獵獵帶起身上干凈道袍起舞飛揚,好似神仙中人欲乘風歸去。

  不用懷疑,這裝13的家伙正是在華山派做客的林沙,今日趁天氣大好出來透氣散心,也是換換腦子舒緩心情。

  自從在華山玉女峰客院住下以后,日子倒是過得十分悠閑自在。平日里也就應老岳之請順手指點指點幾個有上進心的華山弟子,其余時間都窩在院子里埋首苦讀華山收藏的道家奠基。或者四下走走飽覽華山奇麗風光。

為了學習道家基本常識和理論,以及主要派別的一些大作和各自理念,他倒是能靜得下心苦讀鉆研,為了以示心誠就連身上的武者勁裝都換成了寬松道袍  華山派收藏的道家典籍。大部分都是當年全真七子之一廣寧子郝大通所留,自然算是全真教正統之一。

  可惜的是,自從華山創派以來,除了祖師郝大通在道家學術上研究頗深,是為華山著名的道家人物,其余弟子門人幾乎清一色都是江湖中人,對道家學術雖不說一竅不通,卻也是興趣缺缺沒多少精力關注。

  數百年傳承下來,雖說當初祖師所留道家典籍一直保存完好。卻也是束之高閣蒙上一層厚厚灰塵。

  此時的華山派已經徹底成了一家江湖門派,與道家門派卻是越行越遠。

  而且全真教又一向講究儒釋道三教合一,眼下華山掌門‘君子劍’岳不群就是純粹的儒家弟子。對道教學說雖有了解卻不過只是皮毛而已。

  這就讓林沙感覺很是郁悶,他也是道家學術的初進者,之前在武當還是趕路之時隨身帶著幾本道家典籍,比如《道德經》《黃庭經》之類的經典,自己大致瀏覽了遍也記清了里頭內容。

  可這沒鳥用啊,想要在了解道家基本理論。就得把這些典籍的意思搞懂。在武當之時倒是請教了不少問題,都得到了還算滿意的答案自身也進益不少。可是他只在武當待了一個月。而且足有半月時間都花費在比武切磋以及交流武學經驗上,以道家深奧的知識想要半個月就搞懂簡直癡人說夢。

  老岳倒是大方得很,直接把收藏全真教典籍的閣樓鑰匙給了林沙,表示他想看隨時都可以過去,就是把那些典籍搬到客居院子里翻閱也可以,唯一的要求是看完典籍后要放回原處,最好還能把布滿蛛絲灰塵的藏書閣清掃一遍。

  林沙也沒客氣,開始時還有些不好意思,先將藏有全真教道家典籍的閣樓好好清理了一遍,而后搬了把椅子還有桌子直接在閣樓里看書。

  可是時間一長就感覺不方便了,藏有全真教典籍的藏書閣并不在玉女峰華山派山門周圍,而是建在附近的一處小山峰上,往來一次都得花費半個時辰,而且吃飯喝水都十分不便,就是上個茅房都感覺很不舒服。

  后來見岳不群確實不重視這里,先嘗試著拿了本道家書籍回到客居院落,還特意跟老岳打了聲招呼,結果他根本就沒怎么理會,只說林沙小友隨意就好。

  老岳都是這么個態度更別提其他華山弟子了,林沙自然不會跟他客氣什么,干脆將要看的一個類別道家典籍全部搬回客居小院慢慢研究。

  可研究來研究去,腦仁都研究疼了,都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來。

  面對道家典籍中一大堆‘專業術語’,他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胡亂猜測的話那就是給自己找不痛快。想想他之后的行動計劃,便立即放棄了這一不靠譜想法。

  找老岳一起商量吧,他廝更是干脆直接把手一攤,表示自己對道家學問沒啥了解,找他還不如找個正宗道士。

  這倒一語驚醒夢中人!

  華山可是一直座巨大山脈,華山派也只不過占據了以玉女峰為核心的一片山頭,還有很多勢力空白地區建了不少道觀廟宇。

怎么說華山都是有‘第四洞天’的稱號,又是全真教一脈的重要分支所在,還真有好幾家道門旁支在此落地生根  之后林沙除了給那幫興致勃勃求學若渴的華山弟子指點武藝之外,其余時間都花費在拜訪這些華山大大小小的道觀之上。

  這時代的道士還是很有職業素養的,起碼在道家學術方面的水平絕對不差。

  他一路拜訪的道觀,無論是香火旺盛善男信女往來不絕的大道觀,還是地處偏僻門聽冷清之極的小道觀,里頭的帶冠道士都是有真材實料的,起碼指點林沙基礎道家理論不成問題。

  當然,道士們也是要吃飯的,自然也少不了看人下菜這一陋習。

  所幸五岳華山派的名頭當真好使,作為華山最大地頭蛇的華山劍派的貴客,自然享有隆重的貴賓待遇,無論在哪家道觀都很吃得開,那些‘道家高人’們也很愿意為他答疑解惑。

  因為自覺是個門外漢,他也不清楚各家道觀的道士水平到底如何,所以他干脆采取了一個十分費勁的笨法子,就是每一處疑惑都拿到幾家道觀去問,然后拿著答案對比研究。

  一個月時間,足足一個月時間,讓林沙在道家基礎理論上的水平飛速提升,再也不是之前連本道書都看不懂的半文盲水平。

  不過也就是這樣了,道家典籍那是出了名的深奧難懂,而且道門支脈又多得讓人頭疼,不是某一支脈傳人的道家弟子,有些東西的奧妙根本解釋不清/。

  那些混帳一些的道士隨便糊弄,也不管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負責任一些的道長則是老實表示不懂,或者直言他們的理解不一定正常,最好能找到這一支脈傳人直接求教。

  他時常因為某本道書上的句子感覺莫名其妙,就是詢問了多家道觀當家人后,心中的迷糊更甚都不知道該相信哪家之言為好。

  有時心中煩悶得緊又不知如何排解,他又是個自制力極為強悍之人,輕易不肯將自己的真實心情暴露在外,因為這樣意味著危險。

  還是某處山林偏僻處的一位老道隱隱看出了問題,指點他可以多多飽覽壯麗的自然風光,道經上不是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嗎?

  既然如此,何不多多親自自然感受自然,說不定在這種特定環境下還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或者哪天就突然悟了。

  林沙聽進了這位叫清和老道的建議,一旦心生煩悶便到玉女峰周圍幽靜山林轉悠,還真別說效果不錯,徜徉于茂密山林間感受自然的氣息,登山遠望感受著天地的廣博遼闊,煩悶的心情不知不覺消失不蹤,心胸好似受到影響都開朗豁達不少,不僅對道家理論的了解更深一層,甚至就連自身內家拳的境界都小有提升。

  正因為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和好處,他更加熱衷于游覽華山奇險風光,感受大自然的壯闊神奇,放空心神與周圍奇麗勝景象融合為一,心境不知不覺得到純凈和升華,簡直樂不思蜀難以自拔。

  這幾日又連續鉆研了好一陣子道書,又與道觀里那幫牛鼻子激烈辯論一陣,弄來弄去依舊沒個結果,感覺心神疲憊的林沙便起了放松一下的心思,這不就跑到華山北峰來尋找安慰和靈感來啦。

  站立于北峰峰顛,靜看天邊云卷云舒,蒼松翠綠飛鳥盤旋,無限風光盡收眼底,心中一片空明澄凈,之前的一點點煩悶心情早不知拋到哪個角落去了…(

大熊貓文學    武俠世界大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