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夜講論語(上)
陳老爺爺端坐在一把藤木椅上,手持一把紫砂小茶壺,慢悠悠地說道:“今天幾位提前返回學校,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圓夢教育助學基金的事。小柏老師一個民辦代課老師都通過了今年的‘良師’評審,即將獲得10萬塊錢的獎勵。嘿嘿,寧校長,你們是不是受到刺激了?想要跟我學習一下圓夢教育助學基金會目前規定給中小學生講解的‘三百千’?”
寧校長苦笑一聲說道:“嘿嘿,老校長說的對,三百千和《弟子規》我們都學習過,網絡上也有相關學者的講解影像資料可以參考,要說給學生講解一下也行。可我們就是講不到精義上,抓不住重點,人家說我們的講解是照本宣科,沒有自己的主見。他們基金會也沒出臺一個教學大綱,評定標準之類的,實在是令人摸不著頭腦啊!”
“寧校長,你從事教育多少年,快二十年了吧?你說說,學習的目的是什么?”老爺爺不動聲色地說道。
“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寧校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這話掛在嘴上幾十年了,天天對學生講,熟著呢,絕對的標準答案。
“對啊,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我今天先不給你們講其他的,就只說說《論語》。論語.子路篇第十三,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寧校長,些話何解?”
“用現代白話文來說,就是:孔子說:‘有的人把《詩經》讀得很熟,但是你把政務交給他,他卻不會管理,派他出使別國也不能獨立應對。像這樣的人,書讀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老校長,不知我解釋的對不對?”寧校長洋洋自得地回答道。
“嘿嘿,你解釋的很對。孔子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如果一個人學習只是為了學習,而不是為了在工作和生活中去應用的話,那就是死讀書、讀死書的書呆子。
人家基金會要求你們在課余時間給學生多講講古文經典,你應該怎么去講?如果不能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地去講又有何用?人家的錢是小白紙拿來給你們花著玩?
他們不發放教學大綱,人為定義什么評定標準是對的。如果他們學著教育系統,每年下發給你們一份教學大綱,給你們發放一份某國學大師講解經典教材作為他們評定的標準。你們會怎么辦?
你們即使學著某國學大師的教材一字不漏,聲形并茂地給學生們講了,也只能教出一些‘會走的錄音機’一樣的學生。如果讓他們去應用,那就是現代版的趙括。
你們自己也不例外,教了十多年書,天天按照教學大綱的標準去教育學生,本身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還能教育出什么人才來?”
陳老爺爺毫不客氣地對寧校長說道,神色也顯得極為嚴肅,看著有些慚愧的寧校長和在座的老師,陳老爺爺繼續說道:“人家小柏老師能評上‘良師’,而你們只能被勉強安慰性地評個‘教師’,原因何在,你們回去好好反思一下。”
“知恥近乎勇!老校長,我們就是因為不想輸給柏老師才積極要求學習古文經典的,他一個民辦教師能辦到的,相信我們這些接受過正規教育的公辦教師也能辦到。”寧校長表態似地看著陳老爺爺說道。
“嘿嘿,寧校長,小寧啊,你的思想本身就有問題。今天,你將學校的老師都組織起來,來找我給你們講解三百千,講解《弟子規》。你為什么偏偏將人家小柏老師給漏了?他就住在隔壁村子里,你們都來了,就偏偏不叫上他?
你們是公辦教師,是正規科班出身不假,按現在的國家人員編制,你們也是半個公務員了。身份地位上高于民辦教師,所以你們認為小柏老師評上‘良師’是對你們的侮辱,你們也要爭取評上?
‘知恥近乎勇’,嘿嘿,我現在就先給你講講‘知恥近乎勇’,這句話出自那部古文經典,是誰說的話,你知道嗎?”
“這,這…嘿嘿,這倒是沒查過具體是出自那本書,是個成語吧?”寧校長訕笑著回答道,“學經典,要學其精義,‘知恥近乎勇’出自《禮記.中庸》,是孔子說過的話,意思是要人知道羞恥并勇于改過,是一種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質,是對知羞改過的人的這種行為的贊賞。
《左傳》中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知恥是什么?知恥就是有羞恥之心。孔子曾贊賞‘行己有恥’的士大夫精神,他還說,‘知恥近乎勇’。一個人有了羞恥之心,才能臨財不貪,臨難不屈;才能謙和退讓,取舍有度。無論是個人修養,還是民族氣節,知恥都是良知的先導。
《論語子路》中,孔子說:‘行己有恥”,即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禮記中庸里,孔子還說‘知恥近乎勇’,大意是有羞恥之心就接近勇敢了。一個人懂的羞恥,才能自省自勉。有羞恥之心的人,才能勇敢的面對自己的錯誤,戰勝自我,這是‘勇’的突出表現。
《孟子公孫丑上》,孟子也說了:‘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大意是一個人沒有羞恥之心,就不能算作是人。孟子主張性善論,他認為人生來就有惻隱之心、羞恥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是仁、義、禮、智的萌動,只有禽獸才不具備人類的這些天然的善性。人有‘羞惡之心’,才會在名利面前表現出高風亮節。
《孟子盡心上》,孟子還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也’,大意是一個人不可以沒有羞恥感,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呀!
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不是很容易的事。一個人知道自己的不足會覺的羞恥,能夠有勇氣改正,那還為時不晚。如果安于羞恥,或者不覺的是羞恥,反以為是榮耀,那就不可救藥了。
朱熹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意思是一個人有了羞恥心,就不能做那些不該做的事。
人有了羞恥心,才能意志堅定,于貧富、得失、義利之間有所取舍,而不是任憑欲望的驅使。否則,人沒有了羞恥心,就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來。
在學習古文經典,爭取評上‘良師’這件事上,你們能‘知恥而后勇’是好事,但是,你們不能‘無恥’,同事之間要公平有序地去競爭,你們才可能共同進步。
那個基金會沒有設定‘良師’的人數限定吧?人家為什么不設個固定人數,為什么沒有一個統一標準你們想過嗎?人家可不怕你們人人都成為‘良師’,人人都能拿到每年10萬元的大獎。
小寧啊,你們的想法太功利了。”
陳老爺爺語重心長地對在座的人說道。說完,也不等深思的寧校長等人下一步的反應,喝口茶滋潤下嗓子,繼續說道:孔子說的‘行己有恥’,出自《論語.子路篇》。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已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這段文字何解?”
“老校長,我們以前都沒學過,解說不好,您老就給我們講講好了。”寧校長不好意思說,他教個小學,當個孩子王從來用不上這些東西,只要能對付小學生作文就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