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三章送到,求支持。下周的那個推薦,對推薦票有較高的要求,因為俺在這兒預定一下兄弟們下周的推薦票,嘿嘿,厚顏了…)
比如說當初連子寧第一次去集雅軒的時候,就看到了有一欄柜子是專門賣朝廷邸報的。
大明朝的邸報算是歷朝歷代比較勤快的,一個月發一次,這封邸報印刷的很是精致,就像是一本薄薄的雜志,右上角是邸報兩個大字,下面寫著‘正德五十年五月’的字樣。
打開之后,第一頁便寫著五月份兒朝廷的人事變動。
不出所料的,在最顯眼的位置,寫著安藍致仕、戴章浦右遷兵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孫言之貶至臨安府知府的消息。
消息既然已經寫到了邸報上,那就是板上釘釘了,看到孫言之那三個字的時候,連子寧忽然想起了那白衣如雪、琴畫雙絕寇白門,自從那日四海樓一別之后,兩人便再也沒有見面。
“也不知道她近況如何了。孫言之此次敗亡,要落在我身上,若是他遷怒寇白門的話,只怕她日子不好過吧?”連子寧想著,心中升起一絲悵然,他下了決心,伸手招過劉良臣,說了幾句。
劉良臣點點頭,應了聲是,便騎著快馬直奔京城而去。
也虧得這些日子連子寧讓他們不斷的練習馬術,在磨破了不知道多少屁股之后這些家伙終于也是練得有模有樣了。
連子寧繼續看下去,大約一盞茶的時間,粗粗的瀏覽完畢。
這邸報大致分為五個部分,前面一頁十四行,寫的是本月發生的人事任命,除了戴章浦這幾個重量級的消息之外,其它的則都是一些繁瑣小事,比如說都察院某位御史外放為某幾個州縣的按察御史了。比如說兵部武庫司的郎中因為瀆職被免職了,比如說某科道給事中外放為某府知府了等等。
后面一頁,則是公布了上一次會試的科考題目,分四書題和詩題。明年是正德五十一年,乃是朝廷大考,這也是應有之意。
第三項,則是新任兵部左侍郎戴章浦戴大人奏呈皇上編練新軍的奏章,皇上命內閣拿出一個章程來。
第四項,則是蘇松巡撫曹邦輔會同戶部并泉州海關鎮守太監謝孤煙(本人物出自書評區里的‘孤煙斜’兄弟)奏遵旨核查前些日子爆出來的海關貪墨案件,泉州海關收稅并解支、禁革、整頓稅務的奏折。
第五項,則是近一個月內各地發生的一些大事兒。
整個邸報足有十五頁的厚度,跟一本雜志也似。
連子寧覺得玩意兒對自己很有用處,從小見大,看了之后可以了解到許多的當前政策。朝堂的勢力交鋒,此消彼長,有的時候就是體現在這等小事兒之中。
他眼光一瞥,忽然就是挪不開了,眼睛死死的盯著那幾行字。
那是寫在邸報最后一頁的幾句話,不過是寥寥幾行字,很是不起眼。
其大略意思就是,正德五十年四月初三,北直隸河間府慶云縣發生民變,民眾沖擊官府,不過并未釀成人員傷亡,此事已經平息,因處置不力,原慶云知縣戍邊三千里云云…
這已經不知道是今年第多少次民變了,連子寧自從執掌京南鈔關之后,不但日進斗金,手里頭銀子嘩嘩淌過,就連消息也靈通了不少,過往的這些商旅,來自云五湖四海,本就都是消息人士。
這些年北地連年大旱,許多州府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地方官府又是兇狠暴烈,地方已經有不穩之象。連子寧這些日子耳聽目聞的地方騷亂已經有至少十幾起,而這慶云騷亂既然已經被寫到了邸報上,那肯定就已經是到了一個相當嚴重的程度。一句簡簡單單的事態平息,背后恐怕便是說不清的鮮血冤魂。
外有各大強國虎視眈眈,內里又是天災人禍不斷,這個老大帝國,只怕又是風起云涌了。
連子寧然后便是失笑,這是那些大人物需要操心的事情,又關自己屁事兒?自己現在做的,就是好好經營自己手里現有的資源,不斷的壯大勢力。再者說了,亂世不正是自己這等人出人頭地的機會么?
連子寧帶人給兵部送去了一萬兩銀子,兵部的那些官員一看是送銀子過來的,頓時熱情萬丈,一聽連子寧的名字,更是親切了幾分。現在兵部上下,誰不知道,新任部堂大人提拔了一個年輕人,是極能干的,三天兩頭兒的往戴府送銀子。讓連子寧頗有些受寵若驚的是,竟然是兵部武庫司的員外郎親自接見了他,很是說了幾句好話,夸他是難得的俊杰,少有的干吏。
連子寧自然是謙虛了幾句,然后便是回轉。
給兵部送去了銀子的回報很快就下來了——連子寧被正式任命為兵部下屬的京南鈔關經歷、辰字所實職百戶。
之前京南鈔關之所以是連子寧一手掌握,一個是由于戴章浦的這層關系,第二個則是因為辰字所近水樓臺先得月,所以才落在連子寧手上。但是畢竟是沒有得到兵部的正式任命,也就是說兵部隨時都可以一紙文書在這里安插上一個人,那連子寧肯定會像是吃了個蒼蠅一般難受。
而這個任命一下,兵部做了個順水人情——畢竟戴章浦這尊大神在這里杵著,誰也不會沒顏色到去打京南鈔關的主意。而連子寧也是變得名正言順,說起來,連子寧也算是一朵奇葩了。
他的總旗銜兒,是武官七品,而這經歷一職,是錦衣衛兵部刑部等部門都有的,屬于低級的雜官,不過雜官也是官,也是由國家正式編制的。而且這經歷一般是文官任職,鈔關經歷,則是文官九品。身兼文武官銜于一身,只怕連子寧也是當今獨一份兒了,這是不合規矩的,不過大伙兒也都選擇性的遺忘了。
至于那個實權百戶的任命,則純粹就是一個過渡,想來是出自戴章浦的授意,為他下一步進副千戶打下底子,免得別人說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