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垂拱殿!
皇帝趙頊坐在龍椅上默然不語,有些發愁,起因則是幾封奏疏,以及一件事。
數日之前,他接到了判大名府,河北路宣撫使韓琦的奏疏,是一封請罪書,檢舉書!
韓琦檢舉侄子韓琦與博州通判范季云等人圍湖造田,修筑圍堰,導致黃河水流不暢,是決口的誘發因素之一。為此向朝廷,向皇帝請罪,一個是身為河北路的最高官員,對治下管控不嚴,以至于未能及時發現問題,事后也沒有詳細調查,有失察失職之罪。
然后韓相公痛心疾首表示,侄子韓俊牽涉其中,是自己這個叔父的過失,教育不嚴,以至于鑄成大錯。不過韓相公字里行間也流露出他無意包庇,是剛剛才發現此事的,故而及時向朝廷檢舉請罪,以示公正。可以說,于公于私都表達的面面俱到。再加上韓相公的老辣,行文用詞十分巧妙,一封奏疏也可的無懈可擊。
趙頊笑了!
什么檢舉,你真當我傻嗎?韓俊最初搞這些事情他不知道是很可能的,但是出事之后韓琦也不知道嗎?趙頊不相信。
韓琦沒有包庇之心,呵呵,老辣認真的韓相公會失察?趙頊只是淡淡一笑,如果韓琦想要檢舉,那么這封檢舉書早就該到御前了。
這個時候跳出來檢舉,請罪,還搞出一副公正無私,大義滅親的樣子,未免有些遲了,裝模作樣!趙頊很清楚,一定是林昭在河北路的行動讓韓琦招架不住了,紙包不住火的時候不得已只能這樣,也算是壯士斷腕,棄車保帥吧。
林昭還是有兩下的,不聲不響能將韓相公逼到這份上,也算是有本事,有能耐!至于韓琦的這封奏疏,趙頊打算笑納了。
韓相公到底是有功之臣,何必窮追猛打呢?出了這件事,想必他已經沒有顏面繼續在朝為官了,奏疏中也表示要引咎致仕,并請皇帝降罪!降罪就不必了,致仕完全可以,本就是這個目的,而今達到了,趙頊很滿足,這就足夠了!
懲戒之時,鞭子可以高高舉起,輕輕打下去,給韓相公留個面子,讓他體面離開政治舞臺。甚至韓俊都可以放過一馬,也好皆大歡喜。打擊老臣的計劃不變,卻也不能太過了,以免讓人寒心!
原以為事情就圓滿解決了,可是還沒高興片刻,博州知州李儒的緊急奏疏又來了。聲稱與工部侍郎林昭一道查處了韓俊、范季云等人圍湖造田的證據。
很好,人贓并獲,證據確鑿,才能服眾,也唯有如此才能讓韓相公主動服軟。
可是當他看到后面的文字,頓時驚呆了。
李儒說的很清楚,正當他與林侍郎率領廂軍士兵查抄的時候,發大水了。林昭之前已經來過奏疏,提及會動用一些廂軍士兵,否則不能控制局面。對此趙頊表示理解,林昭有便宜行事之權,可以這么做。腹地州縣,千余廂軍,不怕他鬧出什么事情了,雖說是不合制度,卻也可以變通一下。
這場大水可有些厲害,竟然淹死了廂軍士兵與流民共計三千多人,他本人與林昭也是死里逃生。三千多人的死傷,這絕對是驚天大事,舉國震動。
如果是天災也就罷了,除了哀悼也不會有什么事情。可偏生這回竟然是人禍!
李儒說的很清楚,是韓俊與范季云等人故意決堤引發大水,希望淹死林侍郎,并且毀滅證據。結果卻被當場抓住,人贓并獲。
韓俊和范季云…趙頊勃然大怒,直接將奏疏扔在了地上,兩個蠢貨啊!
