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13、壽山寶石別有洞天-玉石鑒賞

  逐浪通行證:保持一月使用合作網站賬號登錄逐浪(書號230675)

  字體:

壽山寶石別有洞天——“大紅袍”孿親“石榴王”探世  壽山石榴王:細、潔、潤、膩、溫、凝,六品兼備。

  有專家認為:穩定性能好!經久、耐燥、不裂、不變色。在壽山石一百多個品種中,只有杜陵、旗降石等少數石種,能與之相匹。

  有雕家認為:質感極佳!密結度,光潔度,細膩度,蠟質感等均屬上乘。

  有藏家認為:收藏值好!出身獨石,藏量很少,雕否具佳,尤貴五彩斑斕。主色紅黃間,常有密閃細致的金砂,晶瑩奪目。

  有雕品列座:2003年10月,名家江在勛《海之旋律》,獲北京“中國玉雕石雕作品評“天工杯”銀獎。其取之石品,就是一中等品相的石榴王。該作品曾載2004年第期《中國寶石》。

欣遇石榴王  “壽山之石,如玉蓋珉”。她是福建福州人的驕傲,她是中華兒女與生具來的寶藏。身為福州人的你我,論壽山寶石知多少。

  日前得閑,亦為機緣,走進一處迄今鮮為人知的藏石之家。名不虛傳,其客廳、陽臺、書房,處處是大大小小琳瑯滿目的妙石,錯落有致,七彩流光。

  且不說其收藏的壽山各品種石章數百方,已奏刀雕品數十件,因與各展館、石廊、石坊、特藝宮等列石相仿,似曾相識,唯一批或大或小、或輕或重,品相略同,色彩斑斕之原石,似未曾謀面。一一觀之,令人目不睱接,心凜神凝。

  觀其質,細、潔、潤、膩、溫、凝,六德兼備。

  觀其形,若比之熟前葡萄,顆顆霜前,毋寧言,恰似熟后石榴,粒粒晶瑩。

  觀其色,似紅楓又似云霞,若海藻卻狀霓虹。顧盼間有如花港觀魚,香山賞秋,又似摘桃月下,捧瓜雨前。分不清云里霧里,窟中殿前。

  問其石名,答曰壽山石之“房櫳巖”者。聞罷不禁嗟噓:房櫳巖似被行家業內評為“粗石”,豈不大相徑庭呼?答曰,任何石種均有優劣之分!

  思之,壽山石中,大有取世間萬物景象為名者,有叫魚腦凍、桃花凍、瑪瑙凍、牛角凍的,也有叫鷓鴣斑、蝦背青、枇杷黃、艾葉綠的。比如大紅袍,為高山系掘性獨石,俗稱紅鱟箕花坑。奇彩紛呈,條紋無規,溫潤細膩,品相稀罕。因以大紅為主色調,恰似紅衣披身而得名。

  如是佳石,色澤絢麗,質地脂凝,柔而易攻。無論石質、品相、紋理、色彩,還是同系高山花坑掘性獨石,都恰似“大紅袍”一母孿親。顧名思義,冠以“石榴王”之稱,倒也形色相稱,恰如其分。

獨釣一江秋  有人說,藏原石千方不如珍品數件。

  有人說,藏珍品數件不如原石千方。

  曾幾何時,一兩田黃石時價已值20萬人民幣。被稱“石帝”的田黃之至尊,即重5000克之雕件《西園雅集》,曾為某房地產商陳先生以400萬購得,后某港商李先生欲以1000萬商讓未果。齊白石老人也曾窮搜廣采被稱“石后”的芙蓉石千顆,而有“百石富翁”、“千石王子”之稱。也曾聞言,擅以構創新穎獨特,佳作不應市場規律而復制的青年石雕藝術家何馬,多年創作積累的花坑雕件,就被德國收藏家彼德高價收購,幾乎“一網打盡”。

  幾人知曉,自2000年至2005年間掘出的房櫳巖,其上品、佳品,即堪稱石榴王者,僅數百公斤,且絕大部分歸藏一家。不知幸甚,憂甚。

  誠然,石榴王之貴,自不可與以克論價之鉆石、田黃同日而語,更令人疑惑的是人們長期以來,似乎更在意石種和純度。一方面看重田黃、芙蓉、善伯石等,一方面追求或黃或白或紅之純凈單色,而對于眾色不規則雜呈之石,青睞者寡。其實,理當石種不忌,品質優先。正如《觀石錄》云:貴則荊山之璞,蘭田之種;潔則梁園之雪,雁蕩之云;溫潤則飛燕之膚,玉環之體。百品壽山之石,無論何品入手,都可令人心蕩。即心旌神搖,浮想聯綿,萬象呈前,妙趣天然。

最美是原石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裝淡抹總相宜”。數千年來,多少文人墨客為之扼腕,到底是西湖之美感動了詩人,還是詩人賦予西湖無倫殊美。有如壽山之石,是山以石顯,還是石以山名,至少是“壽山”其名蘊含無限祥瑞韻味。不知袈裟披掛,霞虹氤氳的石榴王,是否還需濃裝淡抹、賦形奏刀。

  誠然,創意獨道,巧奪天工的石雕佳品,是極具欣賞、收藏價值的。那么,紋理天造,形色俱佳之原石,是否可以認為,修飾與否,實為各有千秋。

  石榴王之主人不僅對其獨攬深藏,無意出讓,且所藏一批多品種印石亦大多為未雕原坯,不想易主。身為工薪階層者,何以能藏石愛石如是,答曰:幾十年來,除解決溫飽外,所剩皆化石矣。問之何以至此,其默視懸墻書家墨寶“花如解語香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笑而不語。癡石若此,若陸放翁天國有知,定然為之嘆婉感佩。

  其石其趣,其情其志,真能被同化而觸石生情,靈犀為開。因之石石有詩材,方方皆書畫。

  有人問,壽山石怎樣雕刻才美?

  專家答,不刻倒美!

  國級大師馮久和認為:石無優劣。高手可把劣石創出佳構,低手能把優石雕成殘品。所以其每每寧出高價買回原石,以免被毀。

  石榴王之主人,看似有點生性怪癖、羈傲不馴,卻與雕壇神手何馬,互為良師諍友。他們也曾多次談及“是否對部分石榴王奏刀”,結論都是“不急,不能輕易加刀”。

  清高兆、毛奇齡之前、后《觀石錄》載:眾友最喜“原汁原味收藏”,“上者置幾榻把弄,次者鏤刻追琢”。有如今人收藏南京雨花石一般。

  明洪武年間,廣應寺僧人豐藏壽山原石,后寺焚于火,石卻埋而出土曰“寺坪石”。對壽山石之研究、掌故,堪稱權威的方宗珪先生,就曾專此撰文《千年古剎殿基在,雨洗空山拾斷珉》。其寺其僧,有意無意間為后人留下一批佳品名石。

  如是可見,無論古人、今人,凡好石者,總似乎有某種“先天后天”一脈相承。

  現存一窟之石榴王者,約五六十方。最大一方重三百余斤,高約六十公分,直徑約五六十。次一方重百余斤,且有重三五十斤者十余方。其余皆幾斤、十幾斤不等。其品相,除類大紅袍外,也極似大山石與虎皮花坑石。光澤亮麗,品性穩定,經久不裂不變色。其色以紅、黃為主調,間忽白、紫、灰、青、橙。大多五彩配圖,也有七彩組畫。其圖案,似楓林舒展山中,似晚霞輕盈天際,似海藻呈托水面,更似集宇宙眾色紛呈。貴在任意想象,巧展天圖。若非天造地設,人工何以能為。

  如是造型完美,質地沌潔,色彩瑰麗,巧圖天繪者,何以加刀。如若治刀,真不知鏤空、薄意、透花、高低浮雕種種,何以為適。不知莊子“任靈性,欲塵累,超物象”之說能否解惑。

  世間有美石如是,其感恩不啻深叩上蒼。竊以為,若能得此石一方,重者無異鎮室之寶,輕者賞讀榻前幾上。不遜如獲至寶,妙不可言。有道是,奇石難尋,得一是福。

藍海泉眼細  “問君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壽山石命運前景如何,可謂且憂且喜。如果我們把已問世,或已雕琢之壽山石市場歸之“紅海”,而待開掘,未奏刀之石源經營劃為“藍海”,那么,紅海局定,藍海幾何,石榴王命運又如何。

  無論是國家發行乾隆壽山石御印《三鏈章》,使之成為國級名片,還是佳品遠游100多個國家與地區,僅臺灣民間收藏值就達數十億之巨,都足見其熱旺空前。其名貴,雖膺“國石”尚無定論,然國選中榮登榜首已為社會公認。

  壽山石之“狂熱”,已持續了相當一個時期。從某個平臺而言,可謂“客商慕名而來,交往借石而行”。然而,“一片繁榮景象”后繼如何,孰喜孰憂。比如大紅袍,開采十余年后,才于2002年熱鬧登場一陣子,終是佳者無幾,后繼置疑,除市價見漲外,生息偃然。幾經開掘之壽山石,自有其天然性,不可再生性。雖“基本枯竭”言之為過,而“日趨稀少”卻言之鑿鑿。首先,石礦呈脈狀細薄,極難開采。其次,掘性獨石各安其所,出一少一。其三,產石區域僅方圓約五十平方公里,拓展無源。

  如此,豈不哀哉?不然!壽山石市場自會綿延久遠不息。一是:已開采利用之佳石,尚存某國某地某人之手,就如同石榴王,雖為數不多,卻因得主人倍之珍愛,尚待閨中。二是:礦源之一之掘性獨石,當尚有深埋者。礦源之二之脈狀礦藏,因呈樹狀且時斷時續,當尚有未及者。況且被收藏與待開采之原石,對雕刻藝術界而言,更是資源豐厚。

  如今,壽山石的故鄉對其研究,已形成文化、藝術、經濟、人才四大板塊。其市場一條街,觀光一條溪、一礦洞,展事一展館,禁掘一塊田之“五個一”工程等,構建了微觀、宏觀縱橫捭闔之綜合統一平臺。

  因是,壽山石的生命力,自會前有古人,后有來者。雖然就產區而言,生產佳石,已是藍海泉眼細。作為壽山石家族的一員,石榴王自是與其族共特性、共命運。

  莊子曰:天地有大美不言。

  石榴王,作為“石”的本質特征,自會珍貴久遠,延年億兆。

2007春  本書作者隆重推薦:

  標題:表情:

  內容:

  提醒:

  精品作品推薦:

本書最新消息午夜里的星塵打賞作品100逐浪幣午夜里的星塵打賞作品100逐浪幣地獄里有我打賞作品100逐浪幣地獄里有我打賞作品100逐浪幣  本類············

  新書提名榜[][][][][][][][][][][][][][][][][][][]

  申明:逐浪網提供,,,等作品欣賞,做最優秀的網站。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轉載。

大熊貓文學    天萼