可是三千多條人命,他們也忒大膽了。
不管怎么樣,作為大宋皇帝,趙頊肯定是不會容忍這等隨便傷害他子民的行為!韓俊與范季云已經到了人神共憤,天理不容的程度,趙頊勃然大怒是肯定的。
同時,趙頊也深刻覺得,此二子當真是愚蠢,甚至可以說是愚不可及!可以想象他們決堤是什么心態,可是他們似乎沒有考慮過后果,甚至連前后的利害關系都沒有思考。一個是韓相公的侄子,另外幾個也都是勛貴之后,父輩們都是英宗時期的從龍之臣,地位崇高,輕易是不會嚴重處置他們的。
即便是有圍湖造田的事情,要給天下一個交代,治罪是肯定的,卻不會十分嚴重。念在他們父輩的功績上,可以給予一定的寬恕。畢竟黃河水患主要是天災,人禍只是很小的誘發因素而已。就之前二股河的狀況,必定是會出問題的,遲早要重新整修,這次也算是個契機。
對他們的懲戒只要起到一個殺雞儆猴,威懾河北即可。對于趙頊而言,此番河北路的事情,治河之事一方面,還有一個就是韓相公,敲打老臣。這些都已經做到了,所以他不介意在其他方面網開一面。
可是韓俊與范季云兩個蠢貨卻做出了這樣的事情,一下子給他出了個難題,讓人氣不打出來。三千條人命,可不是開玩笑的,必定都是大宋子民,自然心疼。此事也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大臣們必然會劇烈抨擊,老百姓們也肯定會愿意的。
這種時候,自己必然得出來主持正義,給臣民們一個交代。只是這樣一來,韓俊與范季云等人必須從重處置,否則不足矣平息民怨,只是如此一來,勢必會影響到自己的初衷。對韓琦等一幫從龍之臣打擊過重。
一個很矛盾的問題,卻是韓俊等人咎由自取,當真是怪不得別人!是你侄子太蠢了,韓相公,你就不要埋怨朕了!
懲戒是一方面,同時還需要安撫。畢竟林昭與李儒等人也受到了驚嚇,也幸虧是僥幸逃生了,否則這事情就更為嚴重了。此二人盡心盡力,林昭這件事辦的漂亮,李儒年紀也不小了,自然都需要加以安撫和獎賞。
不過先不著急,待林昭的奏章到了再說,這些事情還是放在一起辦的好。出了這樣的事情,林昭這個治河專斷大臣肯定會有意見的,在這件事的處置上,也需要看看他的意思。
趙頊本以為林昭也會上書,除了描述內容之外,還會給出處理建議。可是萬萬沒想到,一直沒有等到林昭的奏疏,反而是等來了一個讓人極為震驚的消息!
林昭沒有上書,而是直接在博州大開殺戒,直接處置了一眾人犯。趙頊的第一反應是,林昭因為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以及清水澤死傷人數甚多的緣由殺人報復。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要是讓林昭生生忍下這口氣,怕是不容易。
只是他似乎并非如此沖動之人,可是這一次卻沖動的不是一點,甚至有些離譜。殺人也就殺了,可方式并非斬首,而是亂馬踩踏,尸骨無存。
大宋朝有過這樣的刑罰嗎?亂馬踩踏,如此慘無人道的做法林昭是怎么想到的?他難道沒有想過,這么做之后會引發什么樣的后果嗎?
林昭啊林昭,你怎么會這樣沖動呢?這不是存心在給我找麻煩嗎?原以為前一個麻煩可以解決了,可是而今卻成為兩個難題。
趙頊有些不悅,如果說韓俊與范季云等人是愚蠢,那么林昭該是什么?沖動?膽大妄為?
可是林昭當真做錯了嗎?
至少從形式上似乎沒錯,林昭是有這個權力的。手握御劍,治河專斷之權,可以便宜行事的。只要是和治河有關系,他就能夠自作主張,先斬后奏。
而今他確實這么做了,動用的是自己賦予他的權力,似乎也說得過去。而且臨走的時候,告訴過他,河北路的人呢,除了韓琦,其他人可以任意由他處置的。林昭沒有做錯,全都在奉旨行事。不過趙頊也覺得,是不是放權有些過多了!
只是方式有些太極端了,結果也有些…
林昭啊林昭,趙頊一時間也相當的無語,不知道該如何來評價,唯有一聲長長的嘆息。
唉,這下朝堂上有的熱鬧了,麻煩啊!新法推行的事情尚未搞定,在治河的事情上又起波瀾?官員們吵架是必然的,什么事情到了最后,都是要自己表態的,此事又該是如何態度呢?
即便是韓俊等人有罪,是否罪當伏誅呢?伏誅的方式也太過慘烈,朝中的大臣,以及大名府的那位韓相公,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嗎?他們會作何反應?
安撫他們?該怎么安撫,人已經被林昭給殺了,如何能輕易安撫?再者,他們本身有錯在先,若是加以安撫,豈非一切謀劃盡數付之東流?也有違道堊德大義,似乎也不大妥當。
懲戒林昭?似乎也說不過去,畢竟林昭是有功的,并且并未觸犯朝廷法度。該以什么樣的罪名去懲戒他?可是他的方式也確實前欠考慮。
此事到底該如何處置呢?自己該是什么立場?若是沒有一點主意,上朝堂之后就會被大臣們牽著鼻子走。
你們可是給朕出了個難題啊!一時間,趙頊好生為難!(破